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8-10-20陈海燕
陈海燕
(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310)
0 引言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严重影响婴幼儿身心发育,长期以来我国医疗领域一直在探索该疾病的有效防治方法,目前已经取得良好成效[1-2]。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但轻、中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3-4]。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学者发现护理质量可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治疗效果产生明显影响[5]。社区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主要聚集单位,本研究主要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现进行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104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明确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6];(2)年龄1~3岁。排除标准:(1)存在出生缺陷;(2)合并其他躯体疾病。应用单双号法将104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基本均衡(P>0.05),见表1。本研究在获取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后开展,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统计分析(n/±s)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统计分析(n/±s)
组别 性别(男/女) 年龄(岁) 身高(cm) 体重(kg)干预组 24/28 1.96±0.38 75.67±3.67 10.86±2.04对照组 27/25 1.91±0.37 75.49±3.52 11.03±2.09 χ2/t 0.346 0.680 0.255 0.420 P 0.556 0.498 0.799 0.676
1.2 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儿维生素D、钙剂联合治疗。
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即对其家属实施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给予干预组患儿社区护理干预:(1)家属认知干预:大部分患儿家属受知识水平限制,缺乏对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疾病有错误的认知,认为给予患儿补钙即可,大剂量补钙疾病康复更快。护理人员制定疾病健康教育手册,为患儿家属发放。或定期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讲解疾病防治方案、注意事项,使患儿家属走出误区,监督患儿规律用药。(2)生活干预:患儿每次检查时,对患儿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合理饮食,预防营养不良,做好患儿的卫生护理,预防其他小儿慢性疾病的发生。(3)随访干预:定期进行家庭随访,了解患儿的用药情况,治疗反应,给予合理建议,指导患儿家属掌握非药物途径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如多带患儿外出,多晒太阳,多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等。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血生化指标(25-(OH)D3、NBAP、血锌、血钙)检测结果、护理前后的身高变化、骨密度(尺骨、桡骨)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计数资料差异检验采用χ2,计量资料差异检验采用t,P<0.05为差异显著性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的血生化指标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25-(OH)D3、NBAP、血锌、血钙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25-(OH)D3、血锌、血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NBAP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生化指标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n=5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生化指标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n=52)
组别 25-(OH)D3(μg/L) NBAP(U/L) 血锌(μnol/L) 血钙(mmol/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干预组 29.60±1.33 135.81±25.04 252.91±19.18 203.71±22.08 42.05±10.07 69.01±10.81 1.55±0.14 1.92±0.20对照组 30.01±1.35 109.87±20.19 249.76±22.35 214.96±25.28 41.98±12.11 53.92±7.33 1.59±0.18 1.711.0.15 t 1.560 19.205 0.771 10.003 0.032 25.110 1.265 13.898 P 0.122 0.000 0.442 0.000 0.975 0.000 0.209 0.000
2.2 护理前后的身高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身高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干预组护理后的身高增长(0.97±0.11)cm,多于对照组的(0.69±0.12)cm(t=12.043;P=0.000)。
2.3 护理前后的骨密度比较
干预组护理前的桡骨骨密度、尺骨骨密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的骨密度比较(±s,n=52)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的骨密度比较(±s,n=52)
组别 桡骨(g/cm2) 尺骨(g/cm2)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干预组 0.61±0.13 0.92±0.16 0.63±0.19 0.98±0.11对照组 0.65±0.10 0.80±0.21 0.60±0.20 0.82±0.15 t 1.758 3.278 0.784 6.203 P 0.082 0.001 0.435 0.000
3 讨论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加深了医疗工作者以及患者群体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7]。社区是除医院外患者聚集的主要场所,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认可[8]。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患儿多在院内确诊后于院外接受治疗,疾病治疗过程中对社区护理的需求较迫切[9-10]。本研究对社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旨在探讨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有效社区护理模式。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护理后的血清25-(OH)D3、血锌、血钙水平均较对照组患儿高,血清NBAP水平较对照组患儿低。身高、骨密度方面,干预组患儿的增长幅度均较对照组患儿大。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得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改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为: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加强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帮助患儿家属走出误区,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在患儿复查时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以及进行随访干预,能够及时发现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存在的问题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综合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的针对性护理模式,能够为患儿提供方便、经济、有效、连续、系统的护理服务。因此,能够获得较满意的实践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发挥辅助疾病治疗的作用,进一步改善患儿治疗效果,利于患儿疾病早日康复。同时也表明,本研究应用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其他社区医疗机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