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女性文化探究
2018-10-19向恬
向恬
【摘 要】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来源悠久,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早的文字记载源于清代。哭嫁歌中的待婚女子是哭嫁的主角,哭嫁歌词一定程度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表达了女子对平等婚姻生活的向往。对湘西土家族哭嫁歌进行研究能够使人深入了解土家文化,同时也是人们探究女性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女性文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1-0059-01
湘西土家族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在哭嫁歌保存方面做tj 比较好,婚嫁习俗还沿袭着原来一些老的传统。哭嫁歌的演唱者普遍为女性,待嫁女子通过哭嫁歌表达了对亲人的不舍和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期盼。因此,对湘西土家族哭嫁歌进行研究成为了探究女性文化的有效方式。本文从女性文化的角度对古家族哭嫁歌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个人的一些浅显认识,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一、哭嫁歌从侧面反映了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
在封建文化中,女性成为了附属和配角。在我国长期存在的男权社会里,女性的自主权极其有限,并且经过封建传统文化的熏陶,女性自身也慢慢接受了低人一等的社会地位,对自身权利诉求的愿望并不强烈。因受到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湘西土家族在历史上一直延续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嫁传统。然而从湘西土家族哭嫁歌中,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待嫁女子对女性权利的一种渴求,她们希望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待嫁女子通过哭嫁歌叙述自己的悲伤和对亲人的不舍,表达了对包办式婚姻的不满。这种做法在当时盛行的男权社会里是十分罕见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哭嫁歌从内容上展现了以女性为主的方式
从哭嫁歌的演绎方式可以看出,待嫁女子是哭嫁歌的主导者。虽然哭嫁歌有固定的模式,但是从歌词中无不显示出待嫁女子的自我意识。待嫁女子通过哭嫁表现出对亲人的不舍,不少土家族人甚至把待嫁女子哭亲人这一段的情感宣泄程度作为其是否孝顺的衡量标准。待嫁女子通过哭嫁歌也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细腻描述了待嫁女子身份和心理转变的过程,并且隐含了待嫁女子将不会完全接受历来顺受的新生活的潜在意识。待嫁女子通过哭嫁歌控诉了包办式婚姻,特别通过以哭代骂的方式对媒人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展现了待嫁女子的真实性情。
三、哭嫁歌从演绎方式上满足了女性展现自我的需求和愿望
待嫁女子为了通过哭嫁歌让更多的人认识和肯定自己,通常会在歌词和演绎方式上尽可能做到与众不同,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是待嫁女子从自身角度出发的一种个人需求。在土家族传统文化中,人们把能否演绎好哭嫁歌作为待嫁女子综合素质的评判标准。待嫁女子可以通过哭嫁歌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细腻周到。通常来说,优秀的待嫁女子能够较好地拿捏在哭嫁歌中扮演的各种角色,能够分清主次轻重,并且能够通过歌词和表演技巧感染周围的听众。在哭的过程中,情感上的悲切虽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待嫁女子有着过人的演绎技巧,具备掌控旋律的较强能力,懂得合理使用哭腔,以达到用技巧演绎歌唱,用歌词感染观众的效果。
四、哭嫁歌从情感上表达了女性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
从某个方面来说,哭嫁歌也是待嫁女子为自己的未来争取更多权利的一种方式。待嫁女子通过展现自己的能力,告诉所有人自己的价值,进而获得大多数族人的肯定和婆家的好感与尊重,从而收获一份幸福的婚姻。待嫁女子通过哭嫁这种形式,拉近了与亲人之間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婚姻生活的一种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在哭嫁歌中,待嫁女子的母亲不是表现出对女儿的不舍,而是希望通过哭嫁教会女儿在日后如何做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这是一种女性文化、角色心理、女性生命史的传承,这也是哭嫁歌另一层意义所在。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是人们了解土家族文化的活生生的历史教材,同时也是人们探究女性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土家族哭嫁歌直接呈现的是待嫁女子对封建婚姻包办制度的一种控诉,是对男尊女卑封建社会制度的一种反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说包办式婚姻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的流传和保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是民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西土家女子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对湘西土家族哭嫁歌进行研究,能够清晰地看到湘西土家族女性文化的发展脉络,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了解湘西土家文化。因此,有关部门要对湘西土家族哭嫁歌高度重视,要采取有效手段和措施,保存好湘西土家文化,让哭嫁歌这一民俗传统能够长久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余咏宇.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宇京,谢亚平.土家族传统婚俗仪礼音乐文化概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3]邹珺.土家族哭嫁歌女性的音乐情感探索[J].才智,2010(22).
[4]钟年.中国传统家庭的人生角色—以几种女性角色为例[C].中国家庭及其伦理研讨会论文集[A].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