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大坝面板防裂技术

2018-10-19宿生涂雨田

水能经济 2018年4期

宿生 涂雨田

【摘要】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裂缝诱发原因较多,如何有效防裂是长期困扰施工的难题。受蓄水工期限制,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大坝面板需在相对高温季节浇筑,对面板防裂极为不利。结合工程特点,从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减小内外温差、改善约束条件、做好表面养护等方面着手,系统采取了各项防裂措施,有效控制了面板裂缝数量。

【关键词】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下库;混凝土面板;防裂技术

1、工程概况

琼中抽水蓄能电站是海南省首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位于海南省琼中县黎母山镇境内,总装机容量600MW。下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7.51km2,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0.819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83万m3。下水库正常蓄水位253.00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为257.00m,坝顶宽度为8.0m,坝轴线长度336.15m,最大坝高54.0m。大坝上游坡比为1:1.4,坝体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分为面板、垫层区、过渡区、堆石区、排水区,周边缝下设特殊垫层区。坝体典型断面见图1。混凝土面板厚0.4m,最大斜长为86.48m,面板分块宽度为12m和8m,其中宽12m的8块、宽8m的30块,共计38块。

2、大坝混凝土面板防裂问题

混凝土面板是大坝防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体上厚度很薄,坡向很长,极易产生裂缝。一旦面板出现贯穿性裂缝,则可能导致大坝漏水,威胁大坝稳定安全。

2.1面板裂缝产生原因

面板裂缝一般可分为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其中,结构性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坝体后期沉降量大;分期填筑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垫层料坡面亏坡、压实度不够等。

非结构性裂缝的产生原因包括:

(1)浇筑完成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干燥过快,由于干缩开裂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缝;

(2)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热温升,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超过混凝土抗拉能力而引起裂缝;

(3)混凝土后期温降阶段产生的收缩裂缝。

根据已建工程的经验,由温度应力引起的面板混凝土裂缝较为普遍。

2.2面板防裂的不利因素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为满足按期蓄水要求,本工程大坝面板混凝土计划于2016年4月~6月浇筑,根据工程区域气温统计资料,该时段已逐步进入高温季节(平均温度在25℃以上)。结合面板裂缝产生的机理,外界气温条件对防裂极为不利。

3、面板混凝土防裂控制

结合本工程特点,面板防裂主要从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减小内外温差、改善面板约束条件、加强表面养护等方面着手。

3.1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3.1.1 设计指标

面板混凝土相关性能指标见表1。

3.1.2 配合比选用

为提高面板混凝土抗裂性能,工程界一般采用添加优质粉煤灰、无机微膨胀类材料、聚丙烯纤维材料、减缩材料等。针对工程实际条件,开展了面板混凝土配合比专题试验研究,提出了补偿收缩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两种配合比方案,具体见表2。

比较可知,外加剂掺量相同的情况下,纤维材料掺入将增加混凝土用水量,从而增加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和水泥用量。

综合考虑混凝土性能及胶凝材料用量,选择补偿收缩混凝土作为施工配合比,具体见表3。

3.1.3 原材料

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各项检测指标均满足规程、标准的要求。其中,水电十二局科研所生产的VF防裂剂、NMR高效减水剂、BLY引气剂在国内梅溪、八都、珊溪等工程中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防裂效果。

3.1.4 拌合物质量控制

(1)加强拌和楼维护保养,确保称量准确,水泥、粉煤灰误差不超过±1%,其他不超过±2%。

(2)在拌和楼附近设置质控室,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制质量指标全过程检测。

(3)及时运输入仓,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

3.2 减小内外温差

3.2.1 入仓温度控制

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在25℃以内,并采取以下措施:

(1)在大坝右坝头建设混凝土拌合站,距离仓面距离在500m以内,并在运输车上搭遮阳布,减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温升。

(2)降低骨料和水的温度。砂石料倉搭盖遮阳棚,喷洒水雾降温(砂子除外),并采用底部取料;在拌合用水水箱上增设遮阳布,防止阳光直射。

(3)安排技术人员做好温度检测和记录,对每天的原材料温度、混凝土入仓温度等进行检查,形成有效对比记录。

3.2.2 仓面气温调节

(1)根据外界气温特点,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早晚、夜间及阴天等低温时段进行。

