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如何实现基层根植

2018-10-19胡娟娟

企业文化 2018年9期
关键词:员工芦苇精神

胡娟娟

摘要:芦苇·根文化是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在长期的工作中提炼升华的基层企业文化,映衬着奉献、纯朴的精神与理念,是采油一线员工勤奋向上的精神支柱,是新时期发扬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芦苇·根;文化;采油一线;员工;精神

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作为一个开发30多年的老区,历史、人文的沉淀沾染着芦苇色彩,经过不断总结凝练,把采一独有的老区文化、人的精神与芦苇精神结合,再具体到芦苇的根,称之为“芦苇·根文化”。

一、芦苇·根文化的由来

芦苇,别名芦头、芦柴、苇子,禾本科,茎秆直立,以根茎繁殖为主,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古人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芦苇是文人墨客借物抒情的尤物,是大自然对世世代代守望这片热土的人们的恩赐和奖赏。

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春天萌生着翠绿,夏天繁衍着浓绿,秋天苇花摇荡着银白,冬天满眼的苇丛为雪野镀上淡淡的金色,处处流动着旖旎的风景。无论四季怎么变迁,生长的芦苇,都是纯朴,坚忍,刚毅,豪放,始终如一;用纤细的筋骨摇摆一片又一片的微笑,沐雨筛风,宁静坚守,显露出原始的单纯魅力;丰收的芦苇,粗犷,厚道,宽容,忠诚,奉献了自己的身茎,留住的根永藏土水之下,根根相连,等待重新挺立的春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顽强的根注定顽强的生命力,相比于茎,芦苇的根更让人折服,浓缩了芦苇的气节与骨影,揭示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永恒。

1979年7月3日,在欢喜岭油田北部和双台子油田之间,盘山县欢喜岭村至齐家地区,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正式落地组建,那时还叫采油一大队。从此,“我为祖国献石油”壮歌开始唱响,“石油大会战”隆隆钻机声开始召唤。岁月荏苒,采油作业一区在这片油田、苇田之中一扎就是三十年,在3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采一人以大海一样宽广无私的博大胸怀、芦苇一样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脚踏荒原无私无畏、守望苇海无怨无悔,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苇荡油海深处唱响了石油奉献者之歌。

采油一线员工的精神,与芦苇精神相通、相惜、相融、相会,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看整体看局部,近有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束滨霞、劳动模范付静,她们身上的共同点就是奉献。“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油井”的束滨霞坚守岗位20余年,“岗位就是我的事业,工作就是我的快乐”是束滨霞真实的写照;劳动模范付静把小站当成家,细心呵护,从不休息的她认真管好每一口井,一管就是十五年。她们代表了采一人的本位形象,扎实、刻苦、执着、无悔,充分诠释了欢采采一精神。正如水土之中芦苇的根——深植,顽强,自立,忠诚,延展蓬勃的张力和生命的神奇。将芦苇和采油作业一区联系在一起,将采一人的精神——扎根苇海、奉献石油与芦苇的根联系在一起,于是,诞生了芦苇·根文化。

二、芦苇·根文化的内涵

芦苇·根文化传承着“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的石油光荣传统。芦苇·根文化更加强调“扎根”,扎根百年辽河,扎根茫茫苇海,扎根欢喜岭采油厂,扎根百里油区,宛如芦苇的根深植于水土,深植于生息的大地。

芦苇·根文化精神的实质内涵就是奉献,就是不计个人得失,不计汗水辛劳,奉献青春,奉献全部,扎根一线,无怨无悔。芦苇这样一种纯粹天然的植物,它的顽强,它的执着,它的生命,它的永恒,它的单纯,它的灵魂,正与采一人的精神品质相贴切,相融合。更为重要的是,开发30多年的老油区屹立于芦苇荡,无论狂风骤雨,白雪皑皑,总是岿然不动,安全生产,稳如泰山,不屈不挠,熠熠生辉,正与深扎大地芦苇的根相得益彰。芦苇的根,欢采采一精神的魂,共同彰显“奉献”,这就是芦苇·根文化。

三、芦苇·根文化系统理念

1.目标愿景:科学 有效 持续 和谐

2.建家理念:我爱我家,我参与;建家靠我,我奉献;人人建家,我快乐

3.团队精神:扎根苇海 奉献石油

4.行为理念:忠诚 进取 尽责 创优

5.管理理念:突出精雕细刻,坚持精打细算

6.学习理念:学习为了工作 工作需要学习

四、芦苇·根文化的实施效果

芦苇·根文化实施以来,以实现科学、有效、持续、和谐发展为总体目标,以共铸全员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为手段。坚持与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党支部“六个一”活动、“五型”班组建设等工作相结合,重点实施“五项工程”,着力推进单位基层管理和队伍建设上水平。

1.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在解决制约作业区管理上水平的突出问题上,着力打造“强基工程”。作业区相继制定了《废旧物质管理规定》《油品拉运补充管理规定》等7项工作制度,并对现行的12項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而使各项工作行有规范、做有标准,实现规范化管理。

2.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入手,着力打造“塑形工程”。从健全管理机制入手,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平台的建设工作的同时,强化制度执行力,提高管理水平。

3.积极开展“我的岗位我献策,我提建议我实施”活动,在解决制约我区成本控制难的突出问题上,着力打造“挖潜工程”。

4.以“素质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六抓”责任,通过实施“四培训”法,着力打造“提素工程”。

5.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创建“暖心工程”。在营造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作业区进一步增强员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把关爱困难员工放在首位,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同时,坚持用亲情凝聚员工,用关爱凝聚力量,不仅为患病员工建立亲情服务档案,坚持岗前健康亲情提示,在工作中处处给与关爱。还为全区员工建立了生日卡,坚持生日送祝福、送蛋糕活动,深受广大员工的喜爱和欢迎,实现了队伍的和谐稳定。

总之,芦苇·根文化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坚韧与力量,正是在艰苦的油田生产条件下干部员工精神的反映,在新时期推广和发扬芦苇·根文化,对鼓舞员工干劲、凝聚队伍力量,能够发挥重要和深远的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天然气储供中心)

猜你喜欢

员工芦苇精神
石磨豆腐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起风了
拿出精神
芦苇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旅游饭店服务礼仪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