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域下西部贫困乡村发展路径选择

2018-10-20刘珍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精准扶贫

刘珍

【摘 要】 文章论述了提出精准扶贫政策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分析了西部乡村发展和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西部乡村劳动力外流、经济利益多元分化、扶贫工作腐败问题、教育发展滞后等。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西部贫困乡村发展的路径:要制定完善精准扶贫的相关法规制度;创新发展西部乡村特色产业;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倾斜扶持西部乡村教育;激发西部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期达到按时精准脱贫、建成全面小康的目标。

【关键词】 西部贫困乡村;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一、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背景和价值

1、精准扶贫政策的背景

扶贫工作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传统扶贫开发政策赋予贫困地区较多的资金、政策、权利等发展资源,[1]但由于过去贫困人口定位的不“精”不“准”,导致扶贫成效有限,贫困现象的连根清除仍然面临着很多复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2]2015年1月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就西部乡村而言,脱贫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区域利益本位主义的驱使下,贫困区域“主动脱贫、主动摘帽”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国家扶贫政策的真正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基层干部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弱化淡化,不少乡村干部打着“扶贫”的旗号,将扶贫物资和项目划拨到并不真正符合要求但与自身利益相关者的手中,一部分基层干部在遇到涉及利益相关群体或权钱交易的情况时时常会发生动摇,做出与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利益背道而驰的行为。因此,困难群众对国家政策一度表现出失望冷漠的态度,由此也引发出干群矛盾激化甚至是尖锐对立的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国家将脱贫攻坚作为重点工作,提出要实施“精准扶贫”,这是民心所向的重大举措。精准扶贫就是要彻底转变传统扶贫观念,优化扶贫政策,创新扶贫模式,构建新的扶贫体系。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最艰巨的任务依然是脱贫攻坚。到2020年实现现有贫困线标准下的7017万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是当下各级扶贫部门的工作任务和战略目标,[3]也是迈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的重要关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精准扶贫是一项需要统筹谋划、各方推动、久久为功的政策,切勿抱着立竿见影的态度,盲目追求数字扶贫。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提升成果需要巩固,必须保持源源不断的“造血”能力。

2、精准扶贫的价值

首先,在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状况的基础上,提供了一张“安全网”,它不再是过去的给予式扶贫,而是通过因地制宜地充分发展生产力,形成产业链的方式,为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水平上的人民群众形成基本的长远的生活保障,使贫困家庭从经济状况到精神面貌得到总体改观。其次,精准扶贫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冲突具有重要意义。“穷则乱”是一条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不变的规律,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很多贫困人口的温饱、医疗和教育问题得不到改善,很容易产生一些社会问题,滋生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易被某些不良势力所利用,成为社会发展的边缘力量甚至反对势力,危害社会安定。最后,精准扶贫是检验扶贫成果和构筑融洽的干群关系的重要基石。基层扶贫人员的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精准扶贫的成效,人民群众的认可是对扶贫干部最高的褒奖,如果村组干部在涉及集体利益的时候,能够秉公处理,深刻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广大人民群众对乡村干部的好感便会重新回归,干群关系也会重返鱼水情深。

二、精准扶贫视域下西部地区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1、西部贫困乡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导致新的发展困境

我国地域辽阔,受自然环境、人口分布、历史因素、政策、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借助改革开放经济快速腾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而西部地区则相对来说发展缓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了脱贫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内陆省份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劳动力较为充足,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容纳有限,所以西部地区乡村的大量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资源,流向城市。这是城市化进程必须经历的阶段,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这些劳动力流向城市后所创造的劳动价值实质上在逐渐小于在农村地区所能创造的附加及蕴藏价值,因为对这部分人而言,流向城市仅仅解决了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但其后续所遗留下来的土地资源问题、权利保障问题、医疗问题、孤寡老人以及留守儿童的问题都越来越成为制约西部乡村发展的重要瓶頸,甚至有些已经成为潜在的矛盾和隐患。

2、扶贫工作中的腐败问题影响西部乡村发展

干群矛盾的导火索在于干部腐败问题,而腐败问题长期以来与人情关系和权钱交易相伴而生,由干部群体所引发的腐败行为一方面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造成干群矛盾的直接根源;另一方面给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的施行形成了阻碍力量,使得相关政策落实的成效并不显著,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对全体党员干部的纪律问题、作风问题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对腐败问题绝不姑息,将一部分不适合继续待在干部岗位的人员清除出干部队伍,使得腐败现象得到了空前的遏制,干部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在现阶段的精准扶贫过程中,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扶助和精准考核,使得这项工作的受助对象真正符合扶贫要求。在过去,某些村庄存在着真正的贫困户的贫困资料被村组干部的亲属朋友或利益相关者冒名套用获得国家相关补助的事件发生,而现在随着这项工作中任务划分的各个环节紧密相扣,监管力度空前强化,惩治力度不断增大,此类事件已经基本杜绝。通过制度框架和问责机制使精准扶贫工作走上了有序的运行轨道,也使得干群矛盾中最为直接的利益冲突大幅下降。

