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8-10-19覃艳

求知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统计图知识点意识

覃艳

摘 要:农村小学生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充足的家庭教育。学校在教育当中过于看重小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包含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通过创新精神来有效理解与学习,基于此,文章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以此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并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各种创新意识、个性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按照新课程理念与教育宗旨,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虽然大部分教师也充分认可并接受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依旧有一些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学校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师认识,使其充分认识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学习[1]。通过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此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成效。比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在课下寻找有关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物体,并将收集到的素材带到课堂上,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点讲解的时候,有效结合学生在课前收集到的相关材料,以此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并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其创新意识。

二、创设情境,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有限,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此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当中,全面了解与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为了将数学知识更加具象地传授给小学生,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进而提升数学教学综合质量[2]。比如,在数学教学当中对学生讲解“圆的面积公式”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对以往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或者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等相关知识点的情境,并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拼接或者分割,获得自己熟知的图形,进而求图形面积。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各种有关于圆的物体,如圆形钟表、圆形镜子等来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促使学生一步步获得圆形的面积推导公式。

三、通过问题教学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积极使用问题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当前农村小学在数学教学当中,多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且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导致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当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勇于质疑,并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加强思考与探索,并在和同学或者教师互相交流学习当中获得答案,从中提升自身创新意识。比如在对“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并从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与探究精神,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导入一些教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之前我们学习的折线统计图大家还记得吧,自己先重温一下什么是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点和联系?扇形统计图平时可以在什么地方应用?问题在提出之后,先鼓励学生通过教材以及之前的学习寻找答案,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对其中的重难点进一步加深记忆,使学生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意识,进而培养其创新意识。

四、联系生活,加强实践教学

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需要在实际数学教学当中重视实践教学,充分联系生活,拉进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知识运用能力,并通过实践动手培养其创新意识。比如在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实际生活当中的物体进行数数活动,比如数火柴棒、数玉米粒以及数花生等,促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能够联系生活,并在实际生活当中也可以积极带入数数知识,对相关知识内容进一步强化记忆,实现知识点的创新应用。

五、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团结的作用,以小组共同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小学生在实际合作学习当中加强沟通与交流,促使学生充分提升自身沟通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并在较为自由的教学氛围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比如在对“圆锥”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入一个圆锥模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以及摸索,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并自由发言自己对圆锥的看法,进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促使学生在小组学习当中相互交流自身对圆锥的认识和看法,教师在其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启发学生通过圆形和三角形知识对圆锥进行拼接和拆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使其深入學习并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发挥自由想象,并发挥发散性思维,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和谐、公平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促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更加自由、放松地融入课堂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当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勇敢地提出不同意见和见解,进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七、科学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自身基础,针对学生差异性的基础进行层次化教学,对不同性格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制订层次化目标,并对学生进行层次化评价,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在课堂教学当中,要结合学生层次分别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身基础之上实现进一步探索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积极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积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鼓励并肯定学生的进步,促使学生勇于创新、勇于质疑,实现自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西柳.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新课程,2016(10).

[2]曾海淦.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16).

猜你喜欢

统计图知识点意识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让“统计图图表”背后的数学文化熠熠生辉
知识点自测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消防意识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