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策

2018-10-19张水林

求知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语言表达口语

张水林

摘 要:语文学科和别的科目不同,它的切实行性非常强,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靠着语言及文字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强化受教育者语言的表达能力,改观以往人们注重书面表达而轻视口语表达的社会风气已是当务之急。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人类表达自我情感和意识的交流工具。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的想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想要培养这一能力,教师必须提出一系列切实的方案。教育者应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制订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案并且执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习到了语文的相关知识,还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一、利用好生活中的学习资源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比如,一些电子产品、社交活动都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做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有机结合,才更加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如今的教育中,我觉得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家长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他们会關注学生在校的表现。尤其是近年来在这个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家长更是随时可以通过微信与电话和教师取得联系。

笔者经常会看见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去图书馆读书,从小就会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近几年也有很多关于国语学习的电视节目,经常关注这些节目也可以从侧面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虽然说课外的阅读和社会给予的教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但是课堂才是这一切的根基。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是无可替代的。那么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这一切的基础,在上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激励学生多去开口说话,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设置出一些利于学生口语表达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进而引导他们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式

1.巧用教学设备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不应该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单一的教学方案是行不通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有时候不应该让教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加深对问题的思考。在教学时可巧用教学设备,例如,播放具有典型意义的照片,利用对照的手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播放录音,利用跌宕起伏的声音让学生沉浸在感受文章大意的快感中。听完了之后一定要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能够勇敢地站起来表达自己想法,从而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2.举办相关阅读理解的活动

想让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取得突破,应该借助一切可以锻炼他们口语的机会。可以在早读课上让学生在讲台上分享最近自己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介绍课文,内容学生可以自定。相对表现优秀的学员教师应该给这部分人一些适当的礼品,比如买一些小礼物引发学生参与的激情。其实这类的活动还有很多,比如:诗歌的演讲比赛、学生自己组建的故事会小团体、辩论赛等都会让学生快速地提升语言的应用能力。教师总结出学校周围学生最关注的一些现象,让学生自由采访周边人群对于这种现象的看法,然后归纳总结,并在课堂上表述出来。这不但锻炼了他们口语的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四、结语

就如今的小学语文教育而言,我们对于语文的学习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也会有很多渠道去强化学习。经常去看一些名人传记、国家名著等都会提升他们的语言阅读的能力。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师们也一直更改以往的教育模式,把握受教育者心理特征,抓住时机为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下,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彭丽雅.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王晓姗.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4(10).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语言表达口语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小小主持人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