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研究
2018-10-20张蕊儿
张蕊儿
摘要:美术老师们已经发现了手工制作的独特作用。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这种材料进行教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黏土课程,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值得去探索。新型手工课是艺术教育最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黏土 综合材料 手工制作 艺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3-0211-02
美術教学应不拘泥于书本,不因循守旧,而应以学生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一定的美术语言进行创造性表现。
课改后的中学美术课程的相关研究,首先需要紧贴课堂,以新课程标准为主线。如何利用综合材料,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是艺术教育最关心的话题。
一、手工制作有利于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1)培养创意思维。创意思维要从出生开始开发,但一般人的创意思维最为活跃时期是4~5岁。从人出生开始,适应各种环境都需要学习,学习过程中形成惯性学习,创意思维便会越来越少。黏土工艺可使孩子的思维得到开发和锻炼,使大脑的左右脑得以全面、均衡的发展,从而大幅度提升创意思维能力。为了制作满意、理想的黏土作品,为了完成心中的那份想象,学生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自己动手、自己操作,提高创意思维能力。
(2)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良好的集中注意力是人的整个人生学习的重要保障,但专注力不是天生的,它很大程度上需要后天的培养,所以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缺乏这项能力或者这项能力薄弱。黏土制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黏土制作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以手指触摸每一小点黏土,要求高度地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只要对一件事认真,对黏土制作认真,进而扩展到对其他学习内容认真。就算是个个性散漫、爱闹、好动、淘气有个性的孩子,也能够通过黏土制作的过程,集中注意力。
(3)增强自信。学生从黏土制作中受益匪浅,动手力、专注力、感悟力、学习新事物力等方面都大幅度提高。学习过后受到亲人和老师的夸赞,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很棒,从而拥有成就感,而这种成熟感又会对学生的进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4)培养艺术审美能力。黏土艺术能够非常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这些美术手工课的开设使学生们在制作手工中拓展思想、提升审美、完善人格,并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给孩子们的童年涂抹了亮丽的色彩,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二、手工黏土的特点
(1)黏土的颜色非常漂亮。红色、黄色、蓝色,五颜六色的黏土不仅色彩艳丽,而且可以自由搭配、随意组合,产生的新色彩也非常漂亮夺目。根据不同组合、不同比例,混合后的黏土会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黏土的这种特点有助于孩子分辨和认识多种颜色,培养其独创能力。可以说,黏土是集娱乐与能力开发为一体的一种美术材料。
(2)黏土的质地非常柔软。黏土因其柔软的质地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经过揉捏,黏土会变得更加柔软、富有黏性,更易于黏合,因此几乎不需要借助黏合剂,即可方便、快捷地进行手工制作。
(3)黏土在常温下迅速风干。黏土制品可在常温下迅速风干,不需要加热或烧烤等复杂工艺。黏土制品在风干后,水分基本流失殆尽,重量会变得比原来轻许多,因此即使制作体积大、用量多的黏土制品也不会因过于笨重而难以挪动。而且黏土在风干后不会产生变形或褪色的现象,更不会出现破裂或变质等严重损毁。
(4)黏土的弹性非常高。黏土不仅轻,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弹性。如果将黏土制成球状,便可像真正的橡皮球一样富有较高弹性,完全能替代孩子们的玩具。
(5)黏土可反复使用。如果认为自己黏土制作的手艺不佳,可将失败的作品再次整理,重新使用,制作出新的黏土作品,直到作出满意的作品为止。当感觉黏土有点变硬时,可加入少量水,即可重新恢复黏土的柔软手感。
三、手工制作在教学中的应用
手工课一直深受学生的喜欢。黏土课更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类型。黏土主要包括超轻纸黏土、橡皮泥、树脂黏土、软陶等易塑形的原材料,不是制作瓷器或工业所需材料。其中橡皮泥是拥有最多受众的黏土产品,是每个孩子儿时必备的玩具。它的质地比较柔软,颜色靓丽,面市时间久、模具多,但是忽略了环境条件,干后会开裂,并且添加了各种增味剂,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而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超轻纸黏土,超轻纸黏土是由纸浆和黏合剂制作而成,是近几年盛行于全世界的新型艺术材料。轻土手感好、温和,能够自然风干,快速、长期定型,还可进行水彩着色。
研究调查实施教学一年多了,感受颇深。有着以下的思考与做法:
(1)激发学生对黏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对这件事感兴趣。所以,(下转第210页)(上接第211页)我在黏土教学过程中常常提供丰富多彩的范例来供学生欣赏,使他们累积一定的感性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模仿,引导他们完成各具特色的作品。之后,再将他们的作品统一放置在展示柜中,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时,既能增强自信心,又能增强他们对黏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室里要有丰富的活动材料与工具,如牙签、木棍、塑料等辅助材料,学生在这样的氛围环境中也能激发出对黏土的浓厚兴趣与创造欲望。
(2)适当的训练技能技巧。在黏土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加强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要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发展就应让他们掌握搓、压、捏、切、团、粘、印等制作机能。在训练的时候,我作出动作示范,但不能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统一要求。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各种技能进行操作。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积累了丰富的感知经验,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3)尊重学生个性,主张学生自主创作。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做了就会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会得到直接的经验,对事物的兴趣、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均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在黏土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以促使他们自主能力的发展,活动中寓教于乐,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机会与条件,让他们认真观察并动手操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他们的自主创造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4)多元化综合材料运用,增加学生艺术自信心。综合材料作为一种绘画形式,黏土作品中加入木棒、铁丝、彩色卡纸、塑料瓶、玻璃等,在创作上媒介材料、技法风格上趋于自由、跨界、不拘一格,拥有形式与语言上的新变化。黏土加入其中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使学生作品更趋向完整,增强了艺术性和欣赏性,成为小小艺术家的作品。因为学生们将不同材料作为媒介运用于黏土作品当中,通过其他材料的特殊性能和材质美,让画面具有特殊的肌理、纹理,从而打破传统黏土作品死板的效果,使学生更加有自信进行以后的绘画学习。
(5)运用多元化的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制作出来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应把握技巧评价与情感评价的和谐统一。在此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每一件作品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多使用表扬、激励的语言。
(6)随机教学,新探索、新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寻求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发现艺术能力。
通过开展黏土课程,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保持学生的创造心,“儿童都是艺术家”“回归初心”,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是艺术的高端追求,孩子的创作也可被称为艺术,但前提是教师用正确的课程、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使其发挥自我潜能。意外发现经过训练的学生们比同龄的孩子更爱提问、爱动脑,敢于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思维的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