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那”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2018-10-20容利婷杨溢梁爱玲张继艳
容利婷 杨溢 梁爱玲 张继艳
【摘 要】 文章从物质、精神和行为三方面阐述了“那”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状况,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那”文化的内在联系:“那”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重要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那”文化的发展方向标。
【关键词】 “那”文化;民俗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
党的十九大立足于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目标,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1]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那”文化是壮族特有的稻作文化的代表,其內容繁多,民族特点突出,尤其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在国家提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民俗文化进行价值观传播是必由之路,为此有必要探讨“那”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密切关系。
一、“那”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状况
“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岭南地区降水多,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较为肥沃,适宜种植稻谷。“那”文化的产生与我国岭南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人文背景息息相关,壮族特色传统习俗文化为“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作为壮族的独特产物,“那”文化凝结着这一民族对生存和未来的追求及根本的精神文化需求。
1、“那”的历史渊源
(1)“那”的内涵和发展。“那”,状语念“na”,为“稻田”之意。“那”文化,泛指以“那”为核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靠山吃山,从壮族先民发现野生稻开始,二者就被紧扣在一起,稻田就是壮民的根和命,“那”文化便应运而生了。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的过程及一切相关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那”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任何一种特色文化的产生都是因地制宜的结果。“那”文化的产生是岭南地区因地制宜的成果,与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息息相关,凝结着壮族人民对生存和发展的追求和向往。社会发展的进步,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努力的方向也逐步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那”文化,稻作民族的艺术创作,是情感的凝结,凝结着一代又一代壮族先民的汗水和希望,经过历史的沉淀经久不衰,我们不单要继承其形式,更要秉承其神韵。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中国追求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不同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相互影响着,外来文化通过思想渗透(多媒体传播)、经济渗透(高科技吸引)以及培植代理人(留学资助)等手段严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给我国民俗文化造成不小的冲击。崇洋媚外思想集中体现在年轻人身上,对外国节日的热烈追捧,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认为传统就是落后的代名词。年轻的一代传承意识淡薄,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还有部分的年轻人带着看戏的心态看待民俗活动,对传统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也知之甚少,现代化生产方式不断打击着壮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使得壮族人民传统的生计形式发生巨变。从赖“那”而生存的生计模式转变成不断向城市转移,依靠打工、依靠创业生活的模式,人走“那”空的现象成为常态,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
2、物质方面
(1)农具的发展。在稻作文明漫长的发展史中,人们创造性地发明了各式的农具来帮助从事农事,农具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透视过去祖辈劳动生产、生活的一大物质载体。石铲、石锄、石犁等是原始社会先民用于从事农事生产的石制工具,用来翻土、深耕、平整土地。大量石制农具的出土表现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现代机械高效的强大功能,强势地将传统器具地位给排挤掉,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较量。传统农具的变换更新,人们不再是被束缚在稻田,人们的生活的依靠也更多选择,人们可以外出打工,可以自主创业。器具总会经历产生、维护、存放、淘汰和更新,传统农具无论何时何地淘汰、消亡,它都仍然具有纪念意义。
(2)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作为左江流域壮族的特色饮食,它整合了当地壮族人民的情感、信仰、道德和审美等因素,凝聚着丰富的壮族文化。”[2]
米制品是宴席不可或缺的,宴请客人吃饭的时候,餐桌上没有一些米制食品,(沙糕、米酥、米花、糍粑和米酒等),尤其是糯米制品,在壮族人民眼里,这就算不上是一个宴席。米制小吃百样变,历经人生千百味。在壮乡,请客送礼、节日、庆功和祭祀等各种重要场合,米制品就是常备品、必备品。给糯米饭上色使用的上色染料都是可食用的植物,各种颜色混搭在一起,满满的米香、上色植物清香和清凉有回甘的味道,色香味俱全。由于它的制作时间恰似固定又未固定,在其他的节日里,壮族人民也会有制作五色糯米饭的习惯。五色糯米饭有五谷丰登的意象(五种颜色),意味着祈求来年的大丰收。
(3)糍粑。①蕉叶糍粑。每年的七月十四,是祭奠祖先的日子,就是俗称的“鬼节”,除了会杀鸭的习惯,还要做蕉叶糍粑。蕉叶糍粑就是在普通糍粑的基础上,在糍粑的外面裹上一张芭蕉叶,芭蕉叶上涂一层油,隔热防黏。其次,芭蕉叶特有的清香,搭配糯米的柔软细腻,别有风味。最后,芭蕉叶包裹在外边,这也是有一定讲究的,裹上蕉叶,糍粑中的水分没有那么容易挥发,在较长的时间内可以保持糍粑本身的柔软细腻的口感。
②艾叶糍粑。每年的三月初三,阴雨连绵的天气使得蛇鼠虫蚁特别多,壮族人民就需要寻找一些驱邪、驱虫的东西,除了雄黄外还有一味草药,那就是艾叶,艾叶在这个时候也是长得最好的季节。雄黄均匀的洒在了房子的周围,而艾叶是用来做艾叶糍粑,艾叶糍粑深受小孩子的喜爱,因为艾叶糍粑的做法可以很好地避免了直接吃艾叶的苦涩味儿。
