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麋鹿大肠的组织学研究

2018-10-19郭尚文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麋鹿大肠

郭尚文

摘要:肠黏膜屏障对于防控细菌等直接与黏膜接触而引起疾病至关重要,而大肠作为载体,其免疫屏障对机体的健康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机械屏障作为细菌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机体肠道内环境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随着更深入的研究,人们可能会找到更好的方式来维持机体的第一道防线不被破坏。

本文通过HE染色等途径对麋鹿的大肠进行研究。希望能对麋鹿出血性肠炎这类危害严重的疾病提供理论基础,让麋鹿种群数量能够上升更加顺利。

关键词:麋鹿、大肠、出血性肠炎

引言:

肠道是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最为密切的部位,是部分肠免疫细胞发育分化的微环境,肠上皮细胞不仅主宰人体的消化及吸收,而且在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耐受中起了重要作用。肠道有大量的淋巴组织,肠道内壁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的肠淋巴组织的总量与脾的淋巴组织相等。[1]。

出血性肠炎,临床上表现粪便中夹杂血液,病程短,死亡率极高,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此病以侵害反刍动物为主,国内对绵羊[2]、山羊[3]、牛[4]等家畜出血性肠炎研究均有报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血性肠炎在我国大部分鹿类园区时有发生,成为对我国养鹿业威胁较大的传染病之一[5]。在众多报道中,鹿类动物出血性肠炎的罪魁祸首是魏氏梭菌[8-13]。21世纪以来出血性肠炎,对麋鹿危害也非常严重。王英珍等[14]报道了一只麋鹿幼仔因大肠杆菌感染引起出血性肠炎死亡。之后,饲养在河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5]、北京动物园[16]、北京麋鹿苑[17]和石家庄动物园[18]均报道了麋鹿发生出血性肠炎。2010年3月,湖北省石首市三合垸的野生麋鹿暴发了魏氏梭菌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死亡了45只壮麋鹿,死亡率22.8%(45/197),临床症状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发生的出血性肠炎相似[19]。可见该病对麋鹿生存及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由于麋鹿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特殊性,造成取材困难,目前对麋鹿大肠的组织学研究较少,本文采用HE染色研究麋鹿大肠的组织结构,以期能为麋鹿消化道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与材料

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为北京麋鹿苑一只死亡的麋鹿,取其盲肠、结肠和直肠,4%甲醛固定,制作5μm厚石蜡切片。

1.2HE染色

5μm厚的盲肠、结肠和直肠切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在Zeiss显微镜下观察麋鹿大肠结构并拍照。

1.3数据统计

盲肠、结肠和直肠各取2张切片,每张切片上3个断面,两个断面间隔5μm,每个断面取5个视野,采用Image-Plus 6.0测量其最厚的黏膜厚度及肌层厚度。所得试验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用SPSS22软件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P<0.05为差异显著。

2.1盲肠

由图1可以看出,麋鹿盲肠肠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層和浆膜。盲肠黏膜分为黏膜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肠腺发达。固有层内有毛细血管。黏膜下层由血管和神经。麋鹿的盲肠肌层为平滑肌,分为内层环形肌和外层纵行肌。

2.2结肠

结肠肠壁结构与盲肠相似,肠壁由内向外分别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有毛细血管网分布。固有层有大量肠腺。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间血管丰富。黏膜肌层由平滑

肌构成连续。肌层为平滑肌,相当发达,分内环、外纵两层,内环肌层有倍外纵肌厚,肌间分布结缔组织。外膜为装膜,血管丰富,有神经节分布。

见附录图。

2.3直肠

黏膜肌层向肠固有层突出形成皱璧。黏膜肌层较发达,由多条平滑肌带组成,各肌束分散,黏膜下层不太发达,分布有静脉丛。平滑肌肌层相当发达。见附录图。

经统计发现,麋鹿盲肠的黏膜厚度显著大于结肠(p<0.05),与直肠差异不显著(P>0.05),且结肠与直肠间黏膜厚度差异不显著。而盲肠和直肠的肌层厚度显著大于结肠(p<0.05),两者间肌层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盲肠、结肠、直肠均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1.黏膜大肠黏膜表面光滑,不形成环行皱褶,①上皮细胞呈高柱状,肛门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柱状细胞之间有大量杯状细胞。②固有层很发达,内有排列整齐、长而直的大肠腺,淋巴孤结很多,淋巴集结则很少。大肠腺中杯状细胞特别多,无潘氏细胞。③黏膜肌层也较发达,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且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④浆膜 除直肠的腹膜外部,其余部分均覆以浆膜。

