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

2018-10-20余淑文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余淑文

摘要: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它能帮助学生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化,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形式上吸引学生主动了解、接触、学习数学,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艺术,积极探索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有效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强调逻辑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一定要求。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不足,而“图形与几何”这一教学内容是利用形态各异的图形,将枯燥无趣的数学知识用现实世界的事物表达出来,平面图形的位置、形态、大小是可调节、可触碰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总结与归纳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利用多媒体工具辅助开展图形与几何课程教学

图形与几何顾名思义,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图形描绘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描摹,不但浪费课堂时间,而且对图形的精确性也掌握不到位。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设备开始逐渐进入小学课堂,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助力,多媒体设备具有方便、快捷、直观等优点,能够随时放映、随时翻页、随时关闭,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图形准确性也得到了保证,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定义的区别,笔者在讲解完相关概念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生活中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物品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根据自身理解与认知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多媒体教学脱离了传统教学的限制,让教学变得更加自由与生动,让学生对图形的理解更加饱满,这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图形定义的记忆,还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运用能力。

二、在解题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画图辅助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图形与几何”时,教师往往是在课堂中进行案例示范,忽略了对学生自身图形能力的训練,很容易出现学生“听懂了”却“不会做”的问题,导致学生在解答几何题时无从下手。由此可见,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在日常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描绘,将头脑中的图形用笔记录下来,再根据图形去找寻答题思路,帮助学生克服复杂冗长的数学题目干扰,精确、快速地抓住题干重要信息进行作答,这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学生在进行周长计算的课堂练习时,笔者让学生解题时在草稿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将已知数据标记到图形当中,再进行周长的计算。这种教学方式在前期会延长学生的解题时间,但随着良好习惯的逐渐形成,学生就能更加流畅地解答图形与几何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效率的目的。

三、利用图形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图形是一项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它不但贴合当代小学生的兴趣点,而且是教师拓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教学基础。小学生正是思维发散的年纪,对图形有着天然的喜爱与热情,教师应充分利用图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优势,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更加自由、广泛的发散,让学生在学习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及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下开展图形的想象。这既有利于学生构建更加完整、概念化的数学几何知识体系,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图形与几何作为小学数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在开展数学图形与几何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结合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开展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在深入观察、认真思考、主动实践中剖析图形的本质,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锡珠.初中数学几何图形语言的训练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6,(2).

[2]马力芬.刍议初中数学几何画图作图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20).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