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在二十世纪中期的几种类型创新
2018-10-20陈平
陈平
摘要:中国山水画在20世纪中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本文通过对代表画家和画作的梳理,概括出山水画领域的三种创作类型:对毛泽东诗词意境的主题表现、对社会主义建设场景与建设成就的表现、革命圣地风景表现。
关键词:美术 中国画 类型 20世纪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021-03
19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发展和新文化新观念的普及,在传统中国山水画创作中,陆续出现了一些前所未见的表现题材和风格类型,简单来看可以分成三个类型:毛泽东诗词意境山水画、对社会主义建设及其成就的表现、革命圣地山水画。
一、毛泽东诗词意境山水画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作为国家领袖的毛泽东威望不断提高,加之他的诗词气势非凡且富于浪漫色彩,对其意境的表达逐渐成为山水画的新类型,较为典型的画家有傅抱石、李可染等。
据学者研究,新中国时期比较早以毛泽东诗词意境为创作主题的作品,是傅抱石画于1950年的《清平乐·六盘山词意图》①。如果不看画面上小楷题写的诗词原文,以及在画中用细微笔法点染成的红色队伍,它更像传统笔墨技法进行的山水画创作,图像和文意之间的关联还欠自然。但如果考虑作品尺幅不大(约20厘米宽、28厘米长),可以推测这件作品是傅抱石對毛泽东诗词意境表现的一种早期尝试之一。此后,傅抱石以毛泽东的36首各类诗词为主题,创作了众多作品,风格特征与表现效果逐渐成熟。其中以1959年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完成,还有毛泽东亲笔题字的《江山如此多娇》最为知名。此画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二楼宴会厅入口处,高五米有余,宽达九米,在中国画创作史上属于罕见的巨幅作品,画面将黄河、长城、雪山等元素融合一处,气势恢宏。如果和同时期其它艺术家相比较,傅抱石在从事这一类创作时,更多关注的是传统绘画语言的探索与表现,而不是对诗词文学意蕴的深度图像化。正如美术史家吕澎所说:“傅抱石在20世纪60年代继续对毛泽东诗意画的绘制,他清楚这个方向可以保证自己的笔墨的自由性”。②画于1958年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清晰地显示出傅抱石在创作中,试图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这种自由追求精神。
李可染也是较早将毛泽东诗词入画的名家之一,1959年,他也完成过主题为《江山如此多娇》的画作,1960年代间,他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菩萨蛮·大柏地》等一系列诗词意境为主题,结合对传统笔墨语言的改革与探索,创作出大量作品。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963年以《沁园春·长沙》为主题而创作的《万山红遍》系列。李可染经过反复试验,形成了朱砂等国画色彩直接和笔墨相互堆积的独特技法,与传统笔墨形成了很大差异,体现出一种类似于水粉和油画的视觉效果,他选择的色彩也更容易与当时革命叙事方式和流行的审美习惯相结合,具有更丰富的解读可能性。在当时改造传统国画的大背景中,这种创新备受推崇。有评论者就认为“万山红遍,是画家为主席诗词作画、取其革命的情感与新意进行创造的一个开端和尝试”③。
钱松喦、关山月、何海霞、陆俨少等画家也留下了不少以毛泽东诗词意境为表现主题的作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画有钱松喦《毛主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64年)、《无限风光在险峰》等作品,虽然总体不如傅抱石、李可染那样突出,但钱松喦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作品不仅成为以山水画形式来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典型,并且开创了将革命圣地融入风景创作这种新的绘画类型,他在这两方面的探索将在下段详述。关山月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剑父的学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接受了新国画观念的影响,强调在绘画中去反映现实。除了与傅抱石合作了《江山如此多娇》以外,他还画有表现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的作品《快马加鞭未下鞍》(1963年)等。何海霞先后以《万山红遍》《无限风光在险峰》《毛主席诗意图》等为题,陆俨少则以《万山红遍》《长征图》等为题,以毛泽东诗词意境为主题,完成了形式多样的山水画创作,留下了一批兼具个人艺术语言特征和时代整体风貌的作品。
二、表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山水画
