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行一致规律

2018-10-20孙婷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行为言语规律

孙婷婷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中言与行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种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言行一致规律反映了言论与行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本质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規律。言行一致规律体现为言论与行动的高度契合、身教与言教的高度一致、动机与效果的有机统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自觉遵循言行一致规律,注重教育者的言行一致,受教育者的言行一致,注重主客交互的言行一致,自觉运用言行一致这一规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言语;行为;言行一致;规律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3.016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3-0078-06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集团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言与行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本质的联系,深入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行一致规律,对于深刻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言与行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自觉运用这一规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不无裨益。

一、言与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言与行的关系贯穿于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言与行的关系,即言语与行动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为言语与行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言与行,言语与行动之间的对立统一,深刻概括和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言与行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思想政治教育言论与行动的相互依存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固然离不开生动凝练的言语,但也离不开具体的行为本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言论和行为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便不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由言论和行动构成的,言论是“说”,行动是“做”,既不能只说不做,停留在空洞的口号和说教上,也不能只做不说,缺乏言语的指导而采取盲目的措施和行动。言与行,言语和行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中言语与行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1]言论离不开行为,言论不付诸行动,就成了妄语幻想、夸夸其谈。好的言论只是完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半,关键的另一半则需要去践行、去实干、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中,言语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的表达,行动是指具体的道德践履行为,然而,言语是虚的,行动是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用来沟通交流的言语还不是客观的道德践履行为本身,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言论的真谬。只有行动才决定着言语是否具有真实的内涵、意义和价值,验证着言语的现实性和力量。另一方面,行动离不开语言,言语包含着人们对一定行动的想象和理解,行动总是在一定言论指导或影响下展开的行动,言论使行动更加自觉、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真正的科学的包含真理性的“言”,有着对以往行为规律性认识,不但可行,而且是已在行了,内含着行的步骤、策略、条件和动力,而持续笃实的行动往往是正确科学的言论指导下的行动。没有言论指导和规范的行动,是没有灵魂的方向的行动,容易陷入盲目、误入歧途。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实质就是要通过言语传达一定的思想,指导和影响人们的行动。思想政治教育中,言论表达出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指导、约束个体的行为,而行为也检验着言语的可行性和真理性,检验着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认识到言论和行为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言行合一,言论更真实可信,行动更持续有力。

2.思想政治教育言论与行动的相互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言语与行动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时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中言语与行为的相互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言论指导行动。言论对行动这一指导作用主要体现为言语对行为产生的先导、调节、激励、规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言是行之始,言语表达着主观的倾向和行动的愿望,是行动的前导,用来指导行的,行动的实践性特性决定它离不开言语传达的思想的指导,正所谓,“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2]言论对行为的先导作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言论指导行为主体了解认识把握客观对象及其规律,把握行动的目标、方案、步骤、措施,对行动可能存在的障碍、困难以及结果做出预估和谋划,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行动,选择实现目的最佳行为方式。言论激励行为,是言语对行动产生的正向推动和促进作用。振聋发聩、透彻有力的言语和口号,往往能转化成为人们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起着宣传感召、鼓舞动员、振奋人心的激励作用。此外,言论不仅教育和引导人们应该“做什么”,而且约束和规范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言论是衡量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尺,人们总是以某种言论当做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去观察考量自己的行为,用这种言论和观念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第二,行为反映言论,表现为行为对言论的践行、验证作用。行动对言论的践行作用,主要是言论是抽象的,行动是具体的,言论是理想的,行动是现实的。具体的、现实的行为就是具象化的言论,是已经实现的言论,是最好的说服。行为对言论的验证作用,是指只有通过行为才能实现和验证言论的真理性、适用性和力量。言论是否正确、恰当、科学,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行动检验着言语是否被传播和认同,当言语的预言与行为结果一致时,就验证了言语的真理性,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言语的完成,行为是检验言语是否真实可信的标准,人们可以在行为的践履中检验、反思言语是否真实、科学,从而不断及时纠正、调整言语及言语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中,言之愈明、愈真切、愈有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愈深刻,则行之动力愈足,行之愈笃;践行愈深,经过亲身之行,对言的体验和认识愈深沉,愈真切,才能使言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认识到言对行的指导作用,行对言的践履作用,以言促行,以行促言,用言语指导、激励行动,用行动践行、兑现言论,使行动从自发走向自觉,推动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进步。

