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
2018-10-19孟玥
孟玥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 2018) 9-338-01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基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国情,我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本身调节两种方式来协调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时代的选择,如何避免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对我国经济繁荣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金融经济 经济全球化 经济泡沫 虚假繁荣
经济学中的泡沫理论是以现代新兴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内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参考。泡沫理论可以展现出一个经济体内经济发展的具体状态、发展活力以及发展趋势等多方面问题,是维护经济结构稳定的重要内容。本文就以泡沫为主要的切入点,详细的就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问题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何为“经济泡沫”
经济泡沫是经济畸形发展所导致的一种现象,一旦处理不当,泡沫消失时,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等严重后果。经济泡沫是指上指的是资产价格的不正常膨胀,尤其是虚拟资本的一种不正常价格膨胀。简单而言,就是经济在一个时间段中持续、连续的上涨,最终导致商品的市场价格远大于商品的实际价值,从而形成的一种“虚假繁荣”的现象,造成经济中“泡沫经济总量“过多。所以说,泡沫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经济繁荣现象,其本质是虚假的,反应的是社会有效需求被过度刺激后的一些现象。这种繁荣是虚假的,迟早会破灭。
二、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经济发展是一个逐步渐渐的过程,而经济泡沫则对打击经济形式下投资者的投资信息,恶化投资环境,加大投资者的投资阴影面积,从而使经济进入一种过度刺激的状态,形成一种虚假繁荣的恶性循环。当泡沫消失的那一天,经济繁荣的假象将会破灭,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严重失衡。这种失衡随着经济泡沫的崩溃很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效应,严重时会引起社会恐慌,导致社会需求锐减,产生“恐慌性需求萎缩”现象,最终会导致经济危机。
而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形成主要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投机行为过度,成为一种投资的潮流,最终导致各样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另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资产收益评价的不合理,不合理的经济收益评价会导致相关要素的市场价格脱离实际的经济价值,造成相关市场“供小于求”的虚假繁荣现象。两种原因的本质都是对经济的一种过度刺激,使原有的经济发展速度打破,造成一种经济过早发展的现象。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很严重的,一旦得不到合适的处理,很容易产生社会效应。
三、如何尽可能地避免经济泡沫破裂
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产生的本质是经济被过度刺激,在较短时间内造成经济价格的快速增长,而现代金融经济环境下的社会人为了消除资产缩水、贬值等忧虑,会自发的推起下一轮经济泡沫的异常上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首先需要強调,经济泡沫并不能完全的消除,市场经济产生一些经济泡沫现象是必然的,而当下金融环境中各国要做的就是对经济泡沫现象进行合理的控制,尽可能的避免经济泡沫的破裂。上文中也提及到我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在如何尽可能地避免经济泡沫破裂上,政府一定要通过宏观调控的相关手段,对现代金融经济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合理的控制。
(二)依法治国,加强经济有关法律的完善
依法治国是我国一直坚守的原则之一,在如何尽可能地避免经济泡沫破裂问题上,要完善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消除经济犯罪中的一些灰色领域,完善经济发展中的法律依据凭证,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奠定基础。在如何尽可能地避免经济泡沫破裂问题上,立法部门要加强立法,从法律意义上约束不合理的投机行为。对于民间的一些不合法融资炒作现象要严格的打击,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然,如何尽可能地避免经济泡沫破裂问题并不能一蹴而就的,在相关操作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保证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够切合实际。在执法方面,也要加强执法力度,切实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结语
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经济发展也是这样如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十九大也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于金融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经济泡沫现象进行合理的处理,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完善相应领域的法律,切实的做到依法治国、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刘孝斌,经济泡沫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 来自1992 2013年的证据[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 (6):39-45.
[2]于学军,警惕中国经济泡沫化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严重挑战[J].科学发展,2014 (1):66-70.
[3]郭沛.21世纪以来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与经济泡沫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2 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