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辅导员的心理压力成因分析

2018-10-20熊娟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辅导员院校

熊娟

辅导员是常年工作在高职院校一线的教育者,是高职院校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核心人员。在学生的大学生活中,辅导员的学识、情感、个性、思维方式等,都对大学生有着持续而深刻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充分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因为这对于培养高素质的职业院校学生,推动辅导员队伍健康稳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笔者从高职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出发,分析了高职辅导员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希望能有效疏导高职辅导员的心理压力。

一、高职辅导员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

高职辅导员日常工作涉及面广,且责任重大。一方面,其分管的部门繁杂、日常工作琐碎,负责的学生人数多;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学校的待遇、职称和地位偏低,其社会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亟须提升。当下辅导员工作倦怠、心理失衡的现象屡有发生,已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管理难度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升学率的逐年增长,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也一降再降,高职院校已成为很多学生无奈的选择。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就读高职院校是属于高考失败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带着相对失落的心情来到校园,只有部分学生靠着后期的努力,让自己顺利走出心理上的阴霾。现阶段,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为薄落,主观能动性不强,心理依赖性较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较为模糊,对自己的专业方向不清晰,对未来的就业压力深感迷茫。这些都需要教师和辅导员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改变他们,使这些学生逐渐步入正轨,开启新的生活。

与此同时,这些现状也给高职辅导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挑战,很多辅导员基本上都是全年无休,上班时间也是高度紧张,花在提升自我能力和学识上的时间少之又少。不仅如此,高职辅导员负责的部门较多,每个部门的文体活动都需要他们带领学生参加,加之各类评比检查名目繁多,凡是需要学生参与的工作都必须他们亲自督促和管理。对于这种工作现状,高职辅导员们只能疲于应对,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社会认同度较低

高职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没有学科教师的中心地位,也没有管理人员的政治前景。在很多高职院校里面,辅导员岗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的职业发展也没有获得充分的保障。辅导员的付出最多,却因为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和与之匹配的激励机制,导致他们整体收入偏低,工作成绩得不到肯定,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另外,辅导员多为年轻人,他们有着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如此的工作现状让辅导员对今后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担忧,从而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二、提高高职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建议和意见

高职辅导员的心理负担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所以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必须是齐头并进、双管齐下的。一方面,高职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压力问题,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切实改善他们的实际难处,从而创建融洽的工作氛围。

1.提高自身修养和心理调节能力

高职辅导员缓解心理压力的关键还是必须靠自我调节。辅导员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保健方法来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因为任何外部的因素都只能产生间接作用。因此,高职辅导员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压力,强化自身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

2.创建融洽的工作氛围

高职院校从基层到管理层都必须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学校政策上向高职辅导员队伍倾斜,让他们有广阔的提升空间,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良性发展,同时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心理教育机制,预防和疏导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胡金波.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2]孟勇.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辅导员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通过图片看内心
“有为”也应“有位”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