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中“人”之解析

2018-10-20牟文谦李金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新常态

牟文谦 李金杰

摘 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进而探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可行路径,需要在明确人的本质和社会发展要求以及人的精神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解答树立什么样的人、树人的现实依据及树人的最终目标三个问题。其中,明确人的本质构成了把握立德树人目标和实现路径的理论基点;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要求与人的精神发展需求构成了确定立德树人目标及实现路径的现实依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人的本质;新常态;社会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3.027

中图分类号:G642;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3-0126-06

“树人”一词最早见于《管子·权修》,它指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在此一方面强调了“树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了“树人”之于“树谷”、“树木”的重要性和终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明确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条主线,这些重要论断为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深入理解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特征进而探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首先要解答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问题:一是“树人”中“人”的内涵或本质是什么?二是确立“树人”目标的现实依据有哪些?三是将人“树”到什么程度亦即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如果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理解不准确、把握不到位,那么立德树人工作就会因无从着手、迷失目标而流于空谈、进退失据。由此,对立德树人中的“人”进行科学阐释就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逻辑前提与实践基点。

一、明确人的本质是把握立德树人目标和实现路径的理论基点

本质和根据具有内在统一性,“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1]。树立什么样的人,必然引致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和解答。人是什么?这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给予特别关注而又莫衷一是的问题,以至于卢梭感叹道:“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2]。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费尔巴哈的“人是人的最高尺度”,从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到富兰克林的“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从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到康德的“人是目的”,从爱尔维修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自从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以来,人的问题犹如“看不见的手”牵引着哲学家们不停地思索和追问。在一定意义上,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人学”史。[3]尽管如此,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由于未能理解实践的科学涵义而止步于对人的外部特征或感性经验的描述上,马克思则将他对人的理解和分析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把实践看成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和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按照“质→本质→人的本质”的运思理路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解答,为我们正确理解立德所树之“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实践遵循。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是所有内在规定性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那些质,即事物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的质或本质“总要通过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同人或主体的关系表现出来”[4],人的本质也要与其他事物,确切地说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思维或意识)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的本质表现为生产劳动。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5]。“有生命的个人”要存在和发展,就要基于现实的需求不断地去“化自然”,实现他们与自然界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互换,以解决衣食住穿等问题,而实现这种互换的唯一方式就是生产劳动。“动物仅仅是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6]。因此,生产劳动构成了“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甚至整个世界历史也“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7]。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之物转化为社会之物,“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从人的生产劳动本质看,树人就是把社会成员培养成有劳动意识、有劳动能力、能直接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吃苦耐劳且具备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劳动者。

同时,由于“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現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8]。人来源于自然这一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割断自身同自然的内在联系。所以,人类在通过生产劳动获取物质资料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过程中,要“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的或比较远的影响”[9],善于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不断“和解”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这个角度看,树人就应树立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节约能源资源、善于和敢于保护自然生态、乐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10]。

其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每一个人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独自徘徊于社会之上的幽灵,“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而是社会交往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环节、中介和纽带,“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1]。也正是在现实的“国家”、“社会”中,每个人才形成“个人的国家特质”、“个人的社会特质”。人的这种社会属性反过来又改变并重塑着人的“肉体本性”、“私人特质”,使“有生命的个人”成为具有独特社会品质的“现实的个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所以,对于任何个人来说,都“应该按照他们的社会特质”,按照他们所处的现实的、具体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而“不应该按照他们的私人特质”[13]来考察、引导和培养。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看,树人就应从每个“现实的个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实际出发,在充分完善、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树立忠于国家、热爱人民、乐岗敬业、勤于奉献、诚信友善、顾全大局、服务大众的人。

再次,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人是一种具有自觉能动性的自然存在物。马克思指出:“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4]。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一方面使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目标规划性、动机促成性、价值预设性、自主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5];另一方面又使人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显意识与潜意识共时同在而又彼此相继、互促共进,有助于人类在把握事物全貌和最生动的本质[16]基础上,积极探索事物生成与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必然规律,进而达成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17]。从这个角度看,树人就是要树立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健全、理想信念高尚而坚定、目标现实而宏远的具有开拓创新意识、辩证思维和大局观念的人。

总之,人的本质规定的多重复合性和内在统一性决定了“立德”所“树”之人不是也不可能是单一属性或单方面规定的人,而是心智健全、“三观”科学、德行高尚、情感稳定、个性丰富、性格稳健、情趣高雅,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和浓烈情怀,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自觉抵制虚假、恶习、丑行,勇于求真、向善、尚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二、社会发展要求与人的精神发展需求是确定立德树人目标及实现路径的现实依据

