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纪委“三转”工作思考与研究

2018-10-19张罡

企业文化 2018年24期
关键词:监督责任三转党风廉政建设

张罡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理念成为党内共识,深化“三转”、聚焦主业成为各级纪委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本文站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角度,阐述在“三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三转”工作提出建议,以期对保障纪检监察机構和纪检干部认真、到位履行监督执纪职责,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三转”;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中央针对一些纪检监察机关职能模糊、履职错位、效率低下等问题做出的重要部署,是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认真落实“三转”要求,切实提高履职效能,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筑牢廉洁防线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首要任务。

一、国有企业在纪检监察部门推进“三转”中存在的问题

(一)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

纪检监察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不了解的情况就束之高阁,而非去寻找解决方法。将制度曲解,为自己的工作找理由甚至为他人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开脱。滥用问题线索处置方式,钻制度的空子,在工作中存在通风报信、跑风漏气,看关系、看情面等违规违纪现象。甚至直接参与到了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中。企业过于看重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纪检监察的相关制度的建设,设置的规章条例存在漏洞或者约束性不强,履行不到位。还有纪律审查案件处理不及时,过程不公正,程序不透明等情况。

(二)方式简单影响工作实效

一些企业单位纪检部门抱住老经验老方法不放,受惯性思维束缚,工作方式方法老套简单,少有创新,面对新问题、新情况难于找准切入点,工作平庸,鲜有亮点,多有形式主义成分。主要表现为:反腐倡廉宣教工作浮于表面,方法单调,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制度建设照抄照搬,不能从监督检查中发现管理上存在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并督促职能部门完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监督过分强调过程参与,往往将对业务结果的监督变成了风险的挡箭牌;监督力量分散,科学依法依纪监督存在差距等等。

(三)纪检监察人员业务能力欠缺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对纪检监察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人员兼职过多,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尤其是纪委书记,还分管工会、生活福利等不相关的工作,困难企业更是如此。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培训少,业务不熟练,工作能力和方式方法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二、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推进“三转”的途径及对策

(一)转变的基础规范制度

制度规范的转变是“三转”的重要基础。根据中央对“三转”的要求,具体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人员工作情况,根据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人员工作性质的复杂性,要制定更加详细的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在“三转”中的落实办法,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不同的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某一部门或者某一类部门的工作。细化企业各职能部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将企业纪检检查部门的职能和工作范围进行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和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特长给予适当的责任,巩固纪检监察部门的权力和职责划分,保护前一段时期反腐败工作的成果。领导层应当积极的为纪检监察部门“转职能”提供有力的支持,敦促纪检监察部门快速有效的进行职能转变,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适应新形势,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能

1.改变查办案件方法

纪检案件无小事,处理的好坏事关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必须坚持快查快结,牢固树立未雨绸缪的理念,对于一些苗头性的问题,要早提醒、早打招呼,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要加强对各类舆情的分析研判,注重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线索,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提醒,红红脸、出出汗,及时采取各种必要措施,控制形势、消除影响,对于已经触犯党规党纪和法律红线的要尽早予以处理。还要通过“三重一大”“廉洁风险防控”等措施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认真开展风险排查,并结合新形式、新任务、新规定等及时更新完善风险防控制度。

2.改变监督检查方式

在组织方式上要与具体业务部门通力配合,改变全程监督的做法,要注重通过信访举报、廉洁风险点防控等发现问题,督促具体业务部门开展检查;在监督重点环节上,改变对重点业务事无巨细的具体监管,转为对具体负责业务部门依规依纪履职情况的监管;在具体的监督节点上,要改变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该由哪个业务部门负责就由该业务部门积极认真的开展监督审核,让纪委的职能放在对业务部门的问责问廉问效上;在监督检查的方式上,要改变以往主要靠出现问题后再进行专项检查、专项治理等模式,注重综合运用谈话提醒、离任审计、来信来访多种手段开展工作,以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三)提升纪检监察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

落实“三转”是对被监督部门提出的相关要求,对于其他单位相关要求的最终目的是企业能够良好的构建“三转”氛围,帮助纪检监察部门完成自身的“三转”,更有效的完善相关工作职能,所以,“三转”的关键在于纪检监察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我们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所有的东西都在快速的发展和变化,要想承担更重要的任务,必须要拥有相当的能力。加大既定人员的培训,提高纪检干部的业务能力,是查办违规违纪案件,营造风清气正企业氛围的根本,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纪检监察部门也要积极的组织或提供相关的学习培训机会,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更有效的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三、结语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推进“三转”是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纪律建设和监督检查中更要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尚存,朱晓军,文才斌,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落实“三转”要求的思考与对策[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 (6):16-19.

[2]王东煜.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推进“三转”的途径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 (23):187-188.

[3]刘莉.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如何落实“三转”工作要求[J].中外企业家,2014 (12):69-69.

猜你喜欢

监督责任三转党风廉政建设
高校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意义与困境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国企纪委“监督责任”的研究探索
发电企业中纪检监察部门推进和实现“三转”的策略解析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严守纪律规矩画“红线” 强化监督责任正“衣冠”
新形势下抓好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
探索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思路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