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控制

2018-10-19王胜龙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大学教学方法

摘要: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科学的控制以推动体育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本文以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作指导,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教学质量的控制方法三方面来研究探索,建立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控制的“超循环”反馈控制系统。

关健词:体育教学;质量控制;超循环;反馈

目前,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冲击下,教育科学领域也崛起了许多崭新的学术思想和观点,现代教育思想日臻完善,“教育控制论”就是这美丽奇葩中的一朵。

控制论是以复杂的因果关系,可能世界的存在为条件的,所以“控制论”方法是一个普遍适应的方法。就大学体育而言,当前的研究只能是以认识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大学体育教学系统的规律,利用控制论的原理和思想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创造实施质量控制的条件,结合实际研究其控制途经和方法,逐步建立其质量控制的“超循环”系统模型,利用自稳控制原理对大学体育教学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诊断就会发现: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界定与表述;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手段老一套,不能实现思维能力培养的控制;教学评价系统不完善、不科学、不能准确适时地提供反馈信息;反馈网络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控制的关健环节,只有从目标建立、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再从教学评价到教学实施,到目标建立,全面贯彻现代教学思想,建立循环反复、逐步完善的“超循环”反馈控制系统,才能保证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推动大学体育教育向前发展.。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近年来风行“行为目标”的策略,“行为目标”策略强调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及可测性,这于教学比较、评价是很有意义的。但“行为目标”策略只是明确界定了教学过程的终止状态,而学生应当形成的内部思维过程的中间环节,没有作为教学目标加以表述,这样教学过程的控制只能是“黑箱原理”的控制,不适合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如何弥补“行为目标”策略的不足,实现教学控制的“明箱原理”控制呢?就大学体育教学而言,可以采用三级目标记述的方法,即:

第一级基本要求,解决教学内容范围及基本要求;

第二级目标分类,结合学校特点进行分类,用行为目标策略将教学内容具体化;

第三级在不同的研究,不同的背景下,采用两种不同策略:一是以目标状态矢量记述教学目标;二是通过建立目标过程模型,研究与记述作为教学目标的“中间环节”――内部思维过程。

以目标状态矢量论述教学目标也罢,建立目标过程模型也罢,目的只有一个,旨在揭示学生思维过程的内部机制,以达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机制。揭示思维过程的内部机制,意味着以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并拥有自身固有的某些要素(即知识、操作),并以这些要素构成假设性机制的方式,来表现心理过程(思维过程)。这种假设性机制就是思维过程模型,不过对于作为教学目标的思维过程即“目标过程”的表述来说,它所必要的思维过程模型不是在学生头脑中实际产生的思维过程模型的假设性构成物,而是正确的思维过程的假设性构成物。

2 教学質量评价研究

教学评价是正式地、有系统地进行设定目标、收集资料、综合分析、作出判断(对各种可行策略予以价值判断),从而协助决策者作出决策的过程。测评学生学习质量,是一种特殊的、连续的、多变的及没有确定外延的系统过程,同时测评本身是一个以一定目标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因此根据大学体育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本着全面考虑的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可得到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一般结构体系。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有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对教师的评价,上述并非表示评价工作的具体体系,它仅代表一种思想,是本着这样一种系统思想去全面考察体育教学质量评价。

3 教学质量控制方法

教学通常包括三个环节:计划环节、教学实施环节、教学评价环节。据此可将体育教学质量控制分为:教学运行前的预先控制,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随机控制,教学运行后的反馈控制。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有机整体。

3.1 教学运行前的预先控制

教学运行前的预先控制在学生尚未反应之前所进行的调整控制。它有两个最根本的前提条件:一个是教学目标及前段教学的信息反馈;另一个是学生的体育素质和智能水平。就大学体育而言,其预先控制主要包括下述两个方面。

3.1.1 教材内容的优化控制。大学体育内容突出的特点是“新、广、用、浅”,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教材适当提高教学起点,避免与中学内容的 简单重复,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实际化,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其内容的优化就显得更为重要。

3.1.2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整个教育界都很关注的问题,综观新时代各种教学方法,结合现代认识心理学研究成果,大学体育必须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试行教学方法的综合化:第一,将师生“传授――接授”式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讨论研究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师职责重在对教学的组织;第二,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把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紧密相结合。

3.2 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随机控制

我们认为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 据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约束条件和操作情况,形成问题 的初始表征;

第二、利用各种方法制定问题解决的方案;

第三、重构问题表征;

第四、执行程序,完成计划并检验结果。与以上四个阶段相对应,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随机控制可采用“五段式”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教师精讲、学生练习、课堂讨论及学生再练习。“五段式”教学方法以现代认识心理学为基础,博取观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3 教学运行后的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不仅不同教学层次上存在反馈,而且同一层次内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反馈。有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微观调整的半周期小循环反馈,也有一个依据教学测试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出宏观调整的全周期大循环反馈,因此体育教学反馈控制优化措施如下:

3.3.1 建立教学“反应――反馈――自反馈”控制链,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双向反馈;

3.3.2 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教学信息反馈网及科学的、健全的教学决策系统。

总之,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控制,从目标确定、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是一个信息循环往复的过程,其控制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以其各自最优及彼此的和谐统一达到整体控制的最优化。同时,这又是一个逐渐优化逐步实现的过程,其最终目标并非朝夕可至,只有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这一无穷循环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建立其“超循环”反馈控制系统,才能使其日臻完善。我们相信只要以认识心理学为基础,以控制的思想方法作指导,实施教学过程的自稳控制,必然求得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推动体育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观涛 华国凡.《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科学出版社.1983.1.

[2]列尔涅夫.《控制论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3.

作者简介:王胜龙(1966-),男,籍贯:天津蓟县,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大学教学方法
“留白”是个大学问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大学求学的遗憾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