人的本质规定为立德树人目标的确立和立德树人路径的选择提供了应然要求,但不是现实依据。科学阐释立德树人的对象(或客体),准确界定立德树人的目标,积极探寻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需要在明确人的本质规定这一理论基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社会发展或国家治理对“所树之人”的现实要求以及“现实的个人”的精神发展需求。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只有将应然要求和现实依据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准确定位立德树人的目标,找准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

1.社会发展要求是确立立德树人目标最重要的现实依据

由“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18]中的人。立德树人的目标规定及其实现方式也必须迎合“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发展和国家统治(或国家治理)的需要,由既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现实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所决定,呈现出一种与生产资料占有主体在数量与性质上的一致性,具有突出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基于论证统治合法性及实施统治持久性的需要,统治阶级总是掌控甚至垄断了知识学习和文化教育的权利,树人一方面表现为“树”统治和管理国家的少数精英,另一方面表现为“树”被统治被管理的占人口多数的臣民、子民、顺民。“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19]。

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的重大转折时期或历史类型更替的过程中,不乏一些致思虑远的统治者、一些开明士绅或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如杰出人物)站在维护既有统治秩序或推翻统治阶级没落腐朽统治地位的角度宣扬一些开启民智、增强政治认同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观念。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亦是如此。诸多哲学家、法学家、教育家和政治思想家高举理性、平等、博爱、自由、民主的旗帜,提出了许多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神学思想观念以建构资本主义制度和现代教育模式的理论主张,如自然法理论、天赋人权理论、社会契约理论、政治自由理论、自然教育理论等,这些思想观念和理论主张鼓舞着新兴资产阶级及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去,大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由神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变。但随之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人间天堂,更不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形成与发展,人变成了资本的附庸,“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20],甚至“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近视所奴役,为他们的由于受专门教育和终身束缚于这一专门技能本身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21]。要彻底消除这种劳动过程、劳动产品、劳动关系被普遍异化,彻底改变劳动者畸形化、片面化发展的状况,就必须顺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通過无产阶级革命,推翻那些侮辱人、奴役人、遗弃人和蔑视人的私有制生产关系及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替代,并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其永久的目标,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之中,努力促进全体劳动人民的解放与发展。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制度保障、精神追求、文化服务和政治合法性认同环境,也为树人客体和树人目标的确立提供了更加宽阔的现实平台和更为坚实的实践根基。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这一阶段性特征内在地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自身的建设都必须在凸显“三个倡导”价值引领的基础上,在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同步推进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进而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切实贯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进一步“强实体”、“补短板”、“激活力”,更加注重开发和增进民智,精准扶贫,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着力推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稳健政策。唯此,“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才能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才能实现。从这个角度看,树人就应树立能够积极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进而大胆引领新常态的具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不断自硬骨骼、自厚血肉,自强灵魂的中国道路的认同者、中国精神的传承者、中国力量的凝聚者和中国梦的积极践行者。

2.人的精神发展需求是确立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现实基点

精神发展需求是作为主体的人“从观念上去接触、影响、改造客体,在客体身上呈现和直观自己的本质或‘本质力量,从而发展自己”[22]的一种“天然必然性”和“内在的必然性”,是人在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自己、表现自己的本质所不可缺少的”[23]“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24]。它包括智力发展需求、德性成长需求、情感交流需求、审美怡情需求、价值实现需求、政治进步需求、权益保障需求等等。只有从教育对象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内在精神发展需求出发,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才能为受教育者真正接受,才能转化为他们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动力。

在人的多样化需求中,德性成长需求对物质需求及其他精神需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重要表征,德性成长既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指标,又是人的其他精神需求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树人的重要标志和内在要求。我国古代先哲曾将立德视为不朽的事业,并将它置于“三立”之首,正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足见“立德”之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之于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的首要功能和基础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曾明确指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25]。“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立德与树人的这种内在统一性决定了树人目标的确立及实现路径的选择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德性发展需求出发,高度重视并善于把握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的品德要求与其品德实际之间的内在张力,尊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使他们不断增强道德自律能力和他律意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的道德情感、顽强的道德意志和坚定的道德信念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与畅达和谐的道德关系,培育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其“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直至在全社会形成以学养德、以文养德、以乐养德以及以德修身、以德修为、以德识才,以德育才、才德兼备、德行统一的浓厚氛围,从根本上扭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道德习气,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与核心命题,又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应然要求和必然结论。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终极期待。从内涵上说,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需要由单一到多样、从潜在到现实的丰富和全面,又包括满足需要的活动及其能力由片面到全面,在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基础上,使每个人都成为自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成为“有个性的个人”。