3.思想政治教育言论与行动的相互转化

以言语指导行为,把言语贯彻、落实到行动中,实现言行相互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思想政治教育體现为言语与行动相互转化的过程,言与行能否实现相互转化,转化的快慢,转化的深度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是评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言语与行动的相互转化并不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条件,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条件不具备不充分的环境下,言与行很难实现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中言论转化为行动的条件包括:首先,言论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言语行动相互转化,要以言论能否反映客观实际为前提。言论只有符合客观实际,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才能转变为指导人们的行动的真理性力量,达到行动的预期目的。因此,言论的正确性、真理性是言行转化的首要前提。二是言论必须为人们所掌握和“转译”,表现为人们将一定言论内化成为自身道德认识的过程。言行转化不仅需要大脑记忆存储“言”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参与者理解、选择一定的言论信息,对“言语”所表达内容的重新建构,转译为更加深刻,更加亲切的“言”,并将自身的情感和具体经验、意志活动参与其中,使得“言”成为行动的思想动机和思想意识。三是言论转化为具体行为必须具备客观物质条件。言行转化,将内在的思想动机和思想认识、情感意志转化为外在行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不能脱离客观物质条件而盲目行事,否则,就会背离言行转化的客观规律,影响言行转化的效果。而“行”转化为“言”,主要表现对行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经验,并用一定的言论表达出来,上升成为一定的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行相互转化,往往体现从言到行,从行到言,再从言到行的多次反复转化、螺旋上升的过程,而言论和行动每一次循环转化,都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都是要以一定的言论做指导,提出行动草案,然后再按照草案付诸行动,在行动中进一步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修正和调整言论,又把修正和调整的言论去实行,继续接受行动的检验。是认识到实践再到新的认识的跃升过程。因此,可以把言行相互转化看作是一个由行而言,由行促言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方面,教育者要运用合适的、准确的、恰当的言论,正确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将言论消化、吸收、整合和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认识、情感、态度和理想,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引导、帮助受教育者克服障碍和困难,促使受教育者实现言行的转化。同时,也要不断探索和总结行动的规律,创新和调整言论,促进言论的发展,从而使得言论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言行一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规律

言行一致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规律。言行一致规律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言与行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言行一致体现为言论与行动的高度契合

言行一致,是中国自古以来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之规。中国历来就强调行随言至,信诺践行,言行相符,高度契合。孔子曰:“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3]君子要言必可行,谨言慎行,言行相符,防止言过其实,行不符言。孔子还指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4]考察和判断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看其是否言行相符,言行一致,才值得交往、合作。言行一致,言行相契,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法则。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言行一致,首先就体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言论和行动上的高度契合。教育者的言论和行动的高度一致,对于受教育者的言行的影响至关重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而受教育者的言行一致,使受教育者认同、内化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并指导其的行动,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从偶态走向常态、从自发走向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此外,言行一致还体现为用以育人的各种形象在言论和行动上的高度契合。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的各种形象,主要包括先进榜样、文学形象、影视形象、动漫形象等,要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必须注重其言语和行为的高度契合。先进榜样的感人精神,体现在其生动鲜活的言论上,更体现在其感人至深的行动和事迹中。没有感人的行动、事迹和精神,先进榜样的形象既不可能树立起来,也不可能产生感染教育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用典型人物、先进模范和社会榜样的鲜活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追求,更要从他们的实际行动和感人事迹中发掘其崇高精神,使人们在耳闻目染、感受体验中受到教育、熏陶和启发。值得注意的是,先进模范同样是现实的产物,受着现实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有自己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和成长变化,为了更好发挥其教育影响作用,就要挖掘先进榜样的真实生活和情感,关心他们的生活、成长与进步,使他们成为先进模范典型前后的言行始终保持一致,不因骄傲自满而退步,影响自身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的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榜样如此,运用的文艺创作中的艺术形象也如此。既要注重通过言论话语表达艺术典型人物说了什么,更要注重通过行为事迹表现艺术典型人物做了什么,注重其言行是否一致,只有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艺术典型,才能深深的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

