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四责”管理理念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2018-10-20赵立丹王首豪

关键词:企业创新管理理念发展

赵立丹 王首豪

【摘 要】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精髓。要想保持发展,必须有着高效的管理水平,能够统筹全局,集中众力,团结一致向前发展;能够将规章制度、管理理念落实到每一名员工,使之成为自觉遵守的一种意识;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责任落实,达到人人有责、人人担责的效果。

【Abstract】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the essence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development, enterprise must have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level, can centralize the public power, so as to unite as one and develop forward. The enterprise should be able to impl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management concepts to every employee and make it a conscious and obedient consciousness. It also should be able to minimize the waste of resources,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ponsibility, achieve the effect that everyone is responsible and everyone can be responsible for the responsibility.

【关键词】管理理念;企业创新;发展

【Keywords】management idea; enterpris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7-0007-02

1 引言

大庆炼化公司明确地提出了“四责”管理理念,创新了企业的管理方式,促进了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推动了企业更高、更快的发展。

2 “四责”管理理念释义

“四责”管理理念,包括“明责、尽责、考责、问责”四方面。明责,即明确责任,每一名员工的工作职责要明确,既要避免一件事谁都管、谁都不负责任,互相依赖、推诿扯皮,又要避免有的事情无人管;另一方面每项工作的制度、方案、标准等也要完善明确,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负责、工作要达标。尽责,即履行责任,严格按照责任要求执行,提高工作执行力,保证履职尽责。考责,即检查、考核责任落实情况,通过强化检查发现问题。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奖金考核,二是要加强管理人员履职考核。问责,即“回头看”责任是否明确、工作是否尽责、考核是否到位,找到问题在人员、制度方面的根本原因,拿出彻底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完善制度、办法、流程、标准及相关规定,避免简单就事论事,争取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

3 “四责”管理的实践探索

随着对公司“四责”管理理念宣贯的不断深入,作为大庆炼化公司辅助专业厂,动力厂积极开展“四责”管理的实践探索。厂结合实际认真分析员工队伍现状,剖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部分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转变慢,合规管理和制度执行上不到位,创新能力不足;员工对安全环保、节能降耗、创新创效意识不强,工作中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有效发挥,还存在等靠要思想。这些未明责、不尽责的行为一定程度导致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消极态度的滋生,把工作任务化,把管理形式化,阻碍了企业向前发展。为此,我们把“四责”管理理念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抓好“明责、尽责、考责、问责”的有效落实,从安全环保、提质增效、和谐稳定三方面入手,强化了过程管控和员工担当尽责,保障了平稳运行,实现了队伍稳定,全面完成了生产经营业绩指标。

3.1 明确职责划分,制定完善制度,充分“明责”

开展“岗位职责讲述”活动,领导带头,以车间和班组为单位,人人宣读自己的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职责内容。进一步明确两级领导班子、个人工作分工,掌握分管內容,明晰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力。梳理、完善规章制度,推进制度建设。制定厂各项标准化管理细则,使员工明确各项工作标准,创新标准化管理,将日常工作纳入到标准化范畴,实现巡检、周检、卸车、库房物资等各项工作上水平。制定了《生产运行管理手册》,不断优化生产运行方案,梳理统筹各项节能措施,规范生产操作行为,确保公用工程各系统安全平稳。修订和完善设备管理办法和管理细则,重新编制了《动力厂巡检管理办法》,建立清晰的两级制度体系架构,使制度更加完善。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能够明确岗位职责,达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和标准,提升管理和操作水平。

3.2 强化制度执行力,创新方式方法,有效“尽责”

加强制度落实,对各专业制定的办法和细则进行严格执行,保证履职尽责。在安全环保方面,重视现场施工管理,全程跟踪施工项目,节假日对施工进行升级管理。发挥现场监护人作用,开展“金牌监护人”评比,对监护人实行现场考评制度,给予优秀监护人表彰奖励,激励作业现场监护人认真履行职责,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强在线排口管理和锅炉烟气控制,24小时值班值守,动态调整操作,确保废水、废气外排合格。在工艺纪律执行方面,提高巡检质量,优化巡检点和巡检频次,不断发现和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生产平稳。在节能优化上,实行单装置周测算办法,每周计算水、电、风、氮气和酸碱等产品单位变动加工费用,对比生产消耗变化情况,通过操作调整,实现各项生产指标达标。在设备管理方面,做好设备维护保养、润滑管理和机组特护,加强设备状态监测,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确保设备长周期平稳运行。

3.3 组织各类检查,加大考核力度,强化“考责”

通过加强检查、发现问题,提高考核效果和结果应用。采取了日检、周检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问题整改通报,落实措施,逐一消项,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强组织绩效和全员绩效考核,年初根据厂绩效合同,对绩效指标任务进行分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对问题责任人采取追责制度,发挥绩效考核杠杆作用,激发员工履职尽责的积极性。

3.4 不断分析总结,持续提升管理,深化“问责”

对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找出问题在人员、制度方面的根本原因,拿出彻底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针对同行业安全事故,汲取事故教训,落实安全环保任务,认真查找安全环保管理中存在的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属地、直线、专业尽责不到位、承包商管理短板等问题,拿出具体措施和办法,为安全环保稳定奠定基础。针对节能和生产优化工作,节能、优化的措施实施后,对效果进行验证和总结,再根据实际情况持续进行深度挖潜,增加经济效益。针对设备故障需要更换配件问题,未达使用寿命的配件更换占比率高,通过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对无特殊原因导致配件损坏的,按规定对所属单位进行了考核,持续加强“用、管、修”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4 “四责”管理的几点体会

4.1 领导带头是践行“四责”理念的前提保证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既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运用好“四责”管理理念的关键所在。厂主要领导带头重温岗位责任制,利用上党课时机,讲个人的岗位責任和党委、纪委、班子的岗位职责,明确“两个责任”内容,带头履行好“一岗双责”,起到了很强的示范效应。作为承包点负责人,班子成员经常到承包点单位检查指导工作,约谈基层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促进了员工队伍稳定。领导干部带头严抓管理,带头执行制度,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肃考核和问责,并且始终明确一点:凡是生产安全等方面出现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有管理方面的责任,领导要带头承担责任,追究管理责任,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

4.2 有效落实是践行“四责”理念的必要条件

抓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工作“落得实”才能把好的管理理念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管理提升的具体实践。邓小平同志说过,“党的事业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动力厂践行“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的工作理念,秉承立足实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增强执行力,带动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前出现问题,集中人员在会议室里研究讨论,现在是现场办公,落实直线责任,直接解决问题。以前是粗放式管理,只要过得去,不出大问题,现在是合规管理,按规矩办事,工作标准提高了。抓落实,干部能力素质是关键。为了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厂有针对性的给管理技术人员留课题、压担子,通过选拔年轻干部到关键岗位和设置主任工程师等岗位锻炼,让干部到基层一线获得真知,增长才干,推进企业创新,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3 强化担当是践行“四责”理念的重要基础

忠诚、干净、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核心素质,勇于担当,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高标准的履职尽责。动力厂强化担当意识,推动岗位实践融入中心工作。结合“四合格四诠释”岗位实践,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大项目改造、装置检修抢修、优化生产运行、节能降耗等工作中,奉献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四合格”,做到“五带头”,干部员工队伍奋发有为、敬业履职,圆满完成生产经营任务,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推动企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猜你喜欢

企业创新管理理念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实证分析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理念探析
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管理理念创新
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理念探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