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渭南市城区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及措施建议

2018-10-19拜小娟

水能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开采量渭南市水源

拜小娟

【摘要】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是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防治地面沉降的重要举措。加强超采区治理工作,成为当前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区;治理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重要供水水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保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治理修复地下水超采区生态环境,对于更加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地下水资源,实现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超采状况

1.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渭南市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3.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10.04亿m3,可开采量6.56亿m3,地表水资源量7.22亿m3,可利用量6.16亿m3。渭南市中心城市现有水源井228眼(自备井190眼,自来水井38眼),2017年地下水开采量为3378万m3,占渭南市中心城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4570万m3 的74% 。

2.超采区状况

依据《陕西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与保护方案》,渭南市渭南城区划定地下水超采区1处,为一般超采区,总面积29.2平方公里。年平均实际开采量2849.7万m3,占可开采量3079.5万m3的92%。2017年超采区年度控制开采量为2695.26万m3,年度控制压采量为154.44万m3。

二、地下水管理保护达到的目标

按照《水法》及《陕西省地下水条例》等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对于划定的地下水限采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按照“优先利用地表水,限制取用地下水,鼓励使用非常规水源”的原则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开展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取用地下水,禁止高耗水、重污染的建设项目取用地下水;对已有的地下水取水工程,根据水资源条件、节水潜力及水源替代工程建设情况,逐步削减水量,压缩地下水开采总量,有效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采补平衡,到2020年在目前年均地下水开采量2849.7万m3的基础上,压缩开采量386.1万m3,允许最大开采量2463.6万m3。到2020年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位达标率100%,实行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和水位控制指标双控目标。

三、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主要措施及成效

1、严格地下水总量控制。实行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与水位双调控制度,建立地下水开采总量指标体系,由市政府印发了《渭南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及保护实施方案》,核定并公布地下水禁采和限采范围,严格查处地下水违规采用,规范机井建设审批管理,出台了《渭南市钻井方案审批手册》。

2、有计划的关闭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源井,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联合制定了《渭南城区关闭自备水源井工作方案》,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的关闭渭南市城区自来水管网达到区域的自备水源井,截至2017年底共关闭自备水源井44眼。

3、优化配置多种水源,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一是加快地表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引黄入渭、引清济沋工程建设,结合我市现有供水水源工程,构建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地表水供水网络体系,从根本上优化、改善城乡供水水源利用格局。二是加强地下水监督管理。在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严格取用水审批与监督,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必须开展水资源论证,并依此作为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的先决条件。已建地下水取水工程应结合地表水等替代水源工程建设,按照治理目标限期封停;在地下水限采区,以地下水限采量作为刚性约束,及时调整年度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合理拟订地下水开采计划。

4、扩大再生水回用量。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广社区再生水回用及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回用,完善再生水使用管网建设,城市绿化、道路喷洒、工业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

5、强化水价调控,积极运用经济手段配置水资源。强化价格宏观调控手段,建立多层次的供水价格体系,刺激并提高用水户的节水意识。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價,非居民用水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用水管理及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促进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

6、加强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城市节水活动,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器具,减少管网漏失,对新建的工业项目实行严格的用水效率准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进中水回用以及雨水收集利用等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同时通过“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使企业法人和广大市民充分认识控制地下水开采的重要性,增强懂法守法、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形成珍惜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

7、拓展地下水补给途径,有效涵养地下水。积极开展人工回灌等超采区治理研究,有效减缓、控制地面沉降,充分利用过境河流、再生水等资源,有效增加地下水补给,多途径涵养地下水源。在城镇化建设中,绿化设计充分考虑雨洪资源利用,人行路面、广场等使用新型透水性材料,增加地下水补给途径,有效涵养地下水,建设“海绵城市”。

8、加快地下水监测网站建设,为超采区治理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结合《陕西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与保护方案》划定渭南城区超采区面积为29.2平方公里综合分析,共需布设地下水监测站7处,并配套先进科学的自动化监测设备7套,加大对地下水监测设施的投入,提高地下水监测的准确性及时效性,为超采区管理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同时加强地下水监测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评价,调整保障措施,确保地下水采补平衡。

四、超采区治理取得的成效

通过有效治理,渭南市城区地下水位明显上升。据观测统计,城区地下水开采量由2008年的5418万m3下降到现在的3884万m3,地下水位由15.24m上升到现在的13.79m。通过严格审批,限制开采,关闭自备水源井等措施,渭南市城区目前已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五、几点建议

1、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认识地下水超采的危害性和紧迫性,要把地下水超采区的控制和治理列入本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日程,把超采区的治理措施真正的落到实处。

2、应加大对超采区治理的资金投入,加快引汉济渭、引清济沋、引黄入渭等地表水源工程建设。

3、积极开发利用微咸水、再生水、雨洪资源等非常规水,城市生态用水要优先使用雨水和再生水,对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的不计入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猜你喜欢

开采量渭南市水源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市妇联、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展“感恩母亲 红心向党”诗歌诵读会活动
渭南市2020年Ⅳ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华阴市举行
水源探测器
渭南淘汰2万余辆黄标车
陕西
水源头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