2.言行一致体现为言教与身教的高度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行一致,也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言教与身教的高度一致。思想政治工作,一要靠言教,靠话语的力量,二要靠身教,靠人格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言教,是通过口号、报告、访谈、讨论、书信、文件、理论著作、新闻报道、电视电影等语言形式述理陈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是用真理、道理、事理、哲理、情理来教育启迪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明事理、辩是非、知善恶,在思想认识上发生根本的改变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者的身教,是以身作则,践行真理,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感染带动人。[5]“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6]身教,是对言教的验证和考核,与言教相比,直观性和感染力更强,更能打动人心。没有言教,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使人们提高认识,明白事理;没有身教,言教就成为了枯燥的说教,所讲述的道理就难以真正令人信服。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言教与身教的一致。言教与身教的高度一致,是知与行的统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传授知识和道理,而且还要通過实际行动和榜样示范去实践所讲的道理,既要说到,又要做到,怎么说的,就怎么去做,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思想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既要善于说理,向受教育者宣传方针政策,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使得人们了解和掌握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要求,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同时,又要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带头实践思想理论,将自己言传的内容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行为来示范、引导,使得言教和身教高度一致,用自己的坚定信仰和模范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受教育者。言教与身教的高度统一,也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时,传授的知识、道理和观念往往都是间接经验,是从课本、书本中得来的,要真正理解、认可这些道理,不能仅仅依靠学习和钻研,必须躬身实践,亲身体验,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从实际生活中,从社会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用言传的内容指导、规范、检视自身的行为,把学习、体验、认可的思想,尤其是经过自己行动体验验证的正确思想传达给受教育者,使得言传更加入情入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去赢得喜爱、信赖和崇敬,继而增加言传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3.言行一致体现为动机与效果的有机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行一致,还表现为动机和效果的有机统一,即行为的主观愿望与行为的社会实践反响和后果的有机统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7]考察一个人,不但要观其言行,也要了解其内心所想,以及日常行为习惯。动机和效果相统一,内在与外在相统一,既是衡量个人是否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重要方法,也是评价、考核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参考,只有在这种有机统一中才能做出客观合理的道德评价。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的道德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进行的,表现为外在的具体的行为,并且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行为效果。动机同个人的意志、愿望、兴趣、情感紧密联系,并受个体的价值取向所导向,因而动机是引领、推动人们去实施行动的内在精神力量。任何动机都包含着对某种效果的预估,而任何效果都是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出现的,动机很难直接准确地把握到,动机的好坏,善恶,要观其行,检查行为产生的后果。“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8]一般而言,行为动机和效果的善恶是一致的,贯通的,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效果。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中,只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为是道德的、善的,那么,通常可以认为其动机是善的、道德的,反之亦然。但由于客观事物在发展中受到各种实践手段、实践对象、实践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实践中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的情况也频频发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行一致,既要透过言论和行为看缘由、动机,要联系动机看行为产生的实际后果和道德意义,如果只看效果不考虑动机,就会草率地片面地把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而出现负面效果的人,认定是不道德的。如果只看动机不看效果,就可能把主观的臆断当做事实去歌颂,不能在道德评价上做到客观公允。做到言行一致,要求行为动机和效果要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动机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且通过实践的整体效果客观地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评价就需要对整个行为进行综合、整体、全面的评价,“合其志功而观焉”。只要在实践中证明了他确实为实现自己崇尚的动机而竭尽全力,即使由于考虑不周或者客观原因造成了行动效果未曾达到,出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那么他行为的到的意义仍是应当尊重和肯定的,这时,行为主体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步骤,使自身的行为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就不能只凭借主观愿望,用动机替代效果,也不能直接用效果推断动机,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及时梳理总结经验,改正缺点,从而在实践中正确动机和效果的结合,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三、言行一致规律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当前,自觉遵循和运用言行一致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言语启迪人,以人格感染人、以行为示范人,正确认识和处理言与行的相互关系,要从注重教育者的言行一致、注重受教育者的言行一致、注重主客交互的言行一致等方面加以推进。

1.注重教育者的言行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和体现言行一致规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教育者的言行一致,率先垂范。教育者的言行一致,要求教育者既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又能带头实践自己倡导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教育者既要有明确的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培养目标,又要“向善修德”,自己努力先达成;教育者要遵纪守法,提高觉悟,要求受教育者不做的,约束自己一定不做,教育者要求受教育者具备的精神信仰,自己要先有信仰,才有资格、底气和魅力去教育受教育者。总之,教育者既要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又要严格要求规范自己,在认知和实践、言论和行为、言教和身教、动机和效果等方面达到高度一致。

