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2018-10-20章桂贤
章桂贤
摘要:教育的供給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要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为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要求高校重视对课程教学过程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促进产教融合,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统一。以教育主体是否参与教学活动为依据,建立以社会和学校层面为主的外部评价和以教师和学生为主的内部评价相结合的层层嵌套的课程教学学习效果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评价体系各个指标的权重。由此评价得出的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简单明了,打分方便快捷,结果能够更客观及全面了解课程教学学习效果,实现产教融合,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人才质量打好基础。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7-0043-03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各层次高校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入研究,如何从多角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要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适应,要从多方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质量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系统评价,课程教学评价是提升课堂学习效果的一大工具,是监控教学质量水平的一面镜子。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成立时间短,对课程体系的设立处在探讨阶段,课堂考核评价体系大多延用老高校的做法,评价体系中更多地体现在学校内部督导团听评课,作为参与者主体的学生评价则单独体现在学生网上评教,教师自身的评价则没有体现,更不用说用人的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层面的评价。因此,教师、学生、社会三方面的缺失表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学习效果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以美国莱斯的拼字实验作为开始。在美国,组成了上到学校,下到学生的教学工作效果评价体系[1—4]。在俄罗斯,教学评价更偏向于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1—4]。在英国,教学质量评价的参与主体多样化,主要来自学校部门、政府部门、社会部门等[5]。在日本,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也采取内外部相结合的方式[6—7]。国外的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参与的主体来自社会各界,评价结果更为全面,让学校更能够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真正地实现在人才的供给端提升质量的要求。
在国内,高等院校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首先在国内一些著名大学发起,后来各个高校争相效仿,现在几乎每个高校都建立了本科生评教定量化制度,有的采用网上评教,有的采用调查问卷,形式略有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8]。现有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普遍存在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9—11]。改革与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一直是很多高校探索和实践的方向,逐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从单纯地注重终结性评价逐步向注重形成性评价转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探讨仍存在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当前高校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课程考核评价是个人或群体以某种标准对某门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课程考核体系建立的客观与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对每一门课程的评价考核结果,因此设置一个客观及易于操作的评价体系对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现有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还是出现了纯定性或者纯定量或者两者相结合但是不够科学的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
评价指标单一。很多高校对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以各级组成的教学督导团听评课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属于独立的外部评价,而这种外部评价又缺少社会层面的评价,这会导致教学脱离社会,培养的人才不能够为社会所用,出现人才培养滞后的情况。而学生对教师或者教师对自己的内部评价较少,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网上评教的方式进行,这种评价内容只能体现单独的一项评价体现,不能够融入到教学督导团的评课分数里。教师自己的评价没有体现在任何评价体系中,现有的评价方式都只体现听评课和学生的评价内容,完全忽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由此,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是独立分开的,这就导致现有的评价分数只能体现一方,甚至是不体现教师的意志。
评价内容不够合理。课程评价内容既来源于课程主体学生的客观信息,也取决于作为客体的教师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同时还缺少终端评价。但是目前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很少将学生、教师、社会三者结合起来。
评价方式单调。听评课方式是大多数高校采用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只听取一方的评价意见,这很容易造成评价方式单调。
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课程考核改革这么多年后,高校里依然存在只看重学生的最后学习成绩,而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的问题。
二、构建课程评价体系的原则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应该是能够体现指标群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原则如下:
简明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构建评价体系的方法多种多样,各个指标体系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是评价指标的建立应体现时效性,简单同时又能够涵盖评价目的所需的基本内容,能反映对象的全部信息,这就是成功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应该简明扼要。
独立性原则。各个指标应该是内涵清晰,相互独立;同一层指标应该避免相互重叠。指标能够独立地反映评价的基本内容。
可执行性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将复杂的评价指标简明化,所以在设置指标的时候要注意指标设置的是否易于后期执行。
普遍性原则。课程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指标的选取应当是大多数课程都具有的组成要素,如此构建的评价指标才具有普遍性,才能够让一些课程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各自的优缺点,为以后课程的建设改进提供参考。
三、构建课程评价体系的方法
目前,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的参与者与评课者对课程质量进行主观的又包含量化的评价。对课程的非量化评价耗费的人力大,工作量大,且花费的时间长。因此,选取一种简单快捷的评价方法,使评价快速、简便及相对准确是设立此评价考核体系的目标。
对課程考核评价采取的评价方法是课程的单要素评价和课程的综合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可分为层层嵌套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即目标层包含准则层,指标层从属于准则层,具体课程考核评价时就是对各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进行评价。
四、课程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
根据评价者是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可以将课程教学的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外部评价是指由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人员和参与见习、实习的企业(社会层面)对某门课程教学进行的评价,学校的评价可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等方面入手,社会层面的评价可从学习效果入手;内部评价是指由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师本人和学生群体所进行的评价。由此设立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见表1。
(一)外部评价