3、经济利益分化加剧西部贫困乡村社会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他们背后的利益分化尤为明显。一方面伴随着乡村基层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发流动,大家更关注自己所处的地域中有哪些资源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这时乡村干部对本乡镇的资源开采与分配便掌握了较大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农民越来越多的土地或房屋需要被征用,加上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倾斜力度加大之后,越来越多的补助、赔偿需要经手村干部,很容易被村干部私人所挪用并为其谋利。因此基于利益要素的驱使,近十年以来乡村内部对于村干部这一职位的竞选变得异常激烈,由此也衍生出行贿受贿、买官卖官等利益交换现象,导致乡村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不断加剧。同时对于扶贫资源的争夺战不仅在县、市、省仍热度不减,而且因为其关乎每个受助对象的家庭利益,所以村民内部之间的争夺也越来越显性化。

4、教育发展滞后制约西部贫困乡村长远发展

东西部地区、城乡地区的教育现状所形成的差距是由历史原因、政策原因、自然环境原因等交叉造成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及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问题不断凸显,国家通过对西部乡村在教育领域进行大量的资金帮扶和政策倾斜,力图使城乡与地区之间的教育质量平衡发展,如招聘特岗教师,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投身西部的教育事业,以及工资体系的适度倾斜等等,这些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成果的巩固和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乡村教师扎根难,干劲不足,学生学习热情不够等都是阻碍因素,由于经济贫穷导致教育观念落后,西部地区的农村群众对通过教育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的作用仍然认识不够,即使农村各类硬件教育设施的配备已经相当完善,但其使用率明显偏低,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时贫困群众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很多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往往走上外出打工的道路,只有小部分人会选择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培训以掌握一技之长,这也成为造成贫困家庭很难走上摆脱家庭发展困境道路的主要牵绊链条。

三、精准扶贫视域下推进西部乡村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仅仅依靠国家拨款和发达地区的援助无法解决贫困地区根本问题,必须赋予它改变生产状况的内生动力,使生产力回归到本区域内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来,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平稳发展,否则就会造成乡村人员代代流失。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充分发掘和引进能够容纳生产力的相关资源,主动吸引人口回归。西部乡村落实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完善法规制度,加强精准扶贫的全过程监管

人情关系是扶贫资金与项目落实到真正的受助者手中的绊脚石,在西部乡村的社会网络中,人情观念相对而言比较浓厚,宗族观念与利益关系交错其中,乡村干部置身于这种人际关系中,在涉及具体的利益分配问题上完全保持中立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要做到斩断这一牵绊链条,用制度隔绝人情关系,还有赖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贫困户的衡量指标必须做到具体化、制度化。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已经相当完善,关键还在于县、乡、村三级的具体实施过程,对贫困户衡量指标的精准划分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目标,只有将衡量标准的划分工作不断细化并规范化,用制度的框架将人情关系隔除在外,才能使扶贫物资和帮扶项目落到实处。

第二,加强对扶贫工作的全面监管。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至关重要。在过去,扶贫工作除了在对贫困户的精准定位问题上存在偏差,而且在资金等的划拨过程中层层相扣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事前摸底,即对各项物资的划拨到贫困户手中之前提前做好统计登记工作,做到层层透明。二是事中跟访,即在物资抵达救助者手中时实地进行跟踪记录,确认物资发放的真实性。三是事后回访,即精准扶贫后定期对受助者进行探访,避免出现物资回收、政绩作假等现象,同时针对精准扶贫中出现的脱离实际的不当行为进行及时纠偏。

2、创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强化西部贫困乡村的“造血功能”

创新发展乡村产业,是精准扶贫成效考核的硬指标,也是西部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十年以来一部分地区在原有产业破坏之后,后续的产业转型呈现真空化,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农村蕴藏的巨大生产力如果得到适当挖掘,其经济面貌很难得到明显转变。而要实现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目标,不仅要靠社会力量的主动回馈和反哺,而且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