(4)甜米酒。都说酒是“天之美禄”,给人类日常生活添上浓厚一笔。自古以来,酒的使用,不单是人际交往的粘合剂,更是用于各种神圣之事,祭天地、祭神灵、祭祖先、奉佳宾。
壮民都特别喜爱饮用家酿的甜米酒,壮族人民酿造甜米酒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壮族有一个传统习惯:日常娱乐、婚丧嫁娶、节日庆典、远方客人到来等必先敬甜酒以示欢迎,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要求敬酒。在壮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酒的踪影随处可见,诸如聚会、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祭祀活动、迎客送客等具体活动的举办,酒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心物质。
(5)服装饰物(壮锦)。壮锦,传统手工艺品,色彩鲜艳,图样丰富,质量结实,多用自织的土布。壮锦布料上的图案,多是大自然中的花、鸟、虫、鱼,处处体现着壮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凝聚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古代,壮锦曾经作为贡品进献到皇宫。壮锦纺织品一般有挂包、被褥、围裙和头巾。“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3]很好的诠释了壮族人民“男耕女织”的生活。
3、精神方面
(1)歌颂爱情。壮族人民以山歌记录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彩文化,也记录着壮族人民对对生活、对爱情和对未来的希望、愿景。“三月三”是壮族的一个传统的相亲节日,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是这个节日的主要主题,在节日上不同村寨的姑娘和小伙成群的进行对歌、赛歌。青年男女对歌择偶,从物色对象到邀请对象,从询问对方到唱爱慕词,最后唱送别歌。当然除了年轻男女间的择偶对歌外,也有赏歌、赛歌的壮民,他们以“生产活动、农事活动、生活琐事、祭祀活动、交友、庆贺……”为歌唱主题,尽显民族特色,聚娱乐性、生动性、真实性于一体,描述先人们艰难的开荒历程,展现出壮族儿女不惧艰苦的坚韧品格和不断追求的生存态度,体现了壮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壮族山歌作为一种精神成果,是壮族儿女精神文化生活的体现,是历经时间过滤的精华,具有凝聚、表达壮族儿女情感的作用,对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勾勒出丰满的“那”文化新篇章。
(2)做人品德。“礼俗作为民俗中的一种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民间与民众中的日常生活中发生重大作用和影响,折射出这一地域、这一民族、族群的文化、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及其民众心理。”[4]因为地域的特殊性,文化、思想观念的独特性,习俗也会有自己的特色。在饭桌上,长者先动筷子,其他人才能动筷,体现了壮民尊敬长辈的美德;外来客的到访,壮民守着“居家要节俭,待客要丰盛”的原则,展现了壮民热情好客的美德;祭祀活动有“无米不成席”的约定俗成的规定,展现壮民感恩图报、勤劳吃苦、自强不息的美德,等等。家庭教导做得非常好,壮族人民将个人道德的传承和教育看得很重,打小就要求子女们遵守这些品德,从生活琐事中严格要求自己,将品德教育变得生活化、常态化。
(3)民族信仰。信仰,就是对某一个人、事、物等的尊敬和崇拜,并以之为自身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幻想性和美化性。有信仰才有希望,自然、神灵、动植物等都是信仰的对象。人们面对一切未知都带着敬畏之心,人们的信仰都是建立在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浅薄以及改造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前提下,面对一些重大的天灾的降临,为寻找一个心灵上的寄托,人们便将其归咎于上天对人们的惩罚。于是便产生为了赎罪或者祈求保佑,以各种方式贯穿人们跟神靈之间的交流的各式祭祀活动。祭祀活动的发起催生了“道公”“麽公”的职业,人们认为他们拥有一套可以沟通神灵的法子,是神灵与人之间的媒介,可以代自己向天传达一些自己的请愿。也因此“道公”“麽公”在村寨里极具声望。壮民还以自身为原型,有目的地创造了一些高大的形象抵抗强大而未知的力量。因此,历史上流传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属于壮族的故事传说:“媳妇变牛”“一把弯尺”“龙女与巴多”等。壮民的图腾崇拜出发点是出于对动物的尊重和感谢。壮民将动物的图画作为民族的标识,有青蛙、鸡、狗、鸟和牛等。比如,对牛(力量)的崇拜,斗牛,就是一种别类的表达谢意的方式。人们对动物的感谢和崇拜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信仰。
4、行为方面
(1)传统民族体育竞技。①抛绣球。抛绣球,是中国古代常有的一种招亲方式。最早是花山岩画的记载,绣球的原型是用于狩猎投掷的飞砣。后逐渐发展成的各色各样的绣球以共大家抛接娱乐。在宋朝时期,绣球已经发展成为男女之间相互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抛绣球招亲的民间佳话。直至今日,绣球仍旧广为壮族人民的喜爱,其功能仅供娱乐。绣球作为壮族特色的代表作,在外来客人到壮民家中做客,可以以绣球作为馈赠,象征着吉祥。绣球发展至今,无论是哪一方面,已经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价值。
②高跷。高跷,是一种特别的木制鞋,是应岭南地区的湿润气候产生的。“那”地区地处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经常性的下雨天使得道路泥泞不堪。为了方便出行,人们就发明了高跷,高跷竞跑在人们有意识的道路交通发展后,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民族竞技游戏。
(2)动物决斗。斗牛,是“那”民俗中一个重要的竞技活动,源自原始社会。牛,自古以来就是稻作文明的一部分,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工具,是壮族儿女生活的希望。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会对比自身更为强大的事物会产生一种盲目的崇拜和信任。“那”式斗牛本质上是壮民表示对牛敬重和尊重的一种形式,还包含着壮族人民对牛的感恩之心。牛的力气越大,代表生产力越强,希望也越容易达成。
(3)祭祀节庆活动。①稻神祭。稻神祭,是骆越人(壮族先民)的稻作祭祀活动,也叫“芒那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壮语中“芒”是“神灵”的意思,“那”是“稻田”之意,是为向稻神祈求谷子丰收而举办的。
早在壮族先民以野生稻为食时期,稻神就已经成为壮族先民心中的崇高灵魂向导,因此,稻神祭的产生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基于骆越人对大自然认识不够以及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对于电闪雷鸣、阴晴圆缺、昼夜更替等自然现象难以解释的情况下,对于未知的惧怕和忌惮,骆越人需要有一个精神的寄托;其次,稻神祭是先人表达谢意的一种方式,壮族先民以野果为生,常食不果腹,传说娅王借来稻谷并教会先民们栽培,帮助先民解决了生存的首要问题,是为了感谢娅王的帮助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最后,稻神祭活动还是骆越先民们表达自身愿望的途径。一方面,原始时期,先民们凭借着落后的生产工具和蛮力进行着原始的生产活动,生产力及其低下;另一方面,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与温饱亟待解决的供求矛盾下,先民们有着对稻谷获得大丰收的渴望,先民们企图通过稻神祭祀活动祈求稻神的保佑,祈求来年的大丰收。祭祀活动也因此成为定势,被壮侗语人民世代相传。
