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工程开放性实验室实施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10-20林艳林丽美廖端芳张智敏

求知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生物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林艳 林丽美 廖端芳 张智敏

摘 要:文章探讨了生物工程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并采用了学生自选实验,双导师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实验,校企科研项目合作等模式,以提高生物工程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工程;开放性实验室;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一、生物工程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生物工程专业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的目的是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培养,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生物工程开放性实验,能为生物工程类企业带来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能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二、生物工程开放性实验室的实施模式

1.学生自选实验

大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后,具备了较为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对科技竞赛、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感兴趣的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方向,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并初步制订实验方案。学生在制订实验方案后,学生与教师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期间,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和实验的实际进展情况,自主安排实验时间,记录实验现象,自主或在教师指导下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论文。通过自主实验项目,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实验项目,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行导师制

实验教学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是也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开放性实验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教师要精通教科书上的知识,还要了解生物工程前沿的新的研究进展和新技术,并将这些新知识、新方法融入科研和教学中去。学生选择导师后,导师要指导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并帮助其解决问题。导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实行差异化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导师指导时要把握好“度”,既能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启发,又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3.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

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承担了国家级或省级的科研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实验中。学生在科研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参与实验项目的设计,学习实验技术,开展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撰写实验论文,提高学术水平。

一般科研课题的周期相对较长,知识系统比较完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掌握要求比较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实验的过程中,能熟悉科研的一般规律和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校企科研项目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生物工程开放性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实验平台,为生物工程的本科教育服务于社会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建立校企合作的实验平台,有利于学生实地学习生物产品研发、生物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密切了校企之间的联系。现阶段生物工程开放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多以项目依托的模式开展,具体问题或具体技术解决后,把新的研究工艺或技术投入生产中去。生物工程开放性实验室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学生到企业实训,同企业的生物技術人员交流学习,参与生物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实验教学水平。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可以获得相应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生物工程技术产生浓厚兴趣,增加了生物工程实际操作经验,有利于学生投入实际生产。

参考文献:

[1]杨静怡.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模式及评价方法[J].实验室科学,2017(1):136-139.

[2]李俊玲,王世立,潘继红.生物工程开放性实验室实施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7(2).

猜你喜欢

生物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升矿业类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优势的方法分析
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生物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探索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