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题破山寺后禅院》含蓄主题的呈现路径

2018-10-20徐忠明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佛门禅院山寺

徐忠明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最近几年,有机会教了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因而得以先后教了一些同时入选这些版本当中相同篇目的课文。古代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其中最令我回味的一篇。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载于《全唐诗》卷一四四,并入选《唐诗三百首》,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练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正因此,这首诗同时入选了我国沪教版(七上)、语文版(七上)、长春版(八下)、苏教版(七上)等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最新版部编教材也仍将其保留为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

关于这首诗歌主题及其艺术特色的分析,著作典藏和不同版本教师教学用书的表述不尽相同而又比较接近。选录如下:

诗人以禅悦的态度静观物理,故兴象深微,渐入佳境,令人觉悟,故能成为唐诗中最为人传诵的名篇之一。

——《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

以凝练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

——《七年级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上海教育出版社)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曲径幽径,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中间四句不仅写出环境的极静极美,而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语文教学参考书(七上)》(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就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题破山寺后禅院》自然也是要表情达意的,那为什么要含蓄呢?更令笔者感兴趣的是,这首诗里究竟“含蓄”了什么呢?它“兴象深微”的“言外之意”到底又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呢?

于是,笔者开始尝试运用马正平先生《高等写作引论》《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因果性分析思维操作模型理论对《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主题呈现路径进行了如下探究。

二、因果性分析思维理论简介

马正平认为,写作的过程说到底其实就是对写作主题、立意彻底的赋形过程。“写作赋形思维的本质是重复或复制,”但是,用来赋形的东西(句子、材料、结构)是从那里来的呢?“路径思维解决了在赋形思维过程中的思维展开的思维路径问题。”

写作路径思维有多种具体的操作模型,“因果分析”是一般思维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基础的操作方式。

所謂因果分析,是对某种现象之所以产生的原因、背景、功能的逻辑关系的分解和呈示,即解剖、追问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成、相互决定的内在逻辑联系的思维操作过程。按事物存在的三种时间状态——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因果分析可以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和操作模型: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功能分析。

所谓“原因分析”,也称原因思维,就是对某种自然或社会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产生的先在性、环节性、过程性原因的追问、探究、追溯。“背景分析”,也称背景思维。对产生某种自然或社会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所依存的大背景、大气候进行的感受、探究和追问。“功能分析”,也称功能思维,就是对某种自然或社会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将会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功能——作用、影响、意义——进行的推断、预见、前瞻。

因果分析的思维操作模型图示如下:

三、《题破山寺后禅院》主题呈现的思维路径

1.分析景物描写的重复性赋形思维,把握诗歌突出环境幽深、静寂的言内之意。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赏析文章,一般都侧重于抓住寺院景物意象,分析其环境特点,认为诗歌的每一联都分别着意突出寺院景物的共同特点。苏教版和沪教版的参考书也是如此。比如沪教版教学参考资料的分析如下:“首联描绘寺院全貌,突出破山寺幽雅宁静的特点;颔联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颈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的幽深、清寂;尾联又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动显静,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氛围。”

在赋形思维理论看来,这就是诗人“对自己所要写的文章的主题、立意的渲染化、造势化”,就是用“若干能表达立意的材料,并将其组成文章的结构,形成文章”。

正因为诗歌的四联都同时指向寺院环境的共同特点,因而就形成了对这一共同特点的重复与复制,即所谓重复性赋形。也正因为这种近乎极致的重复与复制,才能充分地渲染出寺院幽深、宁静的氛围。再加上寺院环境的特点是随着诗人游览线路移步换景地步步推进的,因而全诗的意境也有一个从一般幽静渐至空灵、高远的渐进的发展过程。这环境的幽深、静寂便是这首诗歌的言内之意。

2.运用赋形思维的因果分析思维操作模型,探究诗歌的言外之意——向往佛门清净主题的呈现路径。

这首诗笔者已教过好多遍,再读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却不禁想问一个问题:诗人何必要一大“清晨”就要“入古寺”呢?进寺院,纯粹只为观光游览的应该并不多见;即使真的专为观赏风光,也没有必要起这般的大早。特意进寺庙大门者,大多是为烧高香拜大佛的。