麋鹿的盲肠、结肠、直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构成,而且它们的肠腺都比较发达。同时,三者的肌层都较为发达。麋鹿盲肠、直肠粘膜厚度显著大于结肠,而盲肠与直肠差异不显著。肌层厚度与黏膜厚度情况类似。

与其他动物的差别

马的盲肠呈逗点状,上有4条由外纵肌层集中所形成的纵带,由于纵带的牵引,使盲肠肠壁形成许多囊状肠袋。盲肠位于腹腔右侧,自右髂部伸向腹腔底壁,盲肠尖达于剑状软骨后方。

牛、羊的盲肠向后以盲端伸向骨盆腔前口,盲肠表面平滑,无纵带和肠袋。

麋鹿的结肠位于右季肋部与右髋部,形成结肠袢,这与牛、羊的结肠圆盘相似,但是具有向内后下突出的尖端,故略呈圆锥状,称为结肠圆锥。结肠圆锥的顶端向后内方达瘤后背盲囊下部,基部向上,位于右肾的下方,连于肠系膜之下。

与小肠的差别

1.大肠黏膜无皱襞和肠绒毛。故内表面光滑。 黏膜上皮杯状细胞较多。

参考文献:

[1]李伟,陈庆森.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及其菌群与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08,29(10):649-655.

[2] 韵洪亮,仝镇方. 绵羊魏氏梭菌 A 型病的诊断 [J]. 中国兽医科技,1995,25( 8) : 37-38.

[3] 苗 友 林. 奶 山 羊 魏 氏 梭 菌 病 的 诊 治 [J]. 河 北 畜 牧 兽 医,1997,24( 4) : 31.

[4] 金鑫,吕相哲,姜鲲,等. 牛魏氏梭菌病的诊断 [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9,3: 227-229.

[5] 赵世 臻,沈 广. 中 国 养 鹿 大 成 [M]. 北 京: 中 国 农 业 出 版社,1997.

[6] 夏式堦,赵太铣,苏堰,等. 梅花鹿 A 型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J]. 中国兽医杂志,1985,11( 1) : 34-35.

[7] 周县利. 梅花鹿 A 型魏氏梭菌病的诊断报告 [J]. 畜牧与兽医,1998,30( 2) : 75.

[8] 潘秀文,马强,魏迎涛,等. 豚鹿混合感染 A 魏氏梭菌及病原性大肠杆 菌 病 例 [J]. 上 海 畜 牧 兽 医 通 讯,2001,25 ( 2 ) :44-45.

[9] 张小荣,文其乙,刘秀梵,等. 一株致梅花鹿猝死症 A 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与基因分型研究 [J]. 畜牧与兽医,2002,34( 6) : 9-10.

[10] 闫喜军,闫新华,赵传芳,等. 我国主要经济动物魏氏梭菌分离及血清 型 鉴 定 [J]. 中 国 预 防 兽 医 学 报,2002,24 ( 5 ) :383-385.

[11] 江赵兴,蔡艳. 梅花鹿肠毒血症的诊治 [J].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 6) : 32.

[12] 王英珍,路学东,段旭. 麋鹿出血性肠炎病例 [J]. 中国兽医杂志,1991,17( 5) : 38-39.

[13] 杨明凡,崔保安,魏战勇,等. 麋鹿魏氏梭菌病和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 [J]. 中国兽医杂志,2004,31( 3) : 51-52.

[14] 张成林. 北京动物园麋鹿疾病发生分析 [A]. 见: 夏经世.麋鹿还家二十周年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C].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69-71.

[15] 钟震宇,张林源,夏经世,等. 1999 年南海子麋鹿猝死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A]. 见: 夏经世. 麋鹿还家二十周年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C]. 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7: 34-37.

[16] 李創新,王万华,白志军,等. 野生动物反刍兽肠毒血症及其防治 [J]. 中国兽医杂志,2007,43( 5) : 23.

[17] 张林源,温华军,钟震宇,等. 湖北石首野生麋鹿大量死亡原因调查 [J]. 畜牧与兽医,2011,43( 4) : 89-91.

猜你喜欢

麋鹿大肠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大肠变懒 了
麋鹿的眼神
国庆节麋鹿苑观鸟记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黄芩苷对一株产NDM-1大肠埃希菌体内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皮肤病从肺与大肠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