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茶道思想之比较

2018-10-20郭文佳

现代交际 2018年13期

郭文佳

摘要:茶文化源自中国,两者在精神内涵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日本茶道经过千百年发展,最终发展成为成熟的综合性文化体系,和中国茶道文化产生了巨大差异。本文欲追溯中日茶道思想的形成历史,并从哲学思想上,分析其异同。

关键词:中日茶道思想 释儒道 和敬清寂 禅茶一味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3-0087-02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8世纪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事大兴”,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茶道”也从此应运而生。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受汉文化的影响极大。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然会受到哲学思想的渗透。与中国茶道主要受儒家、道家、佛家的影响不同,日本茶道主要受到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影响。然而,中日茶道真正形成于何时?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哲学思想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探讨茶道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中国茶道思想的形成历史

依据汉代以前的文献资料,茶叶多是强调药用功能,并未涉及精神。直到两晋以后,开始以茶果待客,成为普遍的事情,同时赋予茶叶超出物质意义以外的价值。《荈赋》(4世纪前期):“调神和内。”即饮茶可以调节精神、和谐内心,首次从精神层面阐释了饮茶的功能。陆羽也在《茶经·一之源》中记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静行简徳之人”。“精行俭徳”是陆羽对饮茶人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是衡量茶人思想、品德、行为、信念等的标准,以此将简单的品茶升华到精神层次。然而,《茶经》主要对茶具的实用、艺术价值格外重视,并对煮茶的技艺和程式美有细致的说明,但《茶经》没有明确提出《茶道》概念,只是萌芽状态的东西。陆羽之后,同时代的裴汶、晚唐的刘贞亮也对唐代的品茶之道进行了丰富。

宋代出版了若干茶书,但很少涉及茶道精神。只有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谈到茶道精神。“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概括起来“清、和、韵、静”,揭示了中国茶道的真谛,对后世影响非常大。但是之后并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茶道”二字并没出现在任何一部茶书中。之后在茶道已在日本蔚为大观的明清时代,中国茶书中仍未探寻到“茶道”踪影。

二、日本茶道思想的形成历史

古代日本没有原生茶树,更没有饮茶习惯,茶文化是7、8世纪从中国大陆传过去的。茶的传入主要分为两个重要契机。第一阶段奈良时代,是日本大规模吸收汉文化的鼎盛时期。遣唐使最澄空海在传播佛经的同时,也接触到了唐朝盛行的茶文化,最澄归国后创立了天台宗,并于京都比睿山的日吉神社播下茶籽,结束了日本无茶树的历史。由于高僧的引进和栽培,加之天皇的倡导,饮茶之风突破庙堂,向权贵阶层延伸,日本短时间内形成了饮茶热潮。此阶段处于引进模仿阶段,几乎全盘复制了中国唐朝的饮茶之法。但894年停派遣唐使之后,饮茶之事日渐衰微。2个世纪之后,受到武家政权的支持,荣西禅师先后两度入宋,不仅带回种植技术,还传播了茶艺和中国天台禅宗的思想,并写下《吃茶养生记》,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础。但从《吃茶养生记》的内容来看,重点是吸收了陆羽《茶经》中关于茶具、技艺方面的内容,着重写茶的自然功能,对儒家伦理道德很少涉及。

第二阶段是吸收、思考、摸索阶段。室町中期以后,不同于镰仓末期的斗茶,在足利义政的保护之下,饮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并制定了庄严的茶汤礼法。之后,在能阿弥推荐下,足利义政招来奈良高僧村田珠光,来编写《心之文》,于东山御所修建房屋来推行禅院式茶礼。经过藤田宗理、武野绍鸥等茶师的努力,到了千利休时期,茶道的所有改革完毕。村田珠光第三代弟子千利休对武家茶道礼法进行了制定和完善,创立了“陀茶道”,将饮茶和禅宗理念结合,使其成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所提出的 “和敬清寂”这一理念,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

对比发现,虽然“茶道”一词源于中国,但是中国历史上茶道观念并不发达。反观此时的日本,茶道已经发展成为很成熟的地步。千利休制定出的茶道基本精神——和、敬、清、寂,一直延续至今,奉为圭臬。究其原因,滕军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中提出:“日本茶道重在形式,而中国茶道重在品饮。”“中国的茶文化是从实用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的,而日本茶文化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向实用层面的”。首先,从自然条件上来说,《茶经》“八之初”列出了产茶的8个道(43个郡、44个县),由此可见中国产茶区之广阔。且茶的加工技法多有绝招,仅各地名茶就有上千种。而日本茶园面积较小,茶叶以蒸青绿茶为主,故日本茶道更倾向于点茶的程式。其次,中国是先有庶民茶文化,后被统治阶级接受,传播到宫廷。历代帝王嗜好饮茶,不会去干涉百姓的饮茶活动。乾隆四次视察杭州,在《观采茶作歌》中道:“敝衣粝食曾不敷, 龙团风饼真无味。”反映了乾隆爱民的儒家思想。太平盛世的君主,拥有儒家思想的强大武器,主要關心的是茶叶的经济产出,而不是道德教育意义。而日本统治阶级,加强了茶叶和权力的关系。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前后任千利休为专职茶头。对有战功的将士,不再给予土地,而颁之以名贵茶器,并通过茶会来扩大茶道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茶道来安慰将士,汤茶文化已成为辅佐政权的武器,故日本的茶道更倾向于精神内涵。