诗人常建,他辛苦地起了这么一个大早,急匆匆地步入寺院,却不为烧香许愿,也没有求神拜佛,但他心中的苦闷、胸中的块垒却是难以掩饰的。他起得越早,他的彻夜难眠、辗转反侧的情形也就越容易想见。他早早地进入这样的佛教胜境,只是为了伫立于优雅的古寺脚下,静静地欣赏旭日普照着高林。看来,他只是相中大批香客来到寺院前的安宁,为了趁着这难得的宁静解解闷、散散心;我们仿佛真的感受到,在这有些神圣的氛围中,诗人那颗驿动的心正在渐渐地趋向平息。

——首联,通过追问诗人为何要一大清晨就要进入寺院,探究出诗人向往清静之地,排解内心愁烦的急切之情。

对于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传统的分析几乎一致认为抓住独特的景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山寺的幽静。但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诗人的注意力与我们的预期有相当的出入。这让我们自然产生了疑问:诗人既然进入了寺院,却为什么并不在意眼前的塔寺,而如此关注那条竹林曲径呢?花木掩映中的禅房为什么如此犹抱琵琶半掩面呢?一下子展现出来不是更能表现诗人急切的喜悦之情吗?

一座古寺院里,寺庙与禅房的直线距离应该不会很远。那条曲折的竹径,充其量不过是为了增加进深感的人为设计。真心谈幽深,又能幽深到哪里去呢?就算三转两拐不能到头,七转八拐终归不会有什么大的难度的。竹林小径之所以让读者感到那么曲折幽静,只因诗人在其中悠然地漫步,尽情地流连;花木掩映中的禅房之所以缓缓呈现,分明是诗人已经看见了,心中已经喜悦着了,却也故意地不急于到达。诗人还不时轻轻地停下脚步,幽雅地闭上双眼,散开烦乱的灵魂幸福地享受着这难得的清静。

——颔联,通过追问诗人为什么不在意塔寺本身,而只关注竹林曲径和花木掩映的禅房,探究出诗人意在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清静。

穿过幽径,走近禅房,欣赏着幽静澄明的山光水色,诗人欣然题写下“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联。

细细品味,我们不仅惊叹于禅房周围环境的幽寂纯静,更惊讶于诗人欣赏时所获得的独特的感受。这“悦鸟性”“空人心”到底是怎样的心灵感悟啊?又到底是怎样神奇的山光,竟然“悦”了“鸟性”?究竟是怎样魔力的潭影,至于“空”了“人心”?

“初日”高照,层林尽染,以至于小鸟们都欢快地鸣叫起来。常人置身其中,自然会感叹环境的祥和、静谧。而诗人的感受却远不止于此:他不仅喜悦地谛听着小鸟们婉转的歌唱,还凝视着小鸟们自由地飞翔,于是,他那颗久被禁锢的内心也不禁婉转起来,自由起来,羡慕起来,神往起来。

一泓潭水,平静如镜,清澈见底,周围密密的幽竹、繁密的花木倒影水中。常人见此景象,会不由得感叹潭水的纯净,会有劳累的身心得以放松、安宁的满足。而诗人的感受却远不止于此:他在清澈的潭水倒影中不仅看到了幽竹和花木,还看到了自己的倒影,看到了自己成为明媚山光的一部分,与清丽水色融成了一体;他还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浸润在清洌的潭水中,一切属于凡夫俗子的欲念顿时消失;他的心也在突然间纯净了起来,透明了起来,空灵了起来,升华了起来。

——颈联,通过追问诗人为什么会有如此超越常人的“悦鸟性”“空人心”的独特感受,探求出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环境本身,而在于其久被禁锢的内心比常人更神往自由,充盈世俗纷扰的内心比常人更期待纯净。

品读尾联“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你可以说意境绝美,幽静怡悦;你也可以说手法高妙,钟磬之声,让静更静。但,我们可以深究的是,万籁俱寂中,为什么诗人只听得见钟磬之声,而屏蔽了一切大自然的动静呢?是钟磬之声更响亮,盖过了其他所有的声音?果真如此,那以声衬静还有什么奥巧可言?那婉转的鸟鸣声、沙沙的树叶声、微微的风吹声,这些轻微的音响岂不更易反衬出自然环境的幽静?何以一定是钟磬之声呢?