在精准扶贫视域下,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条重要途径。国家的艺术瑰宝遗落在民间的甚多,但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优秀艺术无人继承,优秀文化的没落和流失令人惋惜和痛心。在过去西部乡村地区人口资源消耗能力低,乡村资源整体保护状况良好但可转换的经济价值低下,乡村往往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或特色农业产品和景观,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努力挖掘其蕴藏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内涵,打造相应的文化产业或者旅游产业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另一方面,在借鉴改革开放多年的经验基础上,在经济产业“腾笼换鸟”的背景下,将一些东部地区无法继续保留或引进的产业转移到内地,由此吸引当地劳动力回归的成效将不容小覷。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来吸引东部企业在西部地区进行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政府通过给贫困户发放一定数量的“扶贫羊”、“扶贫牛”等生产资料,提高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在政府引导下发展药材、花椒等经济作物,并形成由政府牵头、企业主导的以种植收购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来进行脱贫帮扶等。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西部乡村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

西部乡村干部队伍的“贫困”主要“贫”在精神、“贫”在信仰、“贫”在道德。当前我国精准扶贫过程中涵盖的一系列举措如实物救助、资金帮扶、教育扶贫、危房改造、产业帮扶等等,如果受到村组干部自身私利的裹挟,就会导致整个扶贫工作事倍功半,停滞不前,同时还会招致人民群众的愤懑。精准扶贫工作中腐败的直接根源在于干部队伍自身素质不高,在遇到利益和人情关系的诱惑和羁绊时,就往往无法时刻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态。相当一部分干部思想滑坡,信仰不够坚定,被眼前的一时私利蒙蔽双眼,不惜动用手中职权,与困难群众的利益背道而驰。干部队伍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什么人当干部,当什么样的干部,这一问题历来是在选举和任命干部过程中老百姓关注的重大问题,村民对干部的评价标准往往在于干部的行为动机是一己私利还是集体的公共利益。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不给这一群体的灰色收入和贪污行为以可乘之机。

4、倾斜扶持乡村教育,夯实西部乡村长远发展的基础

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目前我国城乡教育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而遏制这种分化现象不能只靠政府的资源调配,同时也应该促进受教育主体的思想转变。通过精准扶贫,贫困家庭的经济水平得以改善,进而也有精力和金钱对教育进行关注和投资,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知,使更多优秀的人才不会因为囿于家庭条件而选择辍学,避免教育贫穷的恶性循环。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拨款力度持续增强,当下大学生的上学难已经大大缓解,通过助学贷款和民间慈善捐助以及政府的扶贫资助,大学生辍学的现象已经鲜少见到。但值得注意的是贫困家庭学生职业教育和发展问题不断凸显。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就业的双重要求,改变自身生存境况的一条重要出路。由于乡村相较于城市来说信息略显闭塞,对外界社会的行业风向及职业需求模糊不清,由此导致的信息滞后使他们在选择职业时一旦发生失误就有可能再次造成贫困的积累。因此加强对乡村中低等受教育人员的职业引导,扩大职业教育的范围,使乡村青年在自由选择职业的基础上能够选择实用性较强的职业,同时也能摆脱自身生存发展的困境,使其符合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要。

5、扶贫与扶志双管齐下,激发西部贫困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由于我国西部乡村贫困群众在长期处于落后贫穷的物质条件之中,也潜移默化造就了精神层面上的贫穷,以往的“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法,滋生了懒惰、消极、丧失脱贫动力的心理,“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正是某些困难群众的真实写照,因此政府也提出了“扶贫先扶志”“扶智也扶志”的口号。精准扶贫必须要将贫困群众脱贫的主体积极性调动起来,这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创新性政策,着力构建有差异性的帮扶机制,确保扶贫组织结构具有内部活力但不是人人均衡,实施脱贫人口激励机制,切忌走入“一大二公”的盲目帮扶误区中去,尊重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使扶贫工作真正做到又“精”又“准”。

【参考文献】

[1] 鄭瑞强,王英.精准扶贫政策初探[J].财政研究,2016(02).

[2] 郭劲光.精准扶贫“超常思维”的政策意蕴与创新空间[J].求索,2017(06).

[3] 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人民论坛,2015(30).

[4] 刘建生.陈鑫.曹佳慧.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06).

[5] 郑瑞强,精准扶贫的政策内蕴、关键问题与政策走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37.3.

[6] 吴靖男.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7(03).

[7] 雷明.论习近平扶贫攻坚战略思想[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1.

[8]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9] 范和生.唐慧敏.农村贫困治理与精准扶贫的政策改进[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1).

【作者简介】

刘 珍(1993—)女,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精准扶贫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