作为未直接参与课程教学的外部评价,能够以旁观者角度较为客观地分析课程教学的效果。外部评价可分为学校和社会评价两方面。
1学校
从学校层面对课程教学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各级督导团进行的听评课,具体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态度等四个方面评议课。从教学内容来说,可以从课程是否紧扣大纲,内容是否充分,概念是否准确,能否理论联系实际,举例是否恰当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主要看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否适用于学生,具体可从重难点是否突出,是否善于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新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上的考核更主要的是体现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主要体现在用语、板书设计是否规范,字迹是否工整,有无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否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态度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整体的教学氛围上。
2社会
供给侧结构性理论对教育提出的改革思路是要培养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才,实现产教融合,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统一。为此社会层面对人才的评价是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评价可以通过学生见习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来对学生参与见习实习时的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也可对某门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可从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几方面进行测评。理论知识的评价:主要为学生对某门课程的理论知识是否扎实,能否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可在见习实习开始和结束前进行理论考试,以此来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的评价:学生到单位的见习更主要考核的就是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进入正常工作前的观察及操作演练来分析学生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度来主观分析学生的敬业程度。职业道德的测评:这是每个人参与工作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通过职业道德的考核,评价学生是否爱岗敬业,是否诚实守信。
(二)内部评价
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与学生是整个课程教学的主角,对课程教学活动有更为直接的感知,能够从自身角度分析整个课程教学评价效果。教师层面上,可从课程进度是否适中、整体授课是否流畅,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能否激发自身的教学潜能角度评价。学生层面上,目前主要通过网上评教完成,也是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某门课程的教学进行系统评价,同时学校还会对每个班级设置教学信息员,教学信息员随时可以对课程的教学提出宝贵意见,由此也可作为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参考。
五、课程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评价体系中,准则层对目标层的重要性有所差异,为了使评价体系能够更完善,有必要探讨各个准则层指标所占的比重。根据本研究所构建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各个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选择六个准则层指标两两相互进行重要性比较,使用1、3、5、7、9等五个等级标度,两两相互进行重要性比较,得出各指标对于总体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得出的量化描述,通常使用1、3、5、7、9等五个等级标度进行赋值[12]。采用德尔菲法判断矩阵中两两因素之间重要性,由教育学专业、物理学专业、化学专业等专家组成的打分团,得出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比较组成判断矩阵因素的重要性,最后利用软件Mat lab对数据进行处理,对判断矩阵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每个评分人员在各层次各指标中的指标权重见表2,所有的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则根据上述方法确定评分人员的每一因素的权重值,得出最终的指标权重,见表2。
六、结束语
以教学和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决定了教师应该考虑的首要及核心问题为“如何上好每一门课”,将社会、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融入其中,建立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从而构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由此体系得到的评价结果能够让教师更为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课程教学水平,为新开设课程考核以及课程授课提出一个较为规范的方案,也为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改革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Herbert W.Marsh, Michael Bailey.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3,64(1):1.
[3]黄国琼.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医学教育,2001(5):22—24.
[4]刘尧.国际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0(9):66—68.
[5]胡有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5.
[6]朱泓.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34.
[7]陈永明.日本大学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估体系述评[J].国外教育研究,1998(6):33—39.
[8]吳延鹏.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管理与评价,2009(6上).
[9]黄晓玲.高等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J].科技创业月刊,2012(10).
[10]王淑芳,类淑河,王洪欣.大学有效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20—122.
[11]赵群,葛幸平,曹亦薇.深港大学教学效果评价比较研究与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8(1):116—121.
[12]徐兆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科研人员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9):72—78.
Abstract: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education requires tak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alent quality as the core. Therefore, the teaching process with students as the subject requires that universities pay attention to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process,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the production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education subject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s the criterion, curriculum teaching-learning effect valuation system combining external evaluation from the social and school level and internal layered evaluation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calculated. In this way,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simple, scoring is convenient and fast, and the results can be more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to reflect the effect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learn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talent cultivation quality.
Key words: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external evaluation; internal evaluation(责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