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浇楼板裂缝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2018-10-19冯晓蕊王蒙罡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控制措施

冯晓蕊 王蒙罡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及住宅商品化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现阶段,高程建筑工程裂缝问题已经成为了各方关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北方地区具有较大温差,且大多施工都选用泵送砼技术等,导致裂缝大量产生于现浇混凝土楼板上,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为减少裂缝,必须加强管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关键词: 现浇楼板裂缝;原因;控制措施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建筑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工业设施、基础设施及民用建筑施工选用的主要结构形式。裂缝的产生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其不仅增加人的不安全感,还会降低建筑物的美观性。与规定值相比,裂缝过宽,或其深度、长度过大,都将损害钢筋保护层、锈蚀钢筋。当钢筋锈蚀后往往会出现体积膨胀现象,这将进一步扩大混凝土裂缝,从而严重损害混凝土结构,大幅度降低其承载力。为更好地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必须对混凝土裂缝成因进行准确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全面控制,这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建筑工程施工中,结构物往往需承受诸多荷载,最主要的有2种,如外荷载、变形荷载。则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具体归结为以下几点:

1、通过静荷载、动荷载等外荷载的直接应力产生,也就是根据常规方式进行计算的应力产生的裂缝。

2、通过外荷载作用,结构次应力产生裂缝。因大量结构物具体工作状态并不完全等同于常规计算模型,如一般选取薄膜理论计算壳体,壳面误差相对较小,则误差主要存于相对边缘位置,因此位置的弯矩、切力等产生裂缝。

3、因变形变化产生的裂缝,其引发因素一般为温度、收缩、膨胀等。具体而言,结构产生变形,如变形无法实现则会出现应力,该应力与结构刚度存有密切关联性,当应力比规定数值大时则会产生裂缝,出现裂缝后才能满足變形,同时降低刚度,应力松弛。

二、预防楼板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1、材料措施

适当提高材料的抗裂能力和材料的收缩能力,配置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尽量避免使用收缩性较大的矿渣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减少水灰比,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应控制其含泥量和级配,因为含泥量太大会使混凝土的“干”缩性增加。另外尽量减小钢筋的直径,加密钢筋间距等,这些都是防止楼板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

2、施工措施

(1)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严禁运输过程和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擅自加水,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被人为破坏,确保混凝土浇捣的质量,以防止裂缝的产生。

(2)施工中应注意做到防止早振,过振造成的板混凝土出现分层而降低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同时,混凝土浇筑完工后,必须派专人浇水养护,必要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可减少和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和温湿差变化过大引起的主拉应力。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毕24小时后方可进行施工放样,48小时进行模板制作、安装等其他作业,严禁集中堆载及施加冲击荷载。

(3)钢筋制作安装时,板面负筋<Φ12,距梁200mm外设置600×600mm方格网,≥Φ12设置1000×1000mm马凳筋,以保证板面负筋的位置。

(4)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应采用铁架子或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会下沉,从而有效控制保护层厚度,避免支座处因钢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

(5)应提高模板制作、安装工艺,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使之能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以避免由于模板的弯曲变形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6)应加强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对混凝土施工的每个环节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严禁野蛮施工,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降,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在使用小直径钢筋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配筋率,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角部负筋应双向配置,单向板也应四面均配置负筋。在相同配筋率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缩小钢筋间距,可提高现浇板的抗裂能力。

3、裂缝处理措施

对产生的裂缝要全面分析,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已经稳定,是否仍处于发展状态,并做好检查记录。针对混凝土裂缝的分析,常见的有以下处理措施:

表面处理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缝及不再活动的缝。常用材料有环氧树脂类等。进行裂缝处理时混凝土表面应坚实、清洁,有的表面根据材料要求还要求干燥。

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费用低。对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4、针对性预防

第一,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首先应保证泵送混凝土的质量,入模前应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现场抽查,保证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运输车不得随意加水,尤其对掺加粉煤灰和使用火山灰水泥的泵送混凝土,更要引起注意,因其坍落度损失尤为敏感;不使用分层、泌水离析的混凝土,同时注意防止混凝土早凝出现沉降裂缝。如缓凝剂使用不当,引起凝结时间延缓,甚至长期不凝,应重新浇筑混凝土;夏季高温、干燥、大风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段,充分利用早、晚低温段。风大时应采用挡风措施,降低风速,降低表面水分蒸发速率;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有无出现塑性裂缝,一旦出现裂缝,应立即进行二次抹压或二次振捣,但不要过振防止分层,抹压也不要使面层过于密实,防止毛细孔蒸发加重;振捣时间应适当延长一点,充分排出多余水分和空气,减少和减小混凝土内部孔隙以降低混凝土收缩量;浇筑完毕应立即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防蒸发处理,铺放塑料布最简单有效,但应压好周边防止被风掀起。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水湿养护,覆盖防水布或喷雾直至终凝正常养护为止。

第二,沉降裂缝预防。在满足可泵性的条件下,适当减小水灰比和坍落度,使流动性适宜,降低运输、浇筑振捣过程骨料因颗粒大小密度不同造成的差异沉降;施工条件允许可适当加入缓凝剂以延长凝结时间,以适应模板等沉陷引起开裂;坡屋顶,坡面较陡,对大流动性的泵送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更易向下流淌,造成泵送混凝土大粒径流动快,表面层流动快于底层,很容易形成离析,出现沉降不均的差异开裂,尤以靠近坡屋顶屋脊两侧为严重。浇筑坡层顶速度可适当放慢,用木抹将向下流淌的细骨料拌合物向上赶推,适当拍打使其加速下沉,减少离析,防止开裂。防蒸发布的铺设应紧跟浇筑,硬结后的正常养护亦应加以重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建筑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对的巨大的挑战。于企业发展而言,工程施工质量对其生存、发展极为关键,是其发展的动力,为实现建筑工程行业运转正常,必须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裂缝作为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控制的重点,必须充分了解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及产生原因,才能在实际案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才能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实现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莫愁.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及综合控制措施[D]. 中南大学 2014.

[2] 成盛,金南国,田野,金贤玉. 混凝土裂缝特征参数的图形化定量分析新方法[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06).

[3] 言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温度收缩裂缝的成因与控制[D]. 西华大学 2011.

[4] 刘晨涛. 住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D].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5.

[5] 张明,李欣. 浅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及施工管理控制[J]. 科技风. 2010(19).

猜你喜欢

控制措施
给排水工程招投标阶段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控制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初探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探讨
土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措施
机电安装在消防工程中的控制措施探讨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