三、中国茶道中的儒释道

久松真一在《茶道的哲学》中说道:“茶道是日本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文化体系”。日本的茶道包含了哲学、宗教、美学、建筑、工艺、料理等,其内核为禅。而中国的茶文化学者认识到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岸学者对茶道精神的阐述,出现了百家争鸣。

赖功欧在《茶哲睿智》中提到:“儒释道三家都与中国茶文化有甚深的渊源, 没有儒释道,茶无以形成文化。儒释道三家在历史上既曾分别作用于茶文化, 又曾综合融贯地共同作用于茶文化。”

要分析茶道与释儒道的关系,首先要弄清中国茶道的内涵。中国茶道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本文通过中国茶道最突出的几个特点“和”“静”“雅”,来探讨它们和释儒道的关系。

“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儒家追求和諧,主张“中庸之道”。“和”在古今茶事中被充分体现,从烹煮、茶具的选用、品茶过程,都要注重儒家中和风韵。民俗有“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是“和敬”的范畴。“和”不但囊括了“敬”“俭” “乐”等含义,更涵盖了天时、地利、人和。老子《道德经》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阴阳两气相和而生,本为一体。由此可见“和”是道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佛家倡导在处理人家关系时,和睦相处,相敬相爱。僧人们坐禅讲究“心注一境”,茶性平和,令人清心寡欲,使人冷静。

茶具有淡雅、精清的品性,饮后使人宁静、闲静。这一现象也得到了释儒道三家的重视。以静为本。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指出“茶之为物”其功效之一就是“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将茶的闲洁和韵味注入了“静”的境界。“静”是道家的重要范畴,“无欲故静”讲究去杂欲而得内在清明。道家注重“入静”,作为工夫来提升悟性。“静”在佛学思想中有重要作用。禅宗就是以静坐方式,排除杂念。和尚坐禅时“务不能寐,又不夕食”,只能靠饮茶来提神。坐禅时的五调以及“戒、定、慧”皆是追求“静”,二者不谋而合,而达到“禅茶一味”。

“雅”是一种气质、韵味。茶道之雅与儒家之雅有相通之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在儒家看来,只有雅士才懂茶。儒家把“雅”作为修身养性之道,重要手段就是茗茶。“以茶可雅志”,儒家通过茶之雅来养人志之雅,使茶道和人道结合,是儒家对中国茶文化的一大贡献。

四、日本茶道中的“和敬清寂”“茶禅一味”

(一)“和敬清寂”

千利休将日本茶道的精神内涵概括为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四规”。这是日本茶道在汲取了中国茶道文化后内化而成。“和”是指和气,圣德太子《宪法十七条》中,强调以和为贵,上下和睦。茶道中的“和”体现在主人和客人之间的和谐。但是过分亲昵和谐,难免造成秩序混乱,相互之间还要心存“敬”,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还包括人与物之间,做到有礼有节。“和”“敬”体现在茶道礼仪的方方面面。茶室中原有为贵宾设置的“贵人入口”,后改为不论身份地位,一律自由出入的“小入口”,所有的客人都必须从小入口钻进来。以此看出所有人地位都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创造一个和谐的茶室气氛。 “清”是指清洁。无论是茶具、茶室还是人心都必须干净。千利休“拂去浮世俗尘”,讲的就是心灵的尘埃。所以日本茶道通过创造的时空(露地)来达到世外桃源,来引导客人摆脱世俗。“寂”是日本茶道最根本的精神内涵,即“悟”的境界。禅宗的“物我两忘”是枯淡闲寂的本源。正是这种枯寂体悟,茶人和禅僧才能达到一种清静无我的境界。可以看出,日本茶道四谛“和敬清寂”和中国茶道“和”“静”“雅”在本质上有着相通之处。

(二)“茶禅一味”

源于中国的禅宗在日本之所以能成功,正是禅宗的现世观与日本的本土思想不谋而合。中国的宗教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现世性,而禅宗强调佛就在心中,涅槃就在生命过程中,强调日常生活的修行。禅宗尊重万物之本性,日本神道思想中也蕴含着“顺其自然”的精神。茶道和禅宗的结合,正体现了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方式。禅宗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是一种内省的宗教体验,也正是日本“体察文化”的源泉。因此茶道的根本有着“无”这一思想,古色古香、凹凸不平、质朴整洁都体现出茶道中的简朴美,印证了“茶禅一味”的境界。

本文通过探讨中日茶道思想的形成及其与哲学思想的关系,得出中国茶道精神受释儒道的影响,内涵丰富,尚未形成严密的体系;而受禅宗的影响,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闲寂之美,茶道已衍生为一种成熟的综合性文化体系。对中日茶道思想内涵的解析,有助于推动日语教育和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久松真一.茶道の哲学[M].講談社,1994.

[2]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东方出版社,1992.

[3]铃木大拙.禅与艺术[M].徐进夫译.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

[4]佟君.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