APP下载

胶东半岛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18-10-20刘少青袁堂玉夏德君于维忠杜清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玉米

刘少青 袁堂玉 夏德君 于维忠 杜清福

摘要 根据胶东半岛的气候特点,分析了玉米产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优良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适时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玉米;影响因素;高产;栽培技术;胶东半岛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029-01

胶东半岛地处中国华北平原东北部沿海地区、山东省东部,多丘陵地,土地總面积3万km2,占山东省的19%。胶东半岛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650~850 mm,年均相对湿度在70%以上。山东省是中国生产玉米的大省之一,胶东半岛是山东玉米的主产区之一,提高胶东半岛的玉米产量对于粮食增产和平衡粮食供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 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1.1 品种

品种是影响产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对于提高产量有直接作用,在同样条件下,品种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产量的高低。因此,选择适宜当地种植条件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对于玉米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1.2 光照

玉米喜光,是短日照作物,平均每天有7~11 h的日照玉米才能通过光照阶段。因此,要合理规划玉米的种植密度,以实现最佳光照。

1.3 温度

温度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温度过低,生育期延迟,玉米籽粒不饱满,从而造成减产;温度过高,则会造成气孔关闭,呼吸增强,光合作用就会降低,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玉米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找到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以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

1.4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对玉米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种植密度会影响玉米植株对水分和阳光的吸收,同时也会影响玉米在夜间吸收氧气。若种植密度过大,植株间会相互遮蔽。因此,适宜的种植密度也是实现高产的关键之一。

1.5 施肥水平

化肥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大。玉米生长过程中,尤其需要充足的钾肥、氮肥作为成长养分。当然,化肥虽能有效提升玉米产量,但也不可过量。因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用化肥。

1.6 水分供应

水分是影响玉米成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在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适宜的水分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水量很大,干旱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玉米从拔节期至乳熟期的用水量最大,如果这一时期缺水会使穗粒数减少,造成大量减产;但降水量过多,会影响光照,增加病虫害、倒伏和杂草等危害,也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对此期水分的调控非常重要。

1.7 病虫害

近几年,我国玉米病虫害越来越严重,逐渐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玉米病虫害较多,对玉米整个生长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黑穗病、大(小)斑病、叶蝉、玉米螟等,影响穗的发育,从而造成减产。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用优良品种

优良的品种为玉米高产奠定基础,选择适宜性强、生产潜力较大、适应性广且具有较强抗性、叶片和根系发达、株型紧凑的优良品种。选种时将病粒和坏粒挑出,尽可能保证种苗的质量,提高产量。最后,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当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保证玉米种子与本地各种条件相适应。

2.2 适期播种

应根据本地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土壤墒情和温度条件来确定播种日期。胶东半岛从4月中下旬至6月底均适宜玉米播种,在适播期内,抢墒早播,充分利用春末夏初的气候条件,避开伏旱。玉米播种不宜过早或者过迟[1]。把玉米抽雄、授粉期安排在伏旱之前,玉米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播种期较常规种植提前10~15 d,以确保移栽期和地膜玉米出苗期避过本地霜期。适时早播还可延长生育期,为增加营养物质积累提高产量创造条件[2]。

2.3 合理密植

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玉米的高产栽培有着重要的意义。密度过低或过高时,均会造成玉米减产。因此,应按照品种的不同,合理调整种植密度,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3-4]。

合理密植首先要考虑使玉米各生育期的群体结构合理,均衡优化玉米对光的利用。要筛选出最合理的玉米群体结构,就要重视种植密度和栽培结构。

2.4 适时施肥

科学合理施肥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施肥的方式有2种,即基肥和追肥。在玉米种植之前,根据实际情况施用基肥,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作为重点基肥施用;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应适时进行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追施氮肥,保证玉米后期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肥力。

2.5 水分管理

玉米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然而仅靠天然降雨的灌溉不能给玉米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因此,需要实施人工灌

溉。浇水不能仅限于播种前,生长过程中的拔节期、灌浆期都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从而保证玉米的高产。

同时应采取措施,汇集非耕地径流来补充灌溉,充分利用土壤储水,减少地面水土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

2.6 病虫害防治

由于在玉米种子中就可能存在病菌,所以为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应在播种之前进行药剂拌种[5-6]。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合适的药剂。可采取喷雾的方式防治玉米植株病虫害,同时可选择拌有杀虫剂的颗粒剂或粉剂撒施的方式防治玉米螟、地下害虫。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一般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3 参考文献

[1] 张海艳,刘文龙.胶东地区夏玉米适宜品种的筛选[J].种子,2016,35(7):116-118.

[2] 郭然,薛超锋.提高夏玉米播种质量的技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6(6):19.

[3] 宋朝玉,张清霞,高峻岭,等.新型玉米生长调节剂玉黄金及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2):56-58.

[4] 谷利敏,乔江方,张美微,等.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夏玉米品种茎秆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7,25(5):91-97.

[5] 张继余,宋朝玉,高峻岭,等.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J].作物杂志,2007(5):56-58.

[6] 张艳,郭书亚,尙赏,等.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8):84.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