(2)仓面采用喷水雾等措施降低气温,振捣后及时进行覆盖。

(3)采用彩条布对溜槽进行遮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防止热量倒灌。

3.3 改善面板约束条件

面板浇筑完成后,其变形将受到挤压边墙坡面的约束,尤其是坡面存在错台、平整度差等情况时,挤压边墙对面板的局部强约束将造成面板开裂。为改善面板约束条件,采取了以下措施:

(1)浇筑过程中及时切割滑模架上方2m范围内的架立筋,减少面板与挤压边墙刚性连接。

(2)在挤压边墙表面布置3m×3m方格网测量,控制坡面平整度在(+5cm、﹣8cm)以内,对挤压边墙表面错台、平整度超标等缺陷进行人工修补。

(3)在河床中部沿面板垂直缝部位在挤压边墙表面开凿通缝,回填预缩砂浆。

(4)挤压边墙表面喷撒二油一砂乳化沥青(乳化沥青喷洒用量约1.7kg/㎡),防止面板与挤压边墙之间的黏结。。

3.4 表面养护

面板混凝土厚度为0.4m,水化热温升阶段短,温度峰值出现早。对面板表面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有利于降低表面热交换系数,降低温度冲击,减缓变形变化,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1)面板混凝土抹面完成后,表面及时覆盖保温,并进行不间断喷水养护,对已干燥而被风吹起的养护毯进行重新覆盖洒水。

(2)做好养护记录工作,对每天的养护情况进行巡查、监督、记录。

3.5 其他措施

3.5.1 坝体填筑质量控制

(1)严格按照碾压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施工,加强层厚、碾压变数及加水量的控制。

(2)做好填筑质量检测,确保每层坝料的压实度满足要求。

(3)坝体填筑完成经至少5个月的沉降且沉降速率不大于5mm/月后才可进行面板施工。

3.5.2 雨天施工措施

工程区域为海洋季风性气候,在浇筑面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强降雨,需加强相应施工应对措施:

(1)密切关注天气,合理安排施工。暴雨来临前2d到3d,不进行混凝土施工,对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进行覆盖。

(2)暴雨来临前,立即停止现场施工,堆放料要做好避雨,防止雨淋、水泡。

(3)浇筑工作面准备足够防雨布。浇筑过程中遇强降雨时,立即停止浇筑并遮盖仓面,尽快将混凝土平仓捣实。

面板防裂效果

在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龄期后,对面板表面裂缝进行了全面检查,裂缝情况统计见表4。

通过大坝面板裂缝统计可知,采取了系统的面板防裂措施后,大坝38块面板共检测出6条裂缝,每万㎡面板裂缝数量仅为2.77条,检出裂缝均为表面裂缝,实测裂缝宽度均小于0.2mm,整体防裂效果较好。

结语:

由于工期限制,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大坝面板需在相对高温季节浇筑,对大坝面板防裂极为不利。

结合工程特点,在做好坝体填筑质量控制的基础上,从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减小内外温差、改善面板约束条件、做好表面养护等方面着手,各项措施运用得当有效控制了面板裂缝数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类似工程的施工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克明,汪易森,徐建军.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2]周伟,花俊杰,常晓林. 采用挤压边墙技术的高面板对石板裂缝成因分析[J]. 岩土力学,2008(8):2037—2042.

[3]张國新,厉易生. 堆石坝面板收缩性贯穿裂缝的理论分析及防裂措施[J]. 水力发电学报,2005(6):30—33.

[4]杨泽艳,何金荣,罗光其. 洪家渡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面板混凝土防裂技术[J]. 水力发电, 2008(7):59—63.

[5]马锋玲. 面板砼防裂技术综述[J]. 水利水电施工,2004(1):11—16.

[6]曹先升. 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防渗面板裂缝控制中的应用[J]. 人民黄河, 2013(12):115—116.

[7]谢礼仪. 混凝土面板防裂技术在珊溪水库工程的应用[J]. 人民长江,2000(10):12—14.

[8]龚前良. 堆石坝混凝土防渗面板的裂缝控制[J]. 湖北水力发电,2008(1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