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雕塑研究
2018-10-20蔡婷婷
蔡婷婷
摘要:在生活方式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文化正在融合。大众时代的流行文化与国际化的西方当代艺术已经渗透到了全世界每个角落,在其影响下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是充满矛盾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影响着雕塑语言的方式,而大量涌入的国外的思想与理论又左右着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创作。如何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是中国当代雕塑的一大课题。“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雕塑发展应更加强化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全球化 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雕塑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187-03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球化的大众文化渗透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其影响下,中国雕塑家如何找到自己的话语方式是艺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当代雕塑的转型多基于西方后现代理论基础,艺术全球化带领大家不置可否的向西方当代艺术看齐。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雕塑语言是研究的重点。
一、全球化的外衣
全球化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的一种现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重要趋势,它的广泛传播不同程度的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文化全球化是当今社会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因为通信技术的发达,大大地加快了人们交流的频率与方式。
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是宏观的充满矛盾的,它吸收着大量外来的信息,丰满着自己的羽翼,同时又不能把自己淹没在这普遍的一致中。如何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是当代雕塑的一大课题。
全球化就像一件外衣,它的尺寸、样式、颜色统一,有些人为了穿上它,不惜改变自己,减肥、增高,有些人则不屑一顾,宁可赤身裸体。但真正的聪明人,是会通过自己的智慧,把它改成一件适合自己的外衣,能充分体现自我特征和价值的,把原有的材料加以利用,把自我经验和个人语言融入其中,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魅力才是根本。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雕塑发展
(一)“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雕塑发展进程
20世纪90年代初,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转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时间以飞快的速度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并且很快的融入到世界这个大舞台中。商业社会、流行文化等一拥而入,艺术语境随着生活翻天覆地改变也发生着巨变。改革开放使得外国的各种艺术形式纷至沓来,艺术家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创作热情。1989年的“现代艺术展”标志着“新潮美术”的兴起,它借助西方当代艺术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当代转型,思想的启蒙尤为重要。对于当时的中国艺术现状来说,迫切需要借助西方的当代艺术语言来批判和打倒传统艺术的模式,从而使艺术适应时代的要求。中国当代雕塑在接受了大量关于当代艺术的理论后,同样有着质的变化,不仅有效的学习和吸取当代艺术理论的进化,而且在短短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里,大踏步的追赶着,以惊人的产量和质量证明着中国艺术家的成就。通过和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的结合,把外来的文化和理论加以创新,产生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进化”作品,但也不乏由于認知的不完整和片面而导致一些雕塑家作品的集体“死亡”。
(二)“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雕塑的断层
由于中国的当代雕塑是没有传承的,它是一种外来思想的通过艺术家的学习和解读而逐渐从传统语言中走出来的,而这种所谓的“传统”也是以往从西方传入的古典雕塑模式,现在又传入了当代雕塑的模式,我们真正应该传承的中国雕塑传统应该是中国的石窟雕塑、墓葬雕塑等。而近代,我们只是脱去了西方不再流行的雕塑样式,又穿上了一件风靡一时的漂亮外衣,所以从认知上我们是直接从西方当代艺术这个母体身上继承了所有的遗传基因。
然而没有现代主义文化背景的结合,注定是有断裂的。在对西方当代艺术的整个发展不够明晰的前提下,很容易误读后现代的很多理论,对一些西方当代艺术作品的分析也会有偏颇,很容易误导雕塑家简单的通过形式上的复制、照搬等进行创作。而且一味地追求西方的当代艺术而丢失了自己的话语权,艺术生命就此终结。
