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不可不游的大运河
2018-10-20沈海滨
沈海滨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它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以及江南运河。有人说:中国有万里海岸线,为什么历史上没有成为一个海运大国?原因大致有两个,中国地大物博,中国先民似乎不必“远涉重洋”讨生活;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有了京杭大运河,可免去海运的危险。我曾从浙江杭州出发,沿河而行,过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浙北和苏南,都是经济发达之地,拥有传统的旅游名城。运河穿过繁华喧嚣的城市,越过人口稠密的农村,我不去游人如织的景点,独向静寂流淌的运河,自感是峨冠博带的古人,穿梭于当代的街市。现在的大运河在杭州已经能入钱塘江,一直延伸到浙江宁波了。但传统意义上的大运河之南端,是拱宸桥。宸者,天极星所在,帝王所居也,向北而拱,那自然是向皇上致敬的意思。京杭大运河上的桥多为古桥,沿河随处可见,塘栖的广济桥、苏州的宝带桥、无锡的清明桥,数不胜数。
作为历史的标点符号,除了桥,还有运河沿线的那诸多塔。塔随着佛教引入中国,并演变出很多模样:有供奉舍利的塔,有弘扬学风的塔,有弘扬孝道的塔。“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说的就是北京通州的燃灯塔,运河边的塔除了本身的宗教象征外,对于漕船商人来说,还是个地标性的建筑,那些离家千里的商人们,在雨后清新的空气中远眺北方通州,便能望见燃灯塔,望见塔了便觉得离京城更近些,这意味着辛苦的劳动即将有回报,意味着返家的日子又近了。燃灯塔的所在,我们还能看到儒、释、道三教在中国合一的奇妙景观。华夏自有大国气象,兼容并蓄,儒家文化当道,却也容得道教占山而生,外来了“和尚”,却也不大动干戈,允其生发,遂成三教相安作一处的文化景观。
从浙江杭州到北京通州,我先后经过了钱塘江,船渡了长江,过了淮河上的桥,又过了黄河浮桥,就像一个归来的游子,一一拜谒故乡的先人。我们虽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我们还从来没有如此亲近到它的历史,就像我们久疏于自己的父母,许久感受不到他们的心跳。
大运河是资源流动的通道,所以在数百年的长河沿岸,自然沉淀下了很多文明。运河旁的许多名镇、名街便是佐证。杭州的小河直街、常州的篦箕巷、镇江的西津渡口、宿迁的窑湾古镇、微山湖上的南阳镇、天津的杨柳青镇。不过,如果运河光靠一些古老建筑,那还少些韵味。运河的神奇魅力还在于,虽然我们明知无法跨进同一条河流,但我们在一条流淌了数百上千年的河边,却能看到先人行迹和饮食男女气息,《金瓶梅》里男女的风流韵事在临清一带演绎,使得运河在风雨中添加了一些脂粉气;梁山虽然早没有了八百里水泊,但百多条好汉的气概还在河岸边袅袅不散;淮安是中国南北分界的地理坐标,但吴承恩的故居更让我们相信,坐在桃红柳绿的运河边,也能想象唐僧师徒在西域沙漠的千辛万苦。“京口瓜州一水间”,我从镇江西津古渡出来,在风雨里连人带车渡过长江,去寻找瓜州古渡。古渡兀自飘零在风雨中,半人高的蓬草打湿了我的裤管,但风雨里却更增加了我寻觅的韵味,当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在这里,是否就是这样凄风苦雨呢?还有沧州的武术、吴桥的杂技、天津的杨柳青、苏杭的刺绣、扬州的瓊花,在这样一条运河上行走着,就像走在了一条时光隧道。
也许有人会说,大运河之旅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乘舟吧,但是大运河目前通航的里程不足一半,现在开通埠际游船的仅杭州与苏州之间,无法近赏大运河全貌。还是选择驾车旅行,追河而行,迷失时惆怅,相见时欢欣,寻觅时急迫,宛如恋爱一般。
在扬州,前一晚刚刚夜游了运河,那灯光桨影刚渡进梦里,第二天一早道路旁却找不到运河踪迹。“在大运河上眺望灯火,人间明月也一样的美不胜收。那真是经历过的最美的声情并茂,扬州女子的脱口秀讲解让我深深迷醉,江南女子甜软带着颤音的声调,引人入胜……”
扬州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是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素有“雄富冠天下”之美誉。扬州最繁荣时期,商贾显贵云集,帝王将相巡游,文人墨客吟咏,而学派画派评话清曲之类的艺术流派亦随之兴起。康熙和乾隆更是多次“巡幸”,从而使扬州出现空前的繁华,城市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界上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当时的扬州,居交通要冲,富盐渔之利,盐税与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关系极大。各地商人增多,纷纷在扬州建起了会馆,各有营业范围和地方特色。在文化上,一些盐商广结文士,爱好藏书,修建府学、县学,恢复名胜古迹,对扬州的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这期间出现了以金农、李鱓、高翔、郑燮、黄慎、罗聘等“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以阮元、焦循、汪中、任大椿和王引之父子为代表的扬州学派。扬州戏曲更是历史悠久,至清代大盛。
出了扬州城,过了江都,突然发觉运河又出现在身旁。这时天空又不期然下起小雨,遮荫的树冠留不住雨水,柏油的道路更显乌黑发亮,一边是雨中滑动的运河和它的航船,一边是雨中翠绿和它的农舍,一半是写意的中国画,一半是重彩的西洋画,而我行在这之间,进出自由,一切皆是美的感受。过秦少游的故乡高邮,看盂城驿,在运河秦台边的风雨舟中唱酒聊天,好一番行者情状。这样的风景一直伴随着我们,有了河,这景色就大不同了,丰润了,柔软了,心也就容易感伤和欢喜了。
聊城是江北的水城,大运河中段重要的节点。城中的东昌湖有“北方西湖”之美誉。湖水绕古城,名楼嵌湖间,相映生辉。京杭大运河流经聊城后,给了这个城市动感的音符。水凝灵气,水聚人气,水揽财气。水使城市变美,也使城市增值,水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人们这样评价聊城:河是吟唱的歌,湖是流彩的画,城是优美的诗。卓越秀美的水城,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聚合力。各种机遇频频垂青此地。滔滔流水,荡涤了昔日的沉沉暮气,激发了聊城人的建设热情。如今的聊城人意气风发,倾情书写着城市发展的新篇章。他们胸怀开阔,思路活跃,着力打造融南方水韵和北方风情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风格独特的秀美园林城市,使之成为济南的西花园、京津的度假村。
水景、水韵、水趣,处处引人入胜。越来越多的人惊叹:“天下不敢小聊城”。
京杭大运河宛如一窈窕的女子,俯卧在我国东部的平原。烟雨中的楼台、微山湖的莲舟和周庄的那条绿船,一切都恍如隔世,渺如云烟。来到树阴下的堤岸,如赴那跨越千年的约见。运河风华依在,我的思绪也渐行渐远。
(责编 邱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