诗人真的仅仅意在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当我们设身处地感受时,应该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那让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似乎都沉寂远逝了的声音,那把自然环境衬托得更加幽静的声音,并不是自然界本身的声音,而是超越自然,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梵音。“惟余”这梵音,并非他刻意的有意注意和选择性关注,而近乎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这钟磬之声一经出现,就轻巧地拨动了诗人敏感的心弦,立刻与他的灵魂产生了强烈的共振,唤醒了潜伏在他内心深处的隐逸情怀,幻成他心灵天空的魔音神曲;她暗合了诗人对佛门清净的向往,在其精神世界里豁亮而悠长地回荡,逾越了一切尘世的喧嚣,高过了所有自然的音响,迷蒙而又执著地招引着诗人彻底地忘情尘世,超凡脱俗,并最终真正归隐于山林。

——尾联,在上一次追问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追问何以会有“惟余钟磬音”的现象,探求出这一近乎矛盾的独特感受实质上是源于潜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佛门清净的隐逸情怀。

3.通过因果分析中的背景分析和功能分析,证明四联追问探究结论的可靠性。

如前文所说,背景分析,也称背景思维,是对某种自然、社会事物、事件存在的现象(结果状态)产生所依存的在背景、大趋势、主体性、意识性所进行的分析、探究和追问。根据《唐才子传》中“大历中,授盱眙尉。仕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往来太白、紫阁诸峰,有肥遯之志”的表述可知,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向往佛门浅近的隐逸情怀,并不是一时兴起或是突然触发,而是有其深刻而长期的背景和根源的。这从古诗文网中“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的表述中也同样能够得到有说服力的证明。

也如前文所说,功能分析,也称功能思维,“就是对某种自然或社会事物、事件存在的的现象(结果状态)将会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功能——作用、影响、意义——进行的推断、预见、前瞻。喜爱这首诗的读者在细细品读这首诗的时候,在身临其境的时候,在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的时候,对佛门圣地世外梵音如此钟情的诗人的未来作进一步的预测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还是据《唐才子传》中“后寓鄂渚,招王昌龄、张偾同隐,获大名当时”的记载与古诗文网中“后移家隐居鄂渚”记述可知,诗人后来确是将向往佛门净地的隐逸情怀付诸行动的。

至此,我们终于撩起了这首詩歌反复赋形、极力渲染幽寂环境的神秘面纱,渐渐目睹到诗人寄情山水、超脱尘俗、向往佛门净地的真容;也终于明白了沪教版“含蓄”、苏教版教参中“言外之意”的确切内涵。之所以能够确切地把握诗人的思想脉搏,洞明其内心世界,正是借助了因果性分析思维的操作模型。

诗歌的每一联诗句,都是对自然景物幽静、空寂特点的赋形,四联诗句就是四次对自然环境的赋形,就是四次对自然环境特点的重复、渲染和强化;那么,对于每一联的追问,就是一次对赋形思维的原因分析,四次追问就是对四次原因分析;而每一次的追问又是基于前一次追问的进一步追问,因而第四次的追问,也就是第四次的原因分析便是最深入的、最本质的分析,因而向往佛门清净的隐逸情怀也就是最接近诗人内心的情感,这也应该是苏教版所说的“言外之趣”和沪教版所说的“含蓄”的内涵,也就是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了。

因果分析是一般思维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基础的操作模型,是使文章深刻性、深远性、高远性立意的思维操作模型,当然也是探究文章立意的路径思维操作模型。这首诗歌因果分析的思维操作模型是基本操作模型的变式,图示概括如下:

[作者通联:上海新清华博世凯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佛门禅院山寺
春色无高下一一佛门诗人圆一访谈录
情牵铁山寺 养心新圣地
在山顶
在办公室打电话有多危险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书法
遍能法师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峨眉山大佛禅院纪念馆雨中揭幕
我惹一身尘埃,入你的佛门
化解与包容:论“三武”法难时的佛门应对
一张图看中国佛门生意经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