三、“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方向
(一)“去全球化”的艺术本体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艺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艺术家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求新的突破。什么样的艺术才是当下的艺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是不是所有的艺术就应该像商品一样流通,适应不同的环境,又或者趋于一致的向强国靠拢。艺术不是经济贸易,苏珊?朗格曾在《艺术问题》中这样讲到:“要确定一个作品是不是艺术,他要看这件作品的创造者是不是意在把它构成一种表现他认识到的情感概念或整套情感关系的形式。”所以对于艺术本身来说,如何将艺术家的个人体验通过“全球化”推向世界才是当代艺术的硬道理。
“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其实就是在普遍性中寻求差异性。当代艺术家是在寻求一种“全球化”下的“去全球化”的艺术体系,多元化才是当今艺术的硬道理。“去全球化”顾名思义是与全球化相反的一个发展过程。在艺术方面的“去全球化”是为了寻求一种多元化的文化诉求,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体现艺术家的个人经验、背景、思想、意愿等,还是要靠艺术家的自我解读。
正是如此,中国的雕塑家在学习西方艺术家的当代雕塑时,忽略了其本身接受的文化熏陶。艺术的“移民”不能忘本,不能仅仅是为了融入先进的文化中而丢弃了自我的存在,寻求当代中国雕塑语言和符号的创新,不是模仿或抄袭西方的成就,而是应该将本土文化的传统带到发达国家去,以自身的艺术体验探求创作之路。在充分学习和掌握外来先进的文明的同时,扎实的巩固本名族的艺术素养,通过艺术家自己的话语方式来展现多元化的文明,艺术家的寻根之旅。
(二)民族文化图式的提炼和转化
对民族文化图式的提炼和转化是当代艺术家的取向之一,这是对于处在西方当代艺术笼罩下的中国艺术家,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在一个大的艺术环境中通过在语言层面上强调母体文化的重要性,才更能酝酿出艺术家的自我独特性的语言。传统成为当下的一种资源,但传统不等于过去,而是一种过去的积淀。
徐冰的《天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和转化的最好例子。在人们的口语中“天书”是一种很深奥难懂,无法阅读的文献。这部作品的真正名字是《析世鉴》即分辨世界的一面镜子,它是对可识别的现实进行了解构和重构,无意义的字代表的并不是无意义。《天书》解构的是中国的传统,解构的是文化。徐冰通过东方式的认知方式,修炼出了一种对本我的顿悟,他通过书法、篆刻、印刷等中国传统的方式描绘了中国文化的形成过程。《天书》的文本达到了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提取和借用。在这无数的《天书》中的书写过程中,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行,是一种文化的革命。《天书》并不仅仅是无法识别的文字,只有对于不能读懂其意义的人,它才真正是天书。
蔡国强的一系列火药作品,意在将古老的东方发明,扩展到其他类型的文化中来。他追求的是火药这种“中国制造”的文化和这种文化的“中国性”,让人感受到的是中国文明的震撼,他结合个人体验,传统文明和当代性的语境,使其更为多样化,跨时空的观念更跨越了文化。
保留原本的文化、传统和语言,利用民间的典故、成语、生活轶事、新闻,通过语言学的转换,使其拥有新的生命。中国艺术家在不断的探寻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探究文化发展历程,寻找多元化语境下的自我特征。
(三)通过多种语言的形式发展
现在很多艺术家通过对个人体验的再现,把自己的成长经验的碎片化表现在创作中,关注社会问题、文化精神来挖掘自我的独特性。从传统雕塑到装置艺术,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摸索,从雕塑化到“去”雕塑化,发展态势加快了传统雕塑的消解。真正的当代雕塑应该是在社会环境开放,在思想不受局限的情况下,宣扬自我体验的创作。作品要有明确的文化社会意识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有独特的视角经验和个人风格。
就文化而言,全球化时代呈现出两种相反的结果:其一,全球化的力量让文化部分趋同,这在文化的流行和时尚层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占据强势地位的文化,具有何等的辐射和同化的力量;其二,全球化的过程反过来愈加强化了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价值和魅力。
具象雕塑在当代一步步的走向抽象,走向观念,走向媒介。雕塑的基座被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与空间的直接联系,去掉了那种仪式感。装置的展示方式更动态,人们可以以一种立体的、运动的方式欣赏作品,互动性更强。中国的雕塑家应该把民族文化的传统资源转换成当代艺术的形式,用这种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方式参与到世界文化当中,走出国门,将有个人体验的中国当代雕塑文化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巫鸿.走自己的路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
[2]胡志穎.西方当代艺术状态[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英]斯托拉布拉斯.当代艺术[M].王端廷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