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基础学科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10-20翁士珺李佳潓刘岩松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基础学科

翁士珺 李佳潓 刘岩松

【摘 要】 本文以心智模式及边沁功利主义三层次理论为依据,对于现今社会重发展应用学科轻发展基础学科的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社会舆论与媒体影响、父母与老师建议、对于未来就业情况的考虑三个原因对于学生在进行学科选择中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国家层面上,应从个体激励、高校扶持、就业支持三个方面推动基础学科的发展;在社会层面,应正确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供大环境为学生提供充足平台;在个体层面上,应加强心智模式,主动深入了解学科背景并以兴趣选择专业。

【关键词】 基础学科;边沁功利主义;心智模式

一、问题提出

按照学科性质的分类,学界一般将现有学科分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所谓基础学科,是面向社会基本发展规律、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获取被研究主体的理论并得到知识理解的学科。应用学科是面向人类社会活动,以基础学科为基础,解决工程、社会实际问题的学科。国际教科文组织定义七大基础学科为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基础学科是应用学科的源头,其理论应用于指导应用学科的实践。应用学科则是基础学科的社会体现,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就此来看,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而Kofman认为个体学习可分为“见-解-思-行”四个循环步骤。基础学科通过前期预测及实验获取理论成果,加以分析后做出经验总结。而后实践中检验真理并提升理论,成为实践的思考前提与指导。加强基础学科培养,建立认识世界的思想框架和认知思维后,才能进一步进行应用学科的学习。因此,基础学科在学科发展中尤为重要。

1、学科选择现存问题

基础学科在学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如今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的发展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若将二者进行多方面比较,不难发现,应用学科的发展势头远远大于基础学科,甚至出现了“热门”与“冷门”的明显划分。新浪教育网中2017年大学专业关注热度排行榜中显示,排名前十的学科皆为应用学科。[1]高考状元在学科的选择上也具代表性,中国校友会对于2007-2016年31个省共802位高考状元专业选择调查显示,社会上公认的有竞争力、有经济保障、有影响力的热门学科成为状元们青睐的目标,这些学科绝大多数属于应用学科。反观处于冷门的基础学科少人问津。[2]

当下基础学科“低发展高扶持”,对于基础学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积极扶持基础学科的发展与进步。例如国家自1991年起建立的为加强和保护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180個“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以及2015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这些计划与基础学科教育息息相关,但在笔者所发的调查问卷中显示,48.5%的被调查者未听说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仅有2%被调查者很了解这一计划。可见基础学科政策宣传及普及效果欠佳,基础学科发展处于吃力状态。

2、边沁功利主义

学科选择现今出现的问题,都可以以杰里米·边沁提出的功利主义为理论来分析。“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因此是否可以得到幸福就成为了人们评判行为是否正确可行的标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自利选择占着支配地位。人们追随本能去追求幸福与快乐,这驱使学生选择专业时首先考虑学习投入的产出比。自利选择原则表明个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有关系,面临选择专业的学生非完全理性,在考虑自身对于学科选择的兴趣偏好与能力之外,还会寻求社会媒体舆论的导向,易听从家人老师的安排而选择学习专业。

对于功利主义下学生学科选择,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学科选择因素分析

该调查样本为本科就读于陕西省西安市一本高校的大学生,旨在调查学生从填报志愿到实际入学这两个阶段分别不同的志愿选择倾向,及影响其志愿选择倾向的因素。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200份有效问卷。其中陕西985院校学生占比21.5%,陕西211院校学生占比65%,陕西其他一本院校占比13.5%。

调查样本中,男82人,占41%;女118人,占59%。本科一年级生占11.5%,本科二年级生占38%,本科三年级生占40.5%,本科四年级生及以上共占 5.5%。

2、调查对象学科选择偏好

本次调查关于高考志愿选择偏好,笔者从被调查者的第一志愿填报情况、志愿填报的影响因素、录取后心态变化三方面进行调查。

在200个有效样本数中,选择基础学科为第一志愿的学生76人,选择应用学科为第一志愿的学生124人,大多数学生选择的第一志愿倾向于应用学科。

对于填报第一志愿后的满意度的调查,分别统计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学生是否希望重新进行学科选择。数据显示,第一志愿为基础学科的76名学生有半数希望重新选择至应用学科,反之应用学科的102名学生仅有17.74%的学生希望重新选择至基础学科。可见应用学科满意度更高,吸引力更大。

对于此不平衡状况,笔者进行了选择因素分析,得到结果如图2.1所示。

为了进一步分析所给影响因素的主次程度,对于第一志愿填报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去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旨在明确真正对于学科选择的影响因素,从而找出应用学科广受关注成为“热门”而基础学科不受重视“坐冷板凳”的现状出现的原因。

由表2.1分析,第一志愿的填报和社会舆论与媒体影响、父母老师建议、未来就业情况这三个因素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填报第一志愿的选择与其他因素间无相关关系。基于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影响第一志愿填报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3、大学生学科选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舆论、媒体影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考生在高考志愿选择的价值追求,考生在进行高考志愿选择时存在的双盲状况与信息不对称情况,加以性别、生源等不同因子上的差异,导致了志愿选择不满意情况的发生。[3]而在这种“双盲选择”焦虑的同时,每年在高考前后媒体都在争相报道所谓“热门专业榜单”、“最难就业专业榜单”等,这般功利原则对于本就迷茫的学生带来了偏向性引导。而反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却难以现身媒体报道中,基础科学具有基础性、前瞻性,事关许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国家重大科学发展基础科学问题,如今却只门可罗雀。

