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2018-10-20汪文章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疗效

汪文章

【摘 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06月--2018年02月收治的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3例。常规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組总体疗效高达95.35%,常规组总体疗效高达83.72%,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案可获得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133-01

慢性胃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胃脘痛、恶心,有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之分,其中以浅表性胃炎居多,随着时间推移,可进展成为萎缩性胃炎。临床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关键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其他生物性以及化学性等有害因素长时间反复作用于人体,也会引起慢性胃炎[1]。就中医立场而言,慢性胃炎包括肝火犯胃型、脾胃虚寒型、脾胃虚弱型以及脾虚胃热型等几种,其中以脾虚胃热型较为多见。对此,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06月--2018年02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3例。研究组中23例男性研究对象,20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5-75(48.9±7.8)岁;病程2-10(5.1±1.4)年。常规组中22例男性研究对象,21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4-75(48.8±7.9)岁;病程1-10(5.0±1.5)年。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 入组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1)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所提出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2)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符合伦理学要求。

排除标准:1)非自愿参与;2)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或不全;3)精神异常;4)不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为:铝碳酸镁咀嚼片(山东鑫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56),每次0.5g,每日3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444),每次20mg,每日2次。坚持治疗4周。

研究组患者接受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法为:党参15g,黄芩10g、半夏10g、炒枳实10g、白及10g;大枣6枚、甘草6g;干姜3g、黄连3g。加减治疗:肝郁者加15g佛手;反酸者加15g乌贼骨;大便秘结者加6g大黄;胃脘痛者加20g白芍;易怒烦躁者加15g夏枯草;乏力者则取6g人参代替党参。全方用清水煎服,每次150ml,2次/d,早晚各一次。坚持治疗4周。

1.4 疗效评定 (1)疗效指数超过80%及以上,为显效;(2)疗效指数50%-79%,为有效;(3)疗效指数不足50%,为无效。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体疗效=(总病例-无效)/总病例*100%。

1.5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以[n(%)]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组间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高达95.35%,常规组总体疗效高达83.72%,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范畴,胃脘为主要病位,该病的发生与脾、肝具有密切的关系,脾阳虚是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的主要表现,中医主张寒热并用、兼施攻补[2]。由仲景所提出的半夏泻心汤,可以发挥益气健脾、寒热调和之作用。

方组中的黄芩、半夏、干姜以及黄连具有寒热调和的功效,党参不仅益气,而且还可以健脾,炒枳实消肿、行气,白及敛肌、解毒,用甘草调和诸药,可以起到补中的效果。季俊杰[3]研究中以该院收治的86例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8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3.50%。而在本文研究中,结果发现,行半夏泻心汤治疗后的研究组总体疗效95.35%显著高于常规组83.72%,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高度一致。说明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服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效果确切。现代药理学证实,半夏可以抗肿瘤、止吐。黄芩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被称之为中药当中的抗生素,可对诸多真菌、细菌进行抑制。党参中所包含的皂苷、菊糖、淀粉、微量生物碱等诸多化学成分,有利于脏器功能的加强,可促使人体免疫力提高。甘草有利于胃酸分泌的抑制,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4]。

总而言之,临床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时,可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森发.加味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4):73-74.

[2] 胡长宁.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92):18171-18172.

[3] 季俊杰.探析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4):165.

[4] 王方石,王晓男,闫秋,张健.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9):82-85.

猜你喜欢

半夏泻心汤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西药结合半夏泻心汤用于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治疗临床分析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Meta分析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