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写作关键能力谈写作教学的改变

2018-10-20姚友良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鸭子三峡景物

姚友良

一、问题提出

年年岁岁花相似。每年中考,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得分不高。这固然有学生学的原因,但辨证地看,也有我们教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写作教学未能以写作关键能力为基准统整目标和教学,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明显不足。

何为写作关键能力?写作关键能力是指学生写作能力中至关紧要的部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重视写作关键能力的教学,意义重大。写作关键能力是写作教学的基础。写作关键能力是学生写作能力得以发展的根本,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写作关键能力决定着写作教学的成效。只有发展了写作关键能力,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的写作教学才是卓有成效的。

然而,现实是我们许多老师不是在少而精的写作关键能力上下功夫,而是在一般的写作能力上下了很大力气,甚至去追求发展学生写作的全面能力。写作教学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要求学生学会描写景物。不论是纯粹地描写景物,还是借景抒情,抑或是托物言志,都要以把景物描写好为前提。可是多年来,大部分老师以教静态的写作知识为主,再念上一些范文,尽管也提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要求,但学生的描写就是具体形象生动不起来。那么,富有经验的名师是怎样改变学生的这一写作现状,发展学生写作关键能力的呢?这里,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郑桂华老师(上海名师)的几幅课堂剪影。

二、优秀个案

1

剪影一:投影画面?摇学生写片

投影“双鸭戏水图”后,学生描写这幅画,三名學生板演。

生1:画面上有一个湖,在水里,有两只小鸭子游来游去地玩耍。

生2:在清澈的水中,有两只可爱的小鸭子,它们你追我赶地嬉戏。

生3:在清澈的水面上,两只淡黄色的小鸭子在自由自在地游着,它们看上去很悠闲。

剪影二:对比判断?摇悟到要领

引导学生对比判断,发现描写要领。

师:大家看三位同学写到的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师:描写对象前面加上“清澈的”“淡黄色的”这些修饰语,形容了对象的什么?

师:你们觉得除了用形容词这一点之外,怎样的表达还可以更好一些?

(生4:在平静的水面上有两只小鸭子,它们全身有细细的绒毛和灰白相间的花纹,它们追来追去,像两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在嬉闹。)

师:为什么?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描写的三条原则:“有什么”——使人明白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像什么”——使描写形象起来。

剪影三:修改升格?摇深化认识

运用要领修改升格,深化对描写的认识。

师:好,现在,我们就用这三条原则,来检验你刚才对这个画面的描写,看看你的描写还缺了什么,哪个地方还可以更好一点。

生5:平静的水面……

生6:两只小鸭子在碧绿的水中……

师:我为什么把这几个词(清澈的、平静的、碧绿的)写到黑板上去让大家关注呢?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怎样才能使描写更具体一些的一种启示:多角度描写(“清澈”——透明度;“平静”——形态;“碧绿”——色彩),深化了对描写的认识。

课上的写片立竿见影,那么,迁移到另外一个全篇是否就不出问题了呢?再看另外两位名师的案例。

2

学生原文:三峡的山,数不完的山。峰回路转,山外青山,神态各异:既有泰山的雄伟,又有庐山的清奇,既有峨嵋山的秀丽,又有黄山的峻峭。船行江面,抬头仰望,只见一线天光,《十万个为什么》里未解之谜的悬棺挂于半空中,那古老的传说,给三峡更添了几分神秘……

冯汝汉老师(湖北名师):特征不明,描写脱位。习作中虽写了三峡的“山”与“水”,但此“山”非三峡之山,没有突显三峡山的主要特点,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学生改文:三峡的山——险。危险兀立,拔地而起。这里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峻峨,又独具“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的险峻磅礴。身处其问,霎时变得渺小异常,有一种“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感觉。船行江面,抬头仰望,只见一线天光,几口悬棺挂于半空之中,那古老的传说,给三峡更添了几许神秘……

修改启示:抓住特点,写好风貌。所谓特点和风貌,就是指有别于其他对象的风情状貌。修改文运用排比、比喻、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三峡山的特色,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3

学生原文:我爱柳树,因为她是绿得最早的生命、每年春天,是她向人们报告春天的信息。她是春天的使者。

曹津源老师(江苏名师):这一段缺少生动的描绘,要使‘绿得最早的生命”这一内容形象化、诗意化。

学生改文:我爱柳树,因为她是绿得最早的生命。每年春天,是她最先吐出嫩芽,唤醒沉睡的大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信息;是她最先换上绿衣裙,给美丽的春天带来勃勃生机。她是春天的使者。

修改启示:变笼统为具体,变概念化为诗意化。

三、个案启迪

什么样的写作课才能满足发展学生写作关键能力的需求?立足促进学生写作关键能力的发展,写作教学的方式甚至我们教师自身该作怎样的改变?