与高考状元争相报取热门学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重点大学王牌的基础学科遇冷难招学生,在二者对比明显的同时社会媒体依旧仅以热门为导向分析学科,不仅让社会在功利主义的思想下更加注重学科所带来的短期优势,而且势必会加剧不平衡而对学科发展大环境造成破坏。

(2)未来就业情况影响。学生选择专业是对自身的提升,也是进入社会的跳板。《201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蓝皮书》中,就业率前十专业皆为应用学科。[4]在一份关于基础学科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研究中,部分基础学科毕业生在一年内找到第一份工作,但也存在毕业一年以上找到第一份工作,甚至待业的情况。[5]这也表明在社会工作需求中,基础学科需求状况较为严峻。

社会就业良好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自我调控、国家宏观调控与社会积极的引导。但现今,基础学科处于就业市场劣势地位。基于教育经济学分析,预期收入和教育成本支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基础学科的发展,所投入的教育成本中,各高校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教育收费基本无过多差别。但是在预期收入上,2008年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水平排名,前五十名皆为应用学科。[6]由于应用学科实践性强,易得结果和产出,基础学科研究所需投入多,但其大部分都为长线专业,难以快速地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就边沁功利主义中的自利选择原则而言,自身既得利益的影响使得基础学科吸引力也就远不如应用学科。在市场自我调控出现不良发展态势之时,国家应进行宏观调控。现在国家所颁布的政策成效甚微,对基础学科发展的影响也不明显。国家对于基础学科就业方向未能给予准确的方向,也没有强硬且有保障的手段使得基礎学科学生就业有所保障。因此,国家与市场对于基础学科就业方向不明确以及学科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基础学科就业难,从而也负面反作用于基础学科的发展之中。

(3)父母、老师的建议影响。对于青少年而言,家庭教育、校园教育是建立三观最基础的影响因素。在大众认知之中,高考志愿乃至大学专业事关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经历提供在其看来符合青少年未来发展的建议,甚至直接介入到志愿填报中。调查问卷中,第一志愿填报基础学科而第二次选择转向应用学科的38名学生中,受父母建议影响的占调查对象的15.79%。

学生的选择在崇尚知识与现实考量相碰撞下受到自利选择原则的影响,不仅基于自身考虑,更会考虑他人是否满意。但青少年的价值观是在受不断变化的现实因素影响的过程中趋于成熟的,具有可塑性,故家庭与学校有机会通过引导和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关注高中生的价值观,给予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引导和教育。[7]

三、提升大学生基础学科选择意向的路径

作为学科之基本的基础学科,在学科平台建设与学科发展平衡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我国基础学科设立及发展的现状来看,基础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并获得进一步的扶持,这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还需要社会的引导与学生自身的培养。

1、国家层面

国家作为政策的主要领导者,应当起到扶持带头作用。一是深化激励制度,根据不同层次和需求的科研人员制定不同的激励计划,促进科研人员自身发展;二应当重点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明确各高校学科培养人才的计划及目标,以有效激励手段激励高校学科建设,同时对于教师队伍进行改革,为基础学科的教育发展奠定稳固基础;[8]三是国家相关部门应合理定位基础学科发展前景。[9]

2、社会引导

社会作为学科最终实践的区域,其对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引导作用。社会作为集体的生活区域,应当注重引导个人的选择。一是在舆论方面,结合国家政策,对于基础学科扶持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和普及;二是对于学科提倡保持平衡心态,并不是一味地指引学生往所谓热门的、收入高的学科方向发展;三是发挥社会大环境的作用,不断地依据现实需求提供社会对于基础学科发展的机会,保证有研究基础学科意向的学生能够在开放、有保障的环境中选择自己所想学习的学科内容。

3、个体自我培养

在对于学科选择中,客观条件的调整所能起到的作用仅是基础铺垫,真正能动选择的主体是学生本身。一方面,学生个人应当多关注社会发展走向,真正认识科学理论基础对于社会影响的重要程度;另一方面,学生应深入了解基础学科,主动培养自身兴趣。再者,在充分考虑自身兴趣的基础上,参考其它相关意见,在合理范围内坚持自身兴趣以进行学科选择。

四、结语

本文以心智模式及边沁功利主义三层次理论为依据,对于现今社会重发展应用学科轻发展基础学科的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数据分析中证实了这一现状,并在问卷中分析得出社会舆论与媒体影响、父母与老师建议、对于未来就业情况的考虑三个原因对于学生在进行学科选择中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在分析之后,针对三个原因并结合理论提出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体层面的应对措施。在国家层面上,应从个体激励、高校扶持、就业支持三个方面推动基础学科的发展;在社会层面,应正确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供大环境为学生提供充足平台;在个体层面上,应加强心智模式,主动深入了解学科背景并以兴趣选择专业。

通过原因分析辅以应用措施的提出,旨在希望能够真正发现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内在原因并促进基础学科的发展以达到学科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数据来源:新浪教育网.

[2] 数据来源: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校友会201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3] 杨洁.高中毕业生升学决策中的价值结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4] 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1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 刘芳,赵培标,汪亚东,盛宇星,陈静.基础学科毕业生就业流向调查分析[J].大学数学,2016.32(02)43-52.

[6] 袁蕾.高等教育学科差别定价问题探析——促进基础学科发展的教育经济分析[J].高教探索,2010(03)69-73.

[7] 余芬芬.从高考志愿选择看当代高中生价值观状况[J].现代教育科学,2007(06)14-15+19.

[8] 马慧,巩冰,苏令华.高校基础学科科研发展措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2-13.

[9] 尹慧.基础学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与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01)63-65+122.

【作者简介】

翁士珺(1997.5—),广西南宁人,西北大学本科生学生.

猜你喜欢

基础学科
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关于小学科学新课程背景下引领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
关于设计基础学科教学的思考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探讨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语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