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视域下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身份研究
2018-10-20王淼
王淼
摘 要:莫里森以独特的视角、别出心裁的叙述方式和充满魅力的语言书写了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困境、美国黑人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反抗、美国黑人对本族文化的坚守,以及两种文化的融合。本文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文化霸权、文化殖民、混杂性等术语分析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身份困境以及重建之路。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托妮·莫里森 文化身份
托妮·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作家,迄今为止发表了十部小说。莫里森受黑人传统文化和白人主流文化影响,小说主题多为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美国白人主流文化对黑人传统文化的冲击、两种文化的交融,主人公多为黑人,内容注重反映社会现实以及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困境。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以帝国主义国家与后殖民国家之间的文化权利和话语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逐渐在主权上独立,但在经济、文化和宗教等领域的地位并未改变。后殖民国家指的就是这些有过被殖民的经历的国家。后殖民主义是指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灌输等方式对后殖民国家和民族进行控制和干涉。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法农的民族文化理论以及福柯的话语理论。萨义德的东方学主义,斯皮瓦克的女性主义、解构主义,霍米·巴巴的混杂性、模拟、第三空间,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都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殖民主义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与后殖民国家之间的文化和话语关系,分析语言殖民、历史记忆、西方对东方的“他者化”、文化帝国主义、身份认同、身份重建等问题。后殖民主义有以下三个特征:反对文化霸权,提倡混杂性;反对种族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反对西方主导叙事,提倡异化叙事。本文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文化霸权、文化殖民、混杂性等术语分析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身份困境以及重建之路。
二、后殖民主义视域下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身份丧失
文化霸权理论最早由意大利思想家葛兰西提出,指的是帝国主义国家借助学校、教会、媒体等传播媒介影响后殖民国家民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对后殖民国家进行文化和思想控制。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的冲击下,美国黑人的价值观逐渐扭曲。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刻画了几个价值观和审美观扭曲的黑人形象。小说的主人公黑人小姑娘佩科拉渴望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因为在她看来金色的头发、白色的皮肤、蓝色的眼睛才是美的,自己黑色的头发、皮肤和眼睛都是丑的。她认为蓝色的眼睛是白人的象征,只要拥有了蓝色的眼睛就能像白人一样幸福地生活。为了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每天向上帝祈祷,吃包装带有玛丽·简头像的糖果,甚至听从骗子牧师的话,将有毒的肉喂给生病的老狗。然而这一切并没能使她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在遭受种种打击后,她疯了,在幻想中拥有了一双蓝色的眼睛和一个因她有最蓝的眼睛而与她亲密无间的朋友。佩科拉的悲剧也源于她的母亲波林审美观的扭曲。由于孤单、无助和贫困,波林通过看电影来寻找一种虚幻的幸福。电影使波林自觉认同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标准和审美标准。受到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波林的价值观和审美也产生了扭曲,她讨厌黑人的一切,认为黑人的外貌是难看的,黑人的生活是不幸的,对白人的外貌和生活方式非常向往。在白人主流审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下,佩科拉、波林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自觉迎合白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了白人的文化控制,丧失了自己的黑人文化身份。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即种族歧视和文化偏见现象普遍存在。
三、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美国黑人文化身份重建
在白人主流审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下,非洲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非裔美国人面临文化身份丧失的困境。如何重建美国黑人文化身份也成了非裔美国女性作家莫里森关注的重点。她在作品中书写了美国黑人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反抗、美国黑人对本族文化的坚守,以及两种文化的融合。
(一)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
在殖民话语中,殖民化种族歧视的基本标志是黑人性。黑人性是一整套根植于非洲人独特品质的生活方式。后殖民时期普遍存在种族歧视和文化偏见现象,视白人为文明的高等人,视黑人为野蛮的低等人,视黑人文化为退化的、原始的文化。奴隶制结束后,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莫里森在她的作品中书写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黑人遭遇的种种蔑视和排斥,同时也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些反抗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形象,书写了美国黑人为重建自身文化身份所做出的各种努力。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说《秀拉》的创作背景是奴隶制结束后,这一时期的黑人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社会地位依然低下,只能从事收入微薄的体力劳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黑人女主人公秀拉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反抗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她削掉自己的手指吓跑了欺负她的白人男孩,她不穿内衣就去教堂,她主动选择男友然后再随意抛弃,她不愿结婚选择单身。秀拉直面白人的压迫,勇于反抗,她不依赖于男性生存,自主、独立,且用种种极端的行为摆脱了被挑选和被支配的地位。
(二)弘扬黑人传统文化
法农的民族文化主义抨击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文化殖民等方式对后殖民国家的统治,呼吁抛弃民族自卑情结,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振兴民族的先决条件。因此,只有继承和弘扬黑人传统文化才能实现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重建。莫里森的作品注重弘揚黑人传统文化,塑造了一批能够坚守本族传统文化的人物。这些人物拥有黑人淳朴善良的品质,拥有家庭责任感和社区责任感。在《最蓝的眼睛》中,克蒂尔先生没有受金钱至上的白人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不择手段地积累财富,而是坚守黑人传统文化——淳朴、简单、善良。虽然生活贫困,但他勤劳、勇敢,有责任心。当女儿受到房客骚扰时,克蒂尔先生立刻采取武力将其赶出门外。克蒂尔夫人虽受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但她没有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反抗,而是像她丈夫一样坚守黑人传统文化。她深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甚至会收留无家可归的黑人小孩,这都是黑人传统文化中有家庭责任感和社区责任感的体现。在黑人传统文化中,他们是通过歌曲的方式将家族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给后代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哼唱黑人民谣,这是自觉抵制白人主流文化影响、坚守黑人传统文化的表现。虽然生活贫困,但麦克蒂尔夫妇时刻不忘继承并弘扬黑人传统文化,以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两个女儿,使她们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下,能够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能够自信而有尊严地生活;在面对文化霸权时,没有像佩科拉一样扭曲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三)文化融合
后殖民主义代表人物霍米·巴巴的混杂性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与后殖民国家文化的混杂和整合。非裔美国人和美国混血黑人既受非洲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若要重建美国黑人文化身份,既不能盲目崇拜白人文化,摒弃黑人文化,也不能一味地固守黑人传统文化,完全无视白人文化,而应正视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之间的冲突,试着去融合两种文化。《柏油孩子》的男主人公森和女主人公雅丹都是黑人。森勤劳、淳朴,热爱故乡,以本族文化为傲,排斥白人文化,代表黑人传统文化。雅丹优雅、时尚,就读于名校,受白人文化影响颇深,代表白人主流文化。男女主人公相遇初期对彼此的厌恶和鄙视,代表着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冲突。男女主人公逐渐被彼此吸引并相爱,代表着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融合。雅丹开始试着接受黑人传统文化,以全新的角度去审视自己,审视他人。为了帮助雅丹寻找丢失已久的黑人文化,森带着她来到了自己的故乡。然而深受白人文化影响的雅丹一时无法完全接受黑人女性的生活方式,男女主人公也因此而分手,这也说明了文化融合的艰难性。小说以森寻找雅丹这样的开放式结局而结束,也代表了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开放式的结局也表明了莫里森希望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能够融合,在她看来,黑人文化内涵丰富,是非裔美国人的民族之根,白人文化虽有推崇金钱物质的一面,但也有其文明进步的一面。单纯地固守黑人文化或盲目地推崇白人文化都不能帮助非裔美国人重建文化身份,只有两种文化进行融合才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Alice Eaton.Contested Boundaries:New Critical Essays on the Fiction of Toni Morrison[M].Newcastle:Cambridge Scholars Press,2013.
[2] 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