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山水画,也是这个时期兴起的绘画类型之一。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反映出新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成为画家们探索创新的又一个领域。和前两个类型相比,传统山水画在这方面的发展遇到了较大挑战,由于文人画传统侧重的是笔墨趣味而非写实再现,在用山水画形式对新时期社会建设场景与成果的进一步表现方面,造成了客观的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画家形成了三种思路。第一种是把西方绘画中的空间透视、人物造型等因素和传统山水画结合起来,以突出表现建设场景,比如浙江画家张雪父在《化水灾为水利》(1954年)中以全景表现宏大的水利建设场景,具有鲜明的西式绘画特征。这类创作的代表还包括钱松喦表现水利建设的《筑坝》(1958)、亚明表现钢铁生产的《争分夺秒》、白雪石的《石钢在扩建》等。第二种思路是把眼光投向元明以前的宋代绘画,在风格上借用了宋代风俗画的表现形式,以求得某种程度上的传统意味或中国特色。这方面较为突出的代表是谢瑞阶的《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程》(1955年)、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卷》(1956年)等。
另外一些画家不改变传统山水画的整体构图,而是通过在画面中较为不起眼的地方或者用较少的笔墨表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场景,以实现对主题的表达。1954年关山月画了《新开发的公路》,在传统山水画的深远构图中,在中远景中加入了盘山公路、汽车、电杆等形象;吴镜汀的《秦岭青石岩》(1955年)也采用了类似方式,在画面左下角描绘了公路与汽车。这种处理方式对主题表达而言较为容易,一方面保留了画家所习惯的传统语言方式,另一方面也通过公路和汽车象征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但从艺术感染力和整体效果而言,还显得较为生硬、协调感较差。刘子久的《为祖国找资源》(1956年)、李硕卿的《移山填谷》(1958年)、陶一清的《西昌之春》(1958)等作品都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在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与成就的山水画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钱松喦。1964年钱松喦在北京举行了国画展览,他创作的以革命圣地为主题的《红岩》以及反映新时代乡村风貌的作品《常熟田》赢得到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有评论者认为他的这些作品是“山水画乃至中国画创新的一个样板”④。钱松喦在《常熟田》中没有像同时期大多数画家那样,对生产建设场景进行直观和写实的表现,而是运用传统山水画中的平远法,配合清新的色彩,表现出新时代乡村的蓬勃生机,将传统笔墨趣味、审美习惯和新时代的主题内容较好地融为一体,成为兼具时代风格和个人趣味的经典作品,对后来山水画的探索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革命圣地山水画
以革命圣地为表现主题的山水画,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国画领域兴起的另一种重要绘画类型。和醉心笔墨趣味的传统山水画相比,为体现革命圣地的地域特征,这类画作需要一定的写实性。和西式风景画相比,它们又都需要体现本土绘画的传统属性,所以这类新兴的国画类型,一般都兼具传统中国画的形式美感和西方写实风景画的意味。出于风景绘画表现的需求,在众多革命纪念地中,毛泽东的韶山故居、井冈山、延安以及红军长征过程中经过的一些山河成为画家们热于表现的主题,代表画家有黎雄才、钱松喦、傅抱石、李可染等。
黎雄才是较早把革命圣地纳入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画家之一,早在1955年他就以湖南韶山毛泽东故乡为主题,创作了《韶山朝晖——毛泽东同志故居》等作品;1956年,李可染也到韶山进行过写生,期间也以《毛主席故居》为题进行了创作。1959年,傅抱石在韶山参观访问后,完成《韶山八景》等一些列作品。从整体上扩大这类画作的影响,将中国画中的革命圣地类型画中推向新高度的,是傅抱石在1960年组织的大型写生活动。1960年9月,成立不久的江苏省国画院在院长傅抱石的带领下,组成了包括有钱松喦、亚明、丁士青等13人在內的写生工作团,赴全国多地展开为期三个多月的写生活动,此次活动行程一万多公里,途径多座城市,号称美术界的“长征”。1961年,以这次写生为基础的创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得到各界高度赞扬。钱松喦的代表作品《红岩》也是这次写生活动之后创作的,画面布局显示出纪念碑的视觉效果,大面积的红色具有鲜明的时代审美特性,成为这个时期革命圣地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井冈山和延安作为革命时期重要的根据地,也备受画家的青睐,比如钱松喦的《延安魂》《延安颂》《红妆素裹》《井冈山颂》,何海霞的《延安之晨》,李可染的《革命摇篮井冈山》等。这些作品一方面广泛使用富于时代象征性的色彩,以体现新形势下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也较清晰地体现出透视、造型等西方绘画技巧与观念对中国画探索与变革的影响。
注释:
①邹跃进,邹建林:《百年中国美术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第195页。
②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6页。
③孙美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美术》,1963年第6期。
④陈履生:《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