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绿色人际关系的构建
2018-10-20张羽金美
张羽 金美
【摘 要】 文章论述了大学生建立绿色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概述了大学生的传统人际交往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构建大学生绿色人际关系的路径: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完善大学生人格;强化高校心理干预,加强大学生教育;营造良好人际环境,创造和谐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 构建;大学生;绿色人际关系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日益体现。除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之外,人际关系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已有研究显示,近五成的大学生正遭受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因此,大学生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日渐多样的社交方式、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构建绿色人际关系,成为每一位大学生、每一所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应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构建大学生绿色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首先,构建大学生绿色的人际关系是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前提。[1]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持续改进,越来越多的教育业从业人员、学生家长、学生等群体都意识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而大学生绿色的人际关系是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大学生拥有绿色的人际关系,才能释放内心情感,缓解个人情绪,对于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积极性等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其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2] 反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良,则易引起大学生心理失衡、自信受损,导致焦虑、抑郁、孤独等负面情绪滋生,产生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不利于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通过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同学、朋友、老师、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帮助,是大学生与人分享各种情绪、倾听对方内心想法、增强彼此深层次交流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心理满足感和人际亲密感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情绪、自信性格、开朗态度具有积极影响。
其次,构建大学生绿色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必然要求。学生虽身在大学校园,但最终必将进入社会,实现从单纯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大学生需要通过个人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获得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自身社会化。这个过程既是大学生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适应社会群体习惯的过程。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提早适应社会生活,以充足的社会技能完成自身社会化转变。大学生通过构建绿色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彼此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沟通,能够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和沟通水平,促进心理年龄由低级阶段成长为高级阶段。大学学习阶段,是大学生融入社会、掌握社会生活能力的关键养成时期。大学生通过与人交往,积极参与学习、社会活动、团体活动等各种不同角色扮演,既可以践行所学知识和技能,又可以为将来融入社会奠定人际关系处理基础。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其在人际交往中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理念,有利于其在参与社会团体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从而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完善,塑造良好的人品性格和自我形象,为将来融入社会、参与复杂的社会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再次,构建大学生绿色的人際关系是大学生个人成才的重要保障。对于大学生而言,课堂学习、课外时间仅仅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之一,除此之外,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有效方式,因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障。在课堂学习中,大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有效地学习和运用新知识,并通过相互交流和传递自己的学习成果拓展自身知识面;在课外实践中,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园内外的其他社会主体进行沟通、交流,从不同活动参与者的身上学习不同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大学生社会经验、问题视角、知识层面等的增长和拓展。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与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不同领域的人进行交往,大学生既可以学到课堂之外的丰富知识,也可以拓展自身的良好人脉,从而加深自我认知、提高自身能力,以促进大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为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参与工作、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微信等社交媒介的推广,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社交模式得以更新,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发展变化。新环境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为:一是人际交往范围更加广泛。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扩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交往对象的多样化,既与学校内外部、家庭内外部的人员交往,也与现实环境中、网络虚拟空间的人员交往;第二,交往内容的丰富性,既涉及校内外的社团、勤工助学、兼职、志愿者等活动,也涉及互联网环境下的聊天、购物、网上娱乐等内容。二是人际交往方式日益多样。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交流形式,而是结合多种互联网新媒介,既有面对面的交流、短信电话交流,也有电子邮件、微信等聊天软件、网络游戏、微博等社交平台交流。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便携化、个性化、普遍化发展,不仅为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交往平台、交往渠道、交往范围,也为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注入了开放性、虚拟性、平等性、即时性、互动性等新特点。然而,网络人际关系的迅速强化,也带来了大学生现实交际能力下降、现实交往意愿降低、实际人际关系淡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交往能力逐渐削弱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促使“屏社交”这一新型社交模式出现并流行,在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便利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对网络社交的沉迷使得部分大学生现实情感冷漠、现实交际意愿降低,导致大学生实际沟通能力、现实交际能力弱化。四是人际交往水平普遍不高。近年来,由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所引起的极端事件频发,当代大学生在处理各类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的主动性不强烈、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欠缺、融入能力与合作能力低下、人际冲突解决能力不足等。[3]
2、交往动机趋于功利
一般而言,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往为基础,主要目的在于情感交流、自我提升。在互联网和智能产品普及过程中,大学生受到多种因素诱惑,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个人需求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需求动机发生相应变化,不再是单纯地情感交流、内心倾诉,而掺杂了越来越多的个人私利追求,主要包括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等各种名誉追求以及奖学金、助学金等经济利益追求。
3、现实人际关系淡漠
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包括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异性关系等。对于虚拟交往的过度依赖和交往动机的功利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以往动机单纯、方式单一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已不复存在,功利化、网络化的人际交往,导致大学生之间充斥着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使得大学生相互之间、师生之间、社团朋友之间等的人际关系功利因素超过情感因素,即使参与正常人际交往也难以建立真诚、热情的人际关系。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总体看,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二是客观方面的原因。
