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问题研究

2018-10-19张江龙

视界观·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文化元素

张江龙

摘要:笔者从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多维性和大视野相结合;博物馆展览的陈列与陈列环境相结合、把文化元素融到展示陈列当中,分析了博物馆展览的陈列设计思想,然后从多个层面分析了的博物馆展示陈列策划要点。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文化元素;陈列设计思想

在进行博物馆展览的陈列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科学合理的设计思想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空间与陈列的关系,能够合理地对问题进行处理,将文化艺术底蕴和审美品位在设计中进行有效体现,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它更加注重带给人愉悦的视觉感观享受,提升空间设计效果和水平,强化审美感受力。

一、博物馆展览的陈列设计思想

1.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

应该说,人性人本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也有共同点,比如,求新求变之心人皆有之,好奇、好动之心人皆有之,博物馆展览的陈列设计应尊重和适应这种人性人本的需求,设计出一些新鲜的东西,让观众去感受、去参与、去体验。博物馆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体验、情景体验和文化体验,故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应以人为本,培育博物馆体验兴趣;突出体验诉求,做好目标观众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展示形式,深化主题体验,满足个性化体验需求。今后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应重点关注观众在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体验感受,为适应观众越来越高的体验期待,博物馆既要成为历史文化信息中心,同时也要成为文化体验的场所,利用展示将展品的信息以一种愉快的方式传递给观众。其次,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服务面是社会大众,传播馆藏品相关信息要以通俗化和普及化为出发点,将知识性、新颖性、情趣性、观赏性融于一体,尽量化繁为简,缩短观众与陈列展览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观众对陈列展览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真正达到让展览“活”起来、观众“动”起来的目的。

2.多维性和大视野相结合

博物馆陈列任务十分庞杂,包罗万象,涉及学科知识及其广泛,涉及历史学、文化学、考古学、文学艺术、传媒学、设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参与人员门类众多。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对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纪念馆陈列,必须考虑其多维性特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抓住其主要任务和基本矛盾。博物馆陈列设计具有综合艺术的特征。即综合了时间艺术、造型艺术和影像艺术的表现手段。所谓的大视野,意即宽阔的视野,也就是具有国际眼光,陈列设计要赶得上国际潮流。纵观中国闻名的博物馆,如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等,无不具备着人文、科学、历史、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要素,展现了人类历史波澜壮阔的画卷。

3.博物馆展览的陈列与陈列环境相结合

一个好的陈列艺术设计,一定要尊重和适应陈列所处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要与环境相协调,是靠陈列现场空间、设备以及精美的展品、柔和的光线色彩、适宜的气候以及悦耳的背景音乐等综合形成的。每座博物馆都有自身的特殊环境,陈列环境没有精心布置,观众得不到周到的服务,感受不到特有的艺术情调,怎么能够吸引来自四面八方、各个阶层的观众呢?它要表达的陈列设计艺术语言的载体是什么?这个艺术语言载体与纪念馆纪念环境协调度如何?这是问题的关键。例如遇难同胞纪念馆,它是一座遗址型事件类的博物馆,建筑大师齐康院士使用鹅卵石来象征着遇难者的累累白骨,并将之引伸到展厅内遗骨坑旁,把白色的“鹅卵石”作为特殊象征意义的陈列语言载体。又如,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在展厅内以“中英日三国文字”用一比一的比例复制出的“遇难者300000”的墙体。这种设计作为一个特定的记忆符号传递给了观众,一个需要特殊表现的陈列语言载体加以强调,以增强观众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4.把文化元素融到展示陈列当中

博物馆的展示陈列设计应该属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文化、特定的场所,不是可以生搬硬套的简单化的模式。传统文化理念、思维方式、地域性的生活习俗,也是文化元素的一部分。我国地域辽阔,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了风格各异的文化元素,如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福建的客家土楼……不同的城市文化不同,對这些不同文化底蕴的城市,博物馆展示陈列设计就要在尽量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考虑到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特征因素,运用到具有个性化的设计中去。这个过程中需要设计者重视地域特色并从传承人文环境的视角出发,获得文化认同。其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有机融合才是设计发展的最佳思路。另外,国家与国家存在着文化差异,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民族与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表现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在博物馆展示陈列设计中,也可以体现这些文化的区别。

二、博物馆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产品展示与陈列不是产品储存。博物馆在进行藏品陈列时要充分了解观众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充分把握观众人群对藏品的认知过程,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展示陈列方式。博物馆展示与陈列的过程中一般要在空间布局、展品布置、色彩光照、展柜道具设备、版面文字、参观路线等遵循以下原则:

站在观众的立场首先要符合人体工程学、顾客视线角度,要让观众明显易看。其次,明确分类,区分生活形态,让观众容易了解。比如光照的强度、色彩的冷暖、都应以测定的科学数据为准,版面文字大小、字形字体、配色应当以人的视距、视环境等多种因素来确定;坚持科学重在严谨,不得丝毫疏忽。从另外一层角度说,进行合理的藏品布局以引导观众接受信息,藏品布局时还要考虑观众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进行藏品的布局。而且从体现藏品特色原则层面说,展示空间的设计为体藏品特色服务,通过各种艺术处理手段来体现藏品特色。还可以利用一些装饰物和道具模拟情景陈列来加强藏品特征,使观众形象生动地体会到藏品的实际价值。

追求严谨的艺术结构原则。茅盾在《漫谈文艺创作》一文中说到:“结构指全篇的架子。既然是架子,总得前、后、上、下都是匀称的、平衡的,而且是有机性的。匀称指架子的局部美和整体美,换言之,即架子的整体和局部应当动静交错,疏密相间,看上去既浑然一气,而又有曲折。平衡指架子的各部分各有其独立性而不相妨碍,非但不相妨碍而且互相呼应,相得益彰。有机性指整个架子中的任何部分,不论大小,都是不可缺少的,少了任何一个,便损伤了整体美,好比自然界中的有机整体,砍掉它的任何小部分,便使这有机整体成为畸形的怪物。”只有精心构思,巧妙结构,艺术作品才能成为匀称、平衡、和谐、统一的整体。由于现实生活的丰富复杂性,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艺术修养的不同,结构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复式结构、三迭式结构、连环式结构、包孕式结构、串连式结构等。成功的艺术结构来自富于创造性的艺术构思,取决于艺术家正确、健康的世界观、审美观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精湛娴熟的艺术技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博物馆展览的陈列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科学合理的设计思想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空间与陈列的关系,能够合理地对问题进行处理,将文化艺术底蕴和审美品位在设计中进行有效体现,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它更加注重带给人较好的视觉感观享受,提升空间设计效果和水平,强化审美感受力。

猜你喜欢

文化元素
文化元素在旅游型古镇景观中的表达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V Series
“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与文化元素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分析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中的文化研究
广西壮族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与研究
抓好起步教学,让学生爱上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