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8-10-20顾文秀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癌前病变阴道镜临床应用

顾文秀

【摘 要】目的:分析观察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到我院就诊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阴道镜下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病理检查,29例宫颈炎,25例CINⅠ级,11例CINⅡ级,4例CINⅢ级,3例宫颈癌,阴道镜下活检,28例宫颈炎,26例CINⅠ级,10例CINⅡ级,5例CINⅢ级,3例宫颈癌。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检出率高,误诊率、漏诊率低。

【关键词】阴道镜;活检;宫颈癌;癌前病变;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11.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218-01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是位于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目前,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HPV病毒检查与阴道镜下活检是诊断宫颈癌疾病常用的“三阶梯诊断方法”。其中,阴道镜下活检,不仅无创,而且安全性高,是宫颈癌诊断的重要辅助[1]。本研究将72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阴道镜下活检,以病理检查为标准,探讨评价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到我院就诊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最小23岁,最大45岁,平均(34.1±5.83)岁。纳入标准:(1)均有性生活史。(2)临床上,以白带增多、接触性阴道出血等为主要表现。(3)宫颈伴有不同程度上的糜烂或炎症。(4)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5)年龄20-50岁,女性。(6)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严重心脏疾病患者。(2)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精神意识障碍的患者。(4)阴道感染患者。(5)宫颈切除患者。(6)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7)年龄<20岁,或者年龄>50岁的患者。

1.2 方法

1.2.1 阴道镜下活检 本组72例患者均接受阴道镜下活检,具体操作如下:选用SLC-2000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完成检查。检查前,均接受常规妇科检查,未见异常情况后,指导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于阴道穹窿处置入窥阴器,窥阴器表面需涂抹润滑剂,避免损伤宫颈表面,完全清洁宫颈分泌物,根据检查需要,适当调整物镜角度,获取最佳成像。应用低倍镜,观察宫颈颜色、外形及血管等,并记录看到的成像内容。使用棉签,轻轻涂抹3%冰醋酸于宫颈上,留意宫颈血管与上皮颜色变化情况,病情严重者,间隔3min,擦拭1次醋酸。最后,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宫颈上涂抹碘酊,进行碘试验。在可见异型血管、点状血管、白色上皮及镶嵌等异常区域,取活组织,用于检查。

1.2.2 阴道镜成像特征 (1)正常转化区:检查时,未见移行区异常上皮,没有发现异常血管,上皮颜色正常,且血管形态也正常。(2)异型血管:也叫血管形态不规则,以中间断裂为显著表现,呈螺旋状或发卡状。(3)点状血管:常见于病灶处血管,血管呈点状,其中,点状越细小,提示低度病变的可能性较高,点状越粗大,提示高度病变的可能性较大。(4)白色上皮:如果给醋酸后,白色上皮改变面积越来越大,且改变速度越来越迅速,改变后,持续时间长,改变更加明显,提示宫颈病变呈加重趋势。 (5)镶嵌:病灶区域血管呈矩形形状排列,类似于“镶嵌”,如果镶嵌越小,提示低度病变的可能性较高,若是镶嵌越大,表示高度病变的可能性较高[2]。

1.2.3 CIN(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标准 参考宫颈组织学,根据子宫颈鳞状上皮增生异型细胞范围占整上皮层的范围,将CIN分为3个级别,即CINⅠ级(宫颈低度病变)、CINⅡ级(宫颈中度病变)、CINⅢ级(宫颈高度病变)[3]。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均录入至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x2)检查,“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以病理检查为标准,分析阴道镜活检检出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原位癌多发生于30-35岁年龄段,浸润癌多发生于45-55岁,近些年,大量研究显示,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有学者认为,宫颈癌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性行为、分娩次数、生物学因素(如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及其他行为因素(如吸烟、营养不良)等有关。早期,宫颈癌并无明显体征与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演变,可出现对应症状,如阴道出血、阴道排液,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便秘、尿急、尿频、贫血等症状,甚至是恶病质、尿毒症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上,一般将宫颈癌分为鳞癌、腺癌和腺鳞癌三种类型,其中,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途径。

宫颈癌前病变(Cervicalprecancerouslesions)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一般情况下,宫颈癌发生及发展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轻度、中度和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浸润癌——浸润癌[6]。如今,宫颈癌已经成为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但是,宫颈癌的发生并非无法预知,作为唯一一种可采取人为医学技术干预,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宫颈癌在形成恶性肿瘤前,会以宫颈病变的形式警示患者,提示预防。宫颈癌前病变,症状不明显,不易察觉,且病变进展缓慢,持续时间长。一般情况下,由细胞分化失调,发展至不同程度上的不典型增生,再进展为原位癌,最终演变为宫颈癌,少则7年,多则20年。但是,并不是所有原位癌均可演变成早期宫颈癌,30%左右的高度病变,在未接受治疗的前提下,10年时间内,可演变为宫颈癌,70%左右的低度病变不会恶化,维持不变,或者自动逆转。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为防治宫颈癌争取时间。由此可见,积极诊治宫颈癌前病变,对预防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检出率高,误诊率、漏诊率低。当然,本次研究样本例数相对较少,代表性不强,因此,关于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變中的应用价值,还需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龚洪春,毕红. 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6):3394-3396.

[2] 阿曼古丽,王英红,彭心宇. HR-HPV、TCT检测结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 兵团医学,2013,35(01):11-14.

[3] 李云. 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4):168-169.

猜你喜欢

癌前病变阴道镜临床应用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阴道镜宫颈活检联合LEEP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