注重教育者的言行一致,首先要重点培养教育者的政治素质,鼓励教育者定期参加学习培训,加强经典文献阅读和政策文件解读,结合回答现实问题研学专业著作,储备更新专业知识,牢固树立坚定的信仰和理想信念,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提高言传的理论深度,凸显正确的政治导向,深入浅出、生动有效地展示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的同时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教育者要加强自觉自律,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果这既受制于教育者对于道德规范的认识水平和掌握程度,又受制于教育者的自身的觉悟、信念、价值观等因素,需要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觉改造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见贤思齐,勇于进行自我批评,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检视自身言行的问题,思考主客观的一致性、行动方案的可行性,自觉找出问题、克服缺点和改正错误,因此,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道德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再次,要注重教育者在实践学习中增长才干,增强人格魅力,提高言传身教的效率和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实际工作和实践中密切联系受教育者,培养和受教育者真实的情感和充分的信任,不断学习创新沟通交流的方法,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感召力,真正做到表率,身先示范。再次,要强化对教育者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的力度和深度。要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述职报告等各种管理监督制度,畅通和完善网络监督、信函举报等群众监督渠道,经常地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教育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底线意识,遵纪守法、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2.注重受教育者的言行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和体现言行一致规律,也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言行一致,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方向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受教育者由于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上的不平衡、不对等,会导致受教育者出现“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躬行不力”的状况,教育者应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将道德规范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做到言行相顾、知行合一、表里如一。

注重受教育者的言行一致,一是在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思想水平,通过他们日常生活接触的事实和现象出发,向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理论宣传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理论和思想觉悟,使他们懂是非、明事理。二是组织受教育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大胆实践,要使受教育者在生活、工作和学习实践中不断认识自己、认识客观世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获得对自我、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并及时对受教育者的行为的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评、提倡或反对。三是要注意加强养成教育,运用规章制度去管理和规范受教育者的言行,培养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9]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督促受教育者的言行,使受教育者避免只说不做的不良作风,谨言慎行,付诸行动,并在反复的活动、交往和练习中,循序渐进,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四要注意形成育人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实际生活中,受教育者对于党、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很大程度是在与家人、老师和领导干部的交往、接触中,受到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中培养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家长、传媒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宣传一诺千金、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的典型和榜样,教师和家长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这样所传播的理论和思想也就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3.注重主客交互的言行一致

运用言行一致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注重主客交互的言行一致,实现主体言行与客体言行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交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做是从教师通过自身言行施加影响给受教育者,使其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言行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之间通过言语、文化、符号、行动等为媒介的交往,其中受教育者实现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内化和知行转化,教育者实现知识和价值的传递过程。教育者作为主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和身体力行,对于客体即受教育者言行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言传的理论的认可、相信程度取决于教育者对理论的认可、遵守和践行程度。教育者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既是其个人道德素养,同时也影响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认可度和心目中的形象。如果教育者只是凭借经验和个人威望进行理论灌输和政治说教,自己不执行,不做表率,“干打雷不下雨”,或者“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台上讲的,心里想的,实际做的不一致,又或者是讲述的典型人物和受教育者实际看到的、了解到的、感受到的不一致、不吻合,这不仅会破坏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氛围和环境,阻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发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思想政治工作的怀疑、厌倦、排斥乃至对抗,直接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受教育者产生不信任感、厌恶感。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言行一致,也会带动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言行一致。受教育者作为现实的个体,其言行举止会反过来影响教育者,从而使教育者与之对照,尤其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联系密切,沟通交流机会较多,教育者对于受教育的言行和思想状况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和把握,这有助于教育者从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在实际和受教育者接触的过程中,受到其言行事迹的感动、影响和鼓舞,不断提高自己道德素质和水平。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言行不一致,也会影响教育者的言行不一致。尤其是,受教育者对于教育者所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冷漠怀疑、否定鄙夷,以及不响应、不配合的态度和行为,会反过来影响教育者的情绪和决心,削弱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本职工作的信心,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學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4.

[2] 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3][5] 论语·子路[M].

[4] 论语·公冶长[M].

[6]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

[7] 论语·为政[M].

[8]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8,

[9]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0:170.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行为言语规律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找规律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巧解规律
找规律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