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探索

2018-10-19荆婷婷刘金娥贾艳梅康迪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对策建设

荆婷婷 刘金娥 贾艳梅 康迪

摘 要: 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基地。因此,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显得极为重要。该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全方位地服务于区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对策

本文是石家庄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高职电子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1024)。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场所,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关键,以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高质量地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内涵和竞争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顺利达成。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对于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一、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室建设重复落后与课程改革不同步

高职院校大部分实训室是由各自系部建设与管理,根据系部专业自身发展进行规划实训室,由于没有综合考虑学院所有专业进行建设,所以造成一些实训室有重复建设的现象,且建设规模小,地点相对分散,不能形成综合共享的优势。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电子专业一些教学仪器设备落后,仿真性和模拟性不够,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随着区域经济及课程改革的不断创新变化,实训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不能及时地更新适应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而影响到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校内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同时也决定了学校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度、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满意程度。通过走访多家校内电子类实训基地,发现这些校内实训基地与电子专业合作不够深入,不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真实的生产场景、先进的技术工艺及设备、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进而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协同合作、创新创业服务等能力。

(三)校外实习基地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欠佳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指导思想,更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目前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较单一,通过走访多家校外电子类实习基地,发现这些实习基地仅为在校生提供了实习的场所,在指导专业课程建设改革,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及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不足。

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解决对策

(一)加强实训室建设

1、提高实训室设备的利用率、減少重复建设

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实现全院实训资源共享。在建设实训室过程中,要充分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在使用与管理实训室过程中,要运用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平台统一管理,并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集中与共享,提高实训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以达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2、实训室建设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课程改革应该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出发,以项目为导向,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构课程体系。实训室建设应该与课程改革相配套,为课程改革、综合实训项目的建设提供设施及场所等物质保障,并不断实时地更新和充实实训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创新意识和能力,努力做到实训室建设与课程改革相一致,以实现“共建共赢”的互惠效果。

(二)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服务能力

1、推进学校、企业与社会的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要全程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岗位认知、阶段性实习及顶岗实习的机会,将新技术和新设备引入到实训基地建设中,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与学校共同完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2、提升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校内实训基地应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设备设施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为大学生和创新创业项目之间搭建起桥梁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企业合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保障制度。

(三)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健全校外实习基地职能

1、校外实习基地要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内容的计划与实施、教材研发、教学设计、创新课程的开发等工作,实现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2、定期的举办学生作品展示、专业技能大赛及职业技能服务社区等活动,校外实习基地可提供场地、电路板、元器件及工具等硬件,还可指派专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为地方的发展服务。

3、校外实习基地可以选择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为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创造必要条件。企业专家定期开展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课程,课堂上可以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及创业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进而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及能力。

4、可开设为期三年定向专业、定向就业的定向班,不仅可以为合作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能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5、积极邀请校外实习基地专家进校园,通过举办课程研修班的形式对院校师资进行培训,从而把最新的技术和技能带进校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地探索解决的新办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华永,陈芷,王立中.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2014(5):22 - 24.

[2]翟志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29 - 232.

[3]雷振友. 高职实训教学标化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室为例[J]. 科学教育,2015(7):219—221.

作者简介:荆婷婷(1979-)女,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对策建设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