②蚂拐节。每年的大年初一至二月初二,是壮族祭祀蚂拐的日子,俗称蚂拐节。蚂拐,指代青蛙,是壮族的收成的守护神,关于蚂拐节的由来有着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蚂拐节有四个主要步骤:找、祭、孝、葬。壮民认为蚂拐守护神可以佑护他们农事活动风调雨顺,可以有大丰收。蚂拐节主要分布于红水河流域,最典型要数广西东兰、南丹、凤山。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需要文化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向心力的精神集合,是这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精华,人们能感受到自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联系,发展成为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导向并化为行动,需要把好质量关,加强宣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那”文化的内在联系
“那”文化是稻作民族精神的凝聚。“那”文化通过民俗文化的载体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得到新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俗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总结“那”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并生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1、“那”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重要基石
(1)“那”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和发展。”[6]“那”文化是稻作民族以稻田作业为核心发展的一切相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那”文化对美好的精神追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目标是相通的,灿烂的民俗风情活动是“那”文化的具体体现,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新内涵。
(2)“那”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发展的重要路径。“那”文化是立足稻作民族的生产生活,借助民俗文化载体表现出稻作民族的价值观追求,如各种多彩的、充满信仰、希望和生命力的民族特色文化艺术品,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利用民俗这个独特的平台进行宣传教育,民俗文化活动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化抽象为具体,用民俗文化活动向人们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和谐度,拉近距离,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直接的理解,减少认知障碍并更轻易地认同。继承好和发展好传统民俗就是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发展资料,赋予新发展。
2、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是“那”文化的发展方向标
(1)使“那”文化成为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7]以价值观育人、化人,不能局限于狭小的圈子,需要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内容需要贴近实际,融入文化元素和时代精神,使之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内心。“那”文化是古老的传统文化,是壮族先民自发创立并发展的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可接受度较高,要想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那”文化得以世代传习,就必须把两者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结合,在接受传统习俗传承的同时形成新的正确的价值观,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依存。
(2)是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那”文化。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价值。通过民族文化这个平台,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民群众。利用广泛流传于普通百姓口中的寓言、神话传说、谚语的积极内容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那”文化发展的道路上起到导向作用,真正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神,引领发展的作用,这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推进“那”文化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2017-10-27.
[2] 黄美新.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左江流域壮族五色糯米饭[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34(4)27.
[3] 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2.
[4] 陈雪军.黑衣壮文化的审美人类学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12.
[5] 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中国职工教育,2014(1)34.
[6] 编写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7.
[7] 侯德义.立足“三贴近”培育核心价值观[J].军工文化,2014(5)74-75.
【作者简介】
容利婷(1995—)女,广西桂平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杨 溢(1995—)女,广西来宾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梁爱玲(1995—),广西那坡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张继艳(1983—)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网络思政研究,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