1.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立德树人的起始目标和内在动力

从需要的产生来看,人的需要是“人同外部环境之间的一定联系的必要性,是人们对某种对象的渴求和欲望”[26],这些渴求和欲望“造成了主体内在的紧张和不安。为了解除紧张和不安,主体对外在对象产生一种‘嗜欲力,这种嗜欲力驱使主体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寻求价值客体”[27],需要由此构成了主体从事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进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初始动因。“人类在欲望和需要的驱动下创造着自己的历史”[28],“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29],也就没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指向与实践落实。从需要的发展来看,人的需要总是不断由单一向多样、由低级向高级、由维持生命延续的生存性需要向促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发展性需要以及提升人们幸福指数的享受性需要发展的,体现了人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的量的不断积累与需要的质的不断飞跃的辩证统一。[30]人们的任何活动总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进行的,促进人的合理化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无限多样构成了立德树人的初始目标和内在动力。“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做准备的发展史”[31]。所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理念,以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为立足点,以这些现实需求的满足为落脚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契合点,切实解决好“人脑”——教育问题、“人手”——就业问题、“人口”——饮食安全问题、“人体”——医疗问题以及“人居”——住房问题[32],在努力促进广大民众的多样性需求顺利、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能力体系的完善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

教育主客体需要的丰富和完善构成了立德树人的起始目标和内在动力,但脱离了满足需要的自觉活动以及在这些自觉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各种能力,需要不仅无法得以满足和发展,而且也绝不可能成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教育主客体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这个角度看,教育主客体能力的增强和能力体系的完善构成了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关系时指出,真正的自由王国并不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之中,而是存在于“作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发展”[33]之中,“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34]。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过程既是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样的过程,又是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关联的各种能力不断增强及其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35]。

但教育主客体能力的增强和能力体系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立德树人的目标也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丰富而达成。“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36],也无法真正地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37],教育主客体也就无法摆脱由既定的狭隘的社会关系的控制和约束而造成的片面化和畸形化发展。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38]。这里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精神关系在内的全部社会关系,又包括人与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上全部关系的丰富、和谐与完善往往又通过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及其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体现出来。所以,立德树人的过程同时又是“五位一体”全面改革协同推进的过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新战略协同创新、发展新体制全面构建、开放新格局全方位形成、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区域协调合作发展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提高、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的过程。伴随着当前我国各种社会关系的顺达、丰富与完善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种文明的共同推进,立德树人的主客体也在不断地获得发展的丰富性和全面性,他们“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39]也正被激发出来,朝着“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40]目标而迈进。

3.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由个性的生成是立德树人的最高目标

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41]。“有生命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又是立德树人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所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42],“个人本身力量”的不斷确证和发展既是历史的出发点,又是历史的归宿点,同时又是历史的全过程。

既然“现实的个人”是立德树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由个性的生成无疑构成了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和最高目标。所谓自由发展是指“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和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做事两个方面”[43]。它首先表现为个人选择和安排劳动方式(时间)和休闲方式(时间)的自主性;其次表现为个人的自由思考和自由活动;再次表现为个人的政治自由,即每一个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自由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自由个性是伴随个人成为自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主人的自由状态而具有的自觉能动性、自主调控性和积极创造性,它与自由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自由个性生成的重要条件和标志,自由个性的生成是自由发展的应有之义和目标所在。立德树人的最高目标就是将全体社会成员培养成“有个性的个人”,用以取代“必然性的个人”、“偶然的个人”[44]。但这种替代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伴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类逐渐“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45],当“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46]的时候,每个人由于重新占有了自己的类本质、恢复了自己的“类特性”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全体社会成员以主体的姿态,按照社会和人所固有的内在要求主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地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真正地从自然与社会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的时候,“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它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7]即立德树人的最高目标才能最终达成。

综上所述,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对“现实的个人”的精神发展需求的充分尊重与正确引导、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期待构成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在张力与有机统一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从人的本质规定和社会发展要求以及人的精神发展需求出发,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置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基础工程之中,大力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全面实现教育公平公正,才能在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促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59.

[2]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2.

[3] 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7.

[4] 肖前等.马克思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18.

[5][12][18][23][36][42][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0,345,168,74,124,10.

[6][9][2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8,519,317.

[7][8][14][24][31][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167,96,132,128,123.

[10][17][4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9,232,532.

[11][13][3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52,270,443.

[15] 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2.

[16] 庞达.马克思主义感性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49.

[19][4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104.

[20][3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07-708,202.

[22] 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84.

[25]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1).

[26] 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92.

[27] 王勤.非理性的价值及其引导[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89.

[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1.

[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0] 牟文谦.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逻辑理路[J].湖北社会科学,2010(7):5.

[32] 徐伟新.中国新常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8-39.

[33][4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7,79.

[34][4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330.

[35]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3).

[3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43] 韩庆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5):31-38.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新常态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