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2018-10-19金敏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岩土工程软土地基

金敏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软土地基作为其中最基础的内容,成为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针对此,本文围绕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的要点,展开深入剖析和探讨,旨在促进我国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快速进步。

关键词: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1简述软土地基特征

1.1外力作用易发生形变

软土地基具有触变性的特征,简要理解这种特性就是,软土地基在外力作用下,特别是在工程施工建设环节,受到机械振动或挤压,造成其基础结构发生形变,进而导致不规则沉降,甚至是整体滑坡,影响地基的安全稳定性。

1.2水分含量大,流动性强

软土地基的土壤颗粒密度低,并且含有大量的水分。这种特性导致软土会随着水分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外力的作用下,水分的无规律变化会导致其出现过度粘结或分散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地基出现强度差异较大的剪切力,以致软土地基发生剪切形变。

1.3干压缩性加剧形变

与其它土质层相比,软土地基的结构强度较差,水分含量较大。因此,在受力条件下,极易发生结构形变,进而降低其安全稳定性。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将使软土地基在持续受力作业下,加剧其形变程度,造成地基上方的建筑物出现不规则沉降,对公众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1.4结构强度差,安全稳定性低

一般来说,建筑物对地基稳定性都具有较高的标准要求,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其承载负荷力,保证整体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然而,由于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缺陷,加之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使得软土地基的强度下降,且承载负荷力和安全稳定性不符合实际需求,无法达到现代化建设标准。所以在此类地基上开展施工,将会出现边坡移位或塌方问题,给工程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1.5内部结构不均匀

软土层的内部结构相对复杂,且缺乏规律性。所以此种特性使得软土层的强度出现不规律分布的情况。针对基础结构较大的工程类型来说,由于建筑物的空间跨度较大,地基穿越不同性质条件的软土层,加剧了剪切力的不稳定因素,进而加大了整个地基风险系数。

2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要点

2.1具体勘察流程

2.1.1地面调查测绘技术要点

地面调查测绘的技术要点是,综合分析软土地基分布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条件,以及软土的形成原因、结构类型、埋藏情况、分布规律等内容。此外,研究对象还包括软土层的砂夹层厚度和颗粒组成,衡量砂夹层的排水性能。

2.1.2地质结构勘探、取样

通常,勘探工作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主要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从勘探的专业角度来说,坑探和钻探又被称之为勘探工程。在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探领域中,钻探是最具代表性的勘探手段,在对软土地层进行钻孔施工时,最适宜的策略就是干法钻进,针对多年处于地下水位的饱和性黏土来说,可以采用泥浆护壁钻进法。且在地质结构条件不明确的情况下,开展钻探工程,采用坑探方法最为恰当。与上两种勘探方法相比,物探则属于间接勘探手段,如果传统的原位检测手段无法充分满足勘测需求,并且需要采用物理技术,勘测工程所在區域的实际情况,则采用物探方法可以达到既定目标。

另外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前期工程的工作量,确定取样的数量,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确保试验的充分性,且明确具体的时间限定,为后续工程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和理论基础。

2.1.3原位测试的实际目的

进行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目的是,及时且准确的获取分析评价岩土工程的技术参数,如岩土物理特性指标、凝结形变参数及应力与时间的实际变化关系等。

其中原位测试技术保证了土层的天然状态和应力状态,其测定结果具有代表性,能够起到与室内土工试验相互补充的作用。

在完成地基实际采样后,便可为室内土工试验提供具有实际效益的物理指标和力学数据。土工试验具体包括软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中,软土力学结构形式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检测指标。通常应用较为广泛的地基检测手段包括固结和直剪试验。

2.2具体工作流程

1)深入勘察地质结构条件,根据勘察数据确定等级分化。具体的勘察内容包括:软土的结构类型、埋藏情况、分布规律及层理特性等。而工程等级的划分还需要综合考量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地基设计的难度标准、施工具体要求及工程自体特征等内容。

2)明确阶段性工程任务量,采取必要的勘察措施。在正式勘察之前,首先要明确基本的工作任务量,并汇总基本采用的数量,然后设置初期勘察点位,根据勘察策划方案,选择恰当的勘察手段,且按照既定的勘察流程,从根本上强化勘察质量。

3)确定获取样品的数量。根据基本工程任务量,确定获取样品的数量,并按照合理的工序流程,高质量的完成勘察试验,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同时选择恰当的取样点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工作,避免由于资源短缺或过度浪费影响试验结果。

4)通过对工程地形、地貌特征等的差异进行勘察,判断工程的水文情况。具体包括河道走势、支流分布情况、地下水埋藏深度等,与此同时评价软土区域的地下水径流、排泄等情况,避免由于地下水波动影响勘察的结果。

2.3集中处理勘察数据

1)统一处理试验数据。通常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应用最为频繁的就是土木试验法,综合分析岩土类型和工程性质,根据工程计算实际要求,从而选择恰当的数据处理措施,判断软土的性质。

2)集中处理原位测量数据。根据底层基本情况,确定各项原位测量数据参数,并确保所提供试验指标的准确性,按照试验标准规范,统一归纳和分析原位测量数据,进而制定完善的数据统计表,获取有参考价值的分析结果。

3)优化处理水文数据。将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情况规划到勘察数据处理环节,且结合地下水分析报告,履行岩土工程勘察标准规范,进而确定出环境水的类型等内容,另外还要详细判定地下水是否能够对混凝土及钢结构造成腐蚀作用。

3结语

综合上文内容可知,要想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就应对软土地基岩土工程进行深入且全面的勘察,且按照总体规划方案和标准规范,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严格把控勘察要点,大力推动地基勘察工程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J].杨再彬.西部资源.2018(03)

[2]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及应用探讨[J].黄喜成.河南建材.2018(04)

[3]分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何同.河南建材.2018(04)

[4]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J].陈俊.河南建材. 2018(04)

[5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关系分析[J].刘琦.世界有色金属.2018(10)

猜你喜欢

岩土工程软土地基
用新思路看沿岩土工程的发展
岩土工程特点与专项监理技术探析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