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默未必是金

2018-10-19张连春

求知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作图线段数学教师

张连春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和实际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准备教案、设计问题等均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表达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例对此进行了分析。

很多数学教师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所教班级不同、学情不同,都会使得同一节课呈现出不同的结局,有些结局甚至出乎意料。殊不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教师没能依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原则,所谓“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以学生的基础认知为本,以师生的双边互动为本。因此,数学教师备课时要注意留足学生思考和提问的空间与时间,开启学生暴露问题的缺口和窗口,并随时准备为学生学习排忧解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不应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师应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例如,已知A、B、C、D四个企业位置如图所示,如今要修建一个水站,水站与四个企业分别有一条直线水管相连。问水站建在何处,才能使水站到四个企业的四条水管总长度最短?作图指出水站位置并说明作图理由。

有几个学生对此作出了回答。

师:“到底谁正确呢?我们还是先请生1说说自己的过程和理由。”

生1:“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道,到A、C两村距离之和最短的点必在线段AC上,到B、D两村距离之和最短的点,必在线段BD上,所以,水厂位置既在线段AC上,也在线段BD上,即在线段AC、BD的交点O处。”

老实说,我预先准备的作图理由与生1一样,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所认可的。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在学生齐答作图方法后,简单替代学生陈述理由,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回答。生2的“发难”确实令我始料未及,但也恰恰为我本堂公开课赢来了精彩一笔。这堂课让我切实领悟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好处:让学生有机会展示思维、暴露问题,既能化解学生心中的困惑,使集体思维得到提升,也有效避免了教师因自身思想局限对学生思维的束缚。

所以,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发声,即使学生说“错”了,也并非坏事。因为这给了教师即时了解学生的机会,充分暴露了备课无法完全预测的问题,而课堂上适时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避免课后再去低效补救。同时,学生亲历了“错”的体验,痛定思痛,也会对“错”记忆犹新,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防范。倘若课堂上教师“先声夺人”,问题结论一手包办,那么教师的“教”容易与学生的“学”脱节,教师依据自己经验要求,学生的“注意”也就变成了空洞说教。这样的善意提醒激发不了学生的记忆兴趣,甚至会变成学生的负担,学生做起作业来问题成堆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想打破沉默,数学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敢问、能问的和谐氛围,使学生不再担心批评、讥讽,让学生在无所顾忌的状态下思考,这样才会产生灵感、答案准确率才会高,所以,教师要学会微笑,笑对学生,笑出课堂艺术。教师要善问,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思维水平看待问题,不能问倒学生,让学生无法回答,一旦遭遇冷场,教师要适当点拨,化险为夷;有时候教师希望一节课下来学生不带疑问下课,其实反过来想,让学生带着疑问进教室,带着更多疑问走出教室,这种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主发現疑问,再加上之前愉快的课堂氛围,他们就会大胆发言,不再沉默了。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要减少出错,避免类似犯错,真正高效的数学课堂取决于教师,这就需要教师未雨绸缪,需要教师在课堂演绎上下足功夫,莫把先声夺人变成理所当然,切记:学生沉默未必是金。

参考文献:

[1]黄良平.苏霍姆林斯基谈怎么教学[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8.

[2]欧阳新龙,肖 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3]王占娟 .关于构建“生本创新”数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作图线段数学教师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不一样的角平分线作图
一次函数助解线段差最大绝对值
来自2019年天津市中考作图题的挑战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线段图真好用
作图题答题技巧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如何确定线段的条数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