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2018-10-19王小婷宣章伟
王小婷 宣章伟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生产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提出“浸润式”安全管理模式,此模式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个核心理念、2个主体、2条路线、4个阶段、4个系统。以制度为支撑,采用温和型管理办法,将安全文化以一种引导的方式浸润到每个员工心里。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现状;问题;建设
各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各行业安全问题更不容小觑,随着我国管理体系的演变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要提高安全性,企业内部进行把控,提高员工安全的意识,助力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安全发展。
一、企业发展及安全现状
大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安全生产形式保持相对稳定,但部分领域仍然事故频发,主要原因企业管理水平差、设备陈旧、从业人员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意识不强等。
二、精准把握安全生产暴露的问题
(一)企业安全责任不落实
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促进企业发展、坚守安全生产红线的重要保障,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利用廉价劳动力来提高企业收益,具有很大的事故风险。
(二)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
近年來,各企业进步速度加快,现场安全防护质量与时效不达标,例如电力行业线路检修、变电站检修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民爆行业起爆药、延期药和点火药等药剂制造工序以及雷管成品装配和传输等环节缺乏可靠的人员安全防护设施等。
(三)岗位培训针对性差
一些企业安全培训走过场,培训学时不够,传统授课方式刻板,实操培训走形式,没有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积极落实。
(四)应急保障措施不精细
有些企业预警响应不到位,有些企业综合预案与专项预案不分开,90%的企业现场处置方案不完善。种种原因导致应急保证措施不精细,遏制了企业安全发展。
三、“浸润式”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传播由个人吸收扩展到团队,最终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
企业“浸润式”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模式如图1:
“浸润式”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模式提出的要素覆盖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所包含的内在要求。
(一) 1个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为“润物无声,安全长存”。包括安全标准及行为模式。该标准明确管理的风格,作为员工行为方式的基础。
(二) 2个主体
两个主体:个体、团体。个体即指员工层面,也包括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团队包括公司层面、下属单位层面、班组层面。
(三) 2条路线
两个路线是“吸收、浸润”。辅线是传统的“灌输”,个体吸收后向整个团队进行浸润,再结合传统“灌输”式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模式作为辅线,引导个体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同感。
(四) 4个阶段
四个阶段有“约束、引导、感染、持续”,四个阶段独立而互补。
第一阶段:约束阶段。主要用制度、规章、行为准则等方式对企业和员工进行约束,要求员工按照规章制度工作,要求管理层既要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工作,又要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
第二阶段:引导阶段。主要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月活动等引导员工工作时要有正确的安全行为。
第三阶段:感染阶段。主要体现安全文化的内在,通过对安全文化的约束与教育来浸润员工的思想,从心灵激发员工的认可度,满足我要安全的渴望。
第四阶段:持续阶段。主要是对前三阶段的升华,工作的总结、评估。找出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同时在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
(五) 4个系统
四个主要的系统:“安全文化视觉系统、安全文化培育系统、安全文化激励系统、安全文化传播系统”。
安全文化视觉系统主要是让员工在看得见的氛围中提升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培育系统主要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安全文化激励系统通过激励机制来刺激员工正确的安全行为;安全文化传播系统为员工提供安全事务开放平台使安全文化核心理念更好的传播和渗透。
四、结论
(一)通过分析企业生产现状,指明企业安全管理相对薄弱、安全防护措施水平与技术水平、生产工艺不匹配、员工技能培训缺乏针对性、应急保障体系不系统、不完善等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安全文化建设横向与纵向结合,以制度支撑,采用温和型的管理模式,提出“浸润式”安全文化建设模式,确定该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
(作者单位:王小婷 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宣章伟 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