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让初中思品课堂变得简单些

2018-10-20任贤富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初中思品说文解字课堂教学

任贤富

摘要:初中思品课堂是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它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塑造健全人格。思想教育是思品课的主线,然而为了这一主线,思品课堂却慢慢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且渐行渐远,课堂没有朝气,没有活力,也没有实效性,学生越来越觉得思品课可有可无。

关键词:初中思品 课堂教学 说文解字

初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接受期和形成期,但初中生普遍对三观的辨别能力不强,如何把初中生的三观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初中思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但现在的初中思品课堂与这个目标渐行渐远,究其原因是教师把思品课上得越来越复杂了,学生听不懂或不想听,久而久之,学生开始反感甚至讨厌上思品课。其实,对初中思品课堂而言,要使课堂简单一点,只要做好说文解字的功夫就可以了。

一、直译词语

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上,让学生通读教材,教会学生找出、找准关键词,然后进行直译,不做太多的延伸,把问题简单化,越是简单学生越是听得明白,也就越容易达成教学目的。

如在教学《积极适应新生活》时,笔者的重点是让学生讲讲什么是新生活?生活新在哪里?整个教学过程很自然,也很人性化,学生只要把上中学以后的所见所想说出来就可以,因为这是学生自己正在经历的。只要在课堂上一边让学生讲出新生活所产生的问题,一边让班上同学出谋划策,教学就会变得很简单,很顺利。

二、古文今用

传统文化留下了太多的精华供后人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古文今用的方法。如在教学《我和父母》时,笔者引用了《弟子规》的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笔者花了大半节课让学生充分讨论这句话的表层意思和内涵,引导学生从表层意思的直译,到学生平时在家里的所作所为,再到学生对家长尤其是对学识不高的家长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层层探究、剥茧抽丝,最终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词语对比

教师让学生把一些关键词和意思相關的词语进行对比,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能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我知我师》时,笔者在黑板上写了两个词语:教师和教书,让学生就这两个词语展开无穷的想象,找出这两个词语的联之处和区别之处。学生很踊跃、也很投入,课堂氛围非常好,学生们通过探究,理解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四、词语对对碰

在课堂上,笔者经常让学生在找出关键词的基础上,写出两三个近义词或反义词,然后进行词语对对碰游戏。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课文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将课堂知识慢慢地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

如在教学“集体”这个概念时,笔者让学生讨论“集体”和“群体”这两个他们看起来是近义词的一对词组。经过讨论,学生得出集体是有组织的,而群体是群众聚合在一起,没有组织纪律性可言,是偶然的、随机的,这就为突破《积极适应新集体》的教学难点打下了基础。

五、拆字游戏

汉字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且有着丰富的内涵。如在教学《化解“爱”的冲突》时,笔者把“孝”字写在黑板上:孝=耂+子,并让学生讨论其中的含义,最后写出两三个带“孝”字的词语。 不仅如此,笔者还向学生拆解了“孝”字的意义。如“孝”字从“耂”的读音lǎo,其基本意思解释也同“老”。几个环节下来,学生对于什么是孝,如何尽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水到渠成。

热闹非凡的课堂不一定是有实效的课堂,反而课堂内容越简单,就越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并参与,教学也就越有效果。笔者相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初中思品课堂会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左继红.浅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科学咨询(下旬),2011,(7).

[2]刘玉红.初中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8).

[3]白翔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思源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思品说文解字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初中思品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实践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