1.基于写作问题设计

几乎届届如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描写景物问题多多,描写空泛,抓不住特征;感官单一,不能给人以多维立体的感受;鲜用修辞,不能变形或幻化,把景写死,为自然所困,不能使景物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和着上作者思想的色彩。

郑桂华老师说:“基于真实的任务、真实的问题,才能提供真实的指导。”在不同地区,面对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郑老师、曹老师、冯老师都对针对或所借班级,或自己班级学生描写的具体问题设计教学,采用写作——悟道——修改这个设计授课,效果都是立竿见影,学生普遍由不会描写到会初步描写,由先前朦胧地仿写到知其所以然地自觉描写。基于景物描写等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的真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发现,研究,解决写作真问题,写作教学才是科学的。

2.建构关键能力体系

列出写作关键能力要素:从表达方式看,有描写能力、记叙能力、议论能力等;从写作基本技能看,有审题能力、立意能力、构思能力等。

3.萃取能力核心知识

能力来自知识。关键能力来自核心知识。建构指向学生表达困境的、用得上的少数核心知识,才有可能促进学生写作关键能力的形成。正如郑老师所说,一个描写,涉及范围很广,围绕主题,转换视角,融情于景等等。在一节作文课里,在这些公共知识点上,都训练一下,会有效吗?因此,本节课仅建构了能管窥描写奥秘的核心知识——描写三原则,对于学生描写能力这一写作关键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指导效果。上述描写三原则是描写能力的核心知识。那么,体现记叙能力、议论能力等能力的核心知识又有哪些呢?萃取了体现写作关键能力的核心知识,写作教学才是高效的。

4.落实做篇做通理念

钱梦龙老师说过:“重点知识一定要敲实,实得让他一辈子都不会忘。”写作教学要义在于改进而非描述。这节课,郑老师、曹老师、冯老师都扣住描写要领,设计了训练环节,反复训练。他们都要求学生在归纳描写要领——悟道的基础上,再运用要领在真实情境中修改,多角度描写,进一步具体之,使描写由笼统变得具体,从而突出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一步“像之”,使描写由平实抽象变得生动形象。技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反复训练。抓少数关键——运用核心知识,紧扣基本要领,反复训练,修改之,推进之,最终形成写作关键能力。“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而后成文,其理一也。(梁章矩语)”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更多是改出来的。“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可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唐彪语)文章多由“频改”而“入妙”。一次写作教学,训练一种关键能力。“做一篇得一篇的好处,”“做一次文,必将一种文做通。(梁启超语)”只有从反复写作实践中发现“理论”,再把“理论”运用于反复写作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做篇”“做通”。侧重于学生对写作“理论”的记忆和理解,写作教学的效果往往无法保证。基于学生对其習作的反复修改的写作教学才是优质的。

5.重视自身专业发展

我们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写作水平,是影响学生写作关键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因为我们在学生写作关键能力发展中承担着转化者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像名师一样,将自身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将自身写作关键能力的提高融入到实际的写作教学中,确保以自身专业的发展引领学生学业的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学生写作关键能力发展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四、教育价值

小而言之,“做篇做通”开拓了写作教学新路径。此种教学,不仅能出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把提升学生写作关键能力的希望,寄托在教师具体介入具体指导下的学生从自己反复修改的写作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上。因修改而思考,因思考而领悟,因领悟而修改,因修改而提升。

大而言之,培养了人把一件事做好的好习惯。针对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不断提高其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修正,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通过反复“修改”,螺旋上升,把一件事做好的良好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吕叔湘语)”好习惯受益终身。

[作者通联:江苏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

猜你喜欢

小鸭子三峡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小鸭子得救了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春到三峡
景物描写要准确
无花果香溢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