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体是人,其人际关系健康与否直接取决于大学生个体的心理、认知、社交能力等综合素养,因而主观因素是影响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性别、性格差异、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一是性别。性别不同,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相对于男生而言,女性大学生的心思较为细腻、感情相对丰富,因而在人际关系中对私密性要求较高,悄悄话等方式较为流行,而男性大学生则对此不敏感。二是性格差异。大学生个体性格的差异,能够直接体现在其行为模式、语言沟通、人格魅力、交往能力等方面,从而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尊重他人、充满责任感、乐观开朗、严于律己、真诚热情、言语柔和等良好的性格,有利于构建良好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网;反之,则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三是生活习惯。大学生基本都是集体生活,个人生活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寝室生活中,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作息时间紊乱等,会导致室友关系紧张、同学关系不和。四是价值观念。大学生群体个性差异大,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各不相同,使得大学生人际关系双方对彼此的行为模式、情感表达、思想意识等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4]五是交往能力。由于中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大部分大学生多年来只注重埋头读书,而忽视了人际沟通和交往。在进入大学后,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日益成熟、大学生活的吸引力,都促使大学生产生人际交往的渴望;另一方面,受制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人际交往屡屡受挫、人际关系难以建立。六是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人际关系协调与否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关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不良心理引发的校园冲突、类似“马加爵事件”等人际关系紧张问题频现。因此,高校纷纷通过心理辅导机制的完善与应用,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节,以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
除个体主观因素外,大学生人际关系还受既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
家庭是影响每个大学生成长的第一个客观环境,家庭结构、家庭沟通方式、家庭教育观念等的差异,都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产生不同影响。在家庭结构上,按照家庭成员构成可分为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相比较而言,主干家庭中孩子交往能力强,核心家庭中的孩子依赖性强、对别人的信任度高,而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较为敏感、脆弱,难与人相处。在家庭沟通方式上,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时间、沟通态度等,对孩子的情感表达、行为表现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足够长的沟通时间、耐心的沟通态度等好的沟通模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在家庭教育观念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为人处事方式等,对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有重要影响。若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民主,则子女人际交往适应力较强;若家长本身人际交往技巧欠缺,人际关系较差,则子女在其长期影响下也倾向于人际交往能力低下。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专业领域、学校社团、校园群体都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产生影响。从专业领域看,大学专业的划分和选择影响着大学生独特专业气质的形成,也限定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范围。一般来说,相同专业的大学生通过一起上课、学习,相互之间更易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则难以产生交集建立人际关系。同时,对所选专业的热爱程度、专业学习压力的大小,也会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从学校社团看,社团是大学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有着共同目标、共同理想或共同价值观的一类大学生的集合,社团本身以合作共赢为立足点,因而社团中的大学生更易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社团活动的丰富多彩、社团成员的相互支持有利于大学生在实际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人际交往技巧。而不参加社团,则可能丧失与人合作、与人深入相处的机会。
从校园群体看,大学校园的两大群体是学生和教师,大学生交往的主要对象则是两大群体中的同学、老乡、教师。对大学生来说,同学之间的交往最为普遍、平常,也最为复杂、微妙;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人格培养的模仿对象,与其交往中的利益性、功利性,都对二者关系产生影响;老乡之间的交往则更加突出大学生的归属感,总体来说更为亲密。
四、构建大学生绿色人际关系的路径
绿色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融入社会、个人成才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无论是大学生自身还是家长、老师及其他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对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并予以重视。
1、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完善大学生人格
大学生主观因素对其人际关系具有直接影响,其人际关系健康与否直接取决于大学生个体的心理、认知、社交能力等综合素养,性别、性格差异、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等主观因素是影响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只有具备积极向上的性格、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念、高超的交往能力、健康的心理因素,才能为参与正常的人际交往提供优秀的自身素养条件,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的主观引导。
大学生来自于全国不同地区,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个性品质都存在差异,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为避免不良人际关系对个人学业及生活的负面影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应意识到自我调节调适、自身素养提升、健康心理状况、良好身体状态的重要性,注重培养自身的良好人格品质,改善人际交往的技巧;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寝室活动、社团活动或班级活动等集体活动中,秉承团队合作,与他人真诚相处,为集体活动贡献自身力量,以赢取他人尊重及认可。
2、强化高校心理干预,加强大学生教育
高等院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各种人际关系的发生地所在,是影响大学生个人性格和价值观养成、身心健康程度、人际关系培养的重要客观因素,大学生所在学校的专业领域、学校社团、校园群体(教师、同学、老乡等)都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高校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参与主体,应从课堂教育、心理教育等多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5]
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视既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从高校教育角度看,应充分发挥课堂教育、集体教育、社会教育、个体教育的整合力量,构建高校心理干预机制。在健全的高校心理干预体系下,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干预或心理輔导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具备自我调适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自觉进行道德约束;加强大学生自我认知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际认知,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以全面的自我认知和正确的社会认知指导交往行为;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践行能力,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具备积极有效的倾听、语言交流、问题应对、心理沟通等技能。[6]
3、营造良好人际环境,创造和谐的外部条件
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外部条件包括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多个方面。健康的家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积极的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人品性格、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具有极大的正面影响。因此,应从家庭、校园、社会、网络四方面着手,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一是家长应营造教育民主、沟通和谐的家庭氛围,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认识到孩子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长的行为榜样,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正常的人际交往。
二是高等学校应为大学生创造和提供丰富的大学生课外生活,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丽的校园自然环境激发大学生对美景的情感体验,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熏陶大学生对文化的感知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大学生提供交往渠道和平台。
三是应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活环境应对社会不公、社会转型对大学生造成的认知迷失、心理失衡、道德困惑等问题,以开放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解决各种文化碰撞给大学生带来的文化缺失、心理疾患等,逐渐形成有益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软环境。
四是家长、学校等应合理引导大学生“屏社交”,净化网络环境,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建设来约束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通过制定并完善虚拟交往法律法规来规范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从而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学校教育、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维护正常的虚拟交往。
【参考文献】
[1] 杨海霞,高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途径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6)32-33.
[2] 王代清.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64.
[3] 张温静.从高校层面解析大学生就业问题[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87-88.
[4] 王致宁,刘佳伟,郭兆兴等.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因素[J].学理论,2015(32)180-181.
[5] 赵竹娟,浅析大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与利益关系问题[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2)35-37.
[6] 罗匡,张珊明,袁红梅,罗伏生.QQ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健康新途径—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QQ咨询为例[J].2010(9)121-122.
【作者简介】
张 羽(1994.10—)女,安徽淮南人,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