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改革背景中的学院红十字会建设
2018-10-19侯昀彤
侯昀彤
摘 要: 群团改革新形势下,高校红十字组织应积极响应学校群团改革号召。面对红十字会存在的学生志愿服务方式相对单一、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活力不足、学生志愿服务热情难持续等问题,学院红十字会作为基层红十字组织,要紧跟群团改革步伐,通过强化大学生红十字会会员意识教育、推进红十字组织建设革新、深化红十字会干部素质培养、创新大学生红十字会工作方式等措施,积极稳妥有序地深化改革,推动建设有专业特色的基层红十字会。
关键词: 群团改革 基层红十字会 会员意识 干部队伍建设 工作方式
高校红十字会是国家红十字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院红十字组织是校级红十字会在学院中切实开展红十字会活动的有效推手,是红十字活动开展的重要阵地[1]。目前,高校红十字会工作持续推进,红十字会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日益深远,但仍存在思想引领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基层红十字组织活力不足、会员意识淡薄、红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因循守旧,对新媒体应用方面亟待加强[2]等问题。
本文以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为例,学院以群团改革为契机,加强党对红十字会的组织领导,在学院内外广泛开展红十字活动,积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切实落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学生关爱生命健康,践行文明生活方式,强化社会公德意识。基于纺织服装学院的专业特点,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红十字组织,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红十字活动,成为学院学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学生获得专业存在感和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红十字会会员意识教育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践行“人道、博爱、奉献”价值观。
红十字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稳步推进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遵循和切实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在群团改革的新形势下,积极在大学生中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文化,对于落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红十字会通过组织大学生积极开展救护知识培训、爱心捐助、艾滋病同伴教育、造血干细胞捐赠宣传教育等的公益活动,在学院内外深入持久地传播红十字精神和人道理念,把红十字精神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克己奉公的道德素养和自信、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优良品格[3]。落实群团改革的同时,积极在党员中发展红十字会员,充分发挥党员红十字会员的带头作用,将红十字精神与共产主义精神相结合,充分发挥红十字精神的号召力和公信力,在红十字会员及非会员中积极开展红十字活动。以党员建设为载体,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契合红十字精神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紧跟群团改革步伐,增强红十字组织凝聚力。
高校红十字组织是受红十字精神感召自发汇集的大学生群众性组织,红十字会组织的凝聚力是指红十字会组织这个团队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红十字会组织的向心力,以及红十字会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红十字会组织的团队凝聚力不仅是维持红十字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4],而且是红十字组织在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红十字青年自发参与红十字活动的重要前提。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红十字组织清楚地了解组织内部成员的需要,通过与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徽标、旗帜、工作服等具体文化符号,有效增强成员归属感,并通过定期开展学院红十字会成员内部联谊、户外素质拓展、救护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加强红十字组织内部成员沟通和感情交流,从而不断增强红十字组织的内部凝聚力。同时紧跟中央要求的群团改革步伐,持续开展学院特色红十字活动,在学院中持续营造红十字精神氛围,展现红十字组织的价值,进而有效地增强学院红十字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着力会员意识教育,提升红十字会服务先进性。
会员意识是红十字会员身份感和价值感的体现,是红十字会员在生活和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高校红十字会应积极引导红十字青年积极参与红十字服务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红十字会服务先进性意识,明确先进性标准,树立先进性形象,实践先进性要求,使红十字会员思想觉悟得到提高[5],会员意识明显增强。
以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红十字组织为例,因为学院各班级男女生比例差异、专业文化差异、地域差异,每个班级对红十字认识各不相同,班级内现有红十字成员不等,学院红十字组织开展工作时受到班级支持力的影响和制约。个别班级对红十字工作重视不够,对红十字活动漠不关心,红十字会员教育缺乏说服力,造成红十字组织在学生群体中的威信不高。所以學院结合红十字会发展规划,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地开展大学生红十字活动,不断强化红十字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6],切实保持红十字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动员学院内外爱心力量自发参与红十字组织的义务家教、老年公寓慰问、救护培训、同伴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在红十字会服务中体现红十字会员身份的独特性和先进性。
二、大学生红十字会干部队伍建设
(一)紧跟学校群团改革方向,革新学院红十字组织建设。
基层红十字组织建设的宗旨是通过加强基层红十字组织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逐步建立科学合理、服务高效的组织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红十字基层组织在开展人道救助、传播红十字精神、服务基层困难群体等方面的作用[7]。
学院红十字会是高校红十字组织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基层红十字组织的重要代表。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红十字会紧跟学校群团改革方向,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切实加强和改进学院红十字组织各项工作,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红十字组织活力。不断调整学院红十字组织结构,改革优化学院红十字运行机制,由红十字青年教师担任学院红十字会秘书长,主动开展学院红十字组织“班级红十字会员—红十字组织成员—红十字教师会员”的三级梯队建设,构建红十字组织“学生—红十字青年学生—红十字组织干部”的三级工作机制,在班级中建立红十字会工作小组,推动红十字活动在班级中的有效开展,把学院红十字会建设成有组织领导、有队伍保证、有宣传氛围的“三有”基层组织。
(二)拓展学校群团改革形式,端正学院红十字会工作作风。
大学生是人道主义精神在高校中主要实践者,在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基层红十字会不断拓展改革形式,积极在大学生红十字组织管理、活动动员、平台搭建、信息公开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积累经验,形成更规范、更具体的基层红十字组织管理制度[8],拓展更丰富、更生动的基层红十字组织活动形式,把红十字组织作为红十字青年干部提高工作能力、端正工作作风、丰富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加强红十字会作风建设,对于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促进广大红十字青年更好地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落实群团改革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下而上全面推进作风建设,在学院基层红十字组织中严格摒弃组织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把握基层红十字会严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提升红十字组织的工作效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广泛弘扬红十字精神,积极调动红十字青年的生力军力量,在学院红十字工作中高高举起红十字旗帜。
(三)坚定学校群团改革目标,强化红十字会干部素质培养。
高校红十字会学生干部是高校红十字活动发起的主要倡导人,是红十字工作落实的主要承担者。高校红十字组织作为群团重要组织,应主动提升红十字会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9]。群团改革离不开优秀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改革。新形势下建立一支优秀的高校红十字学生干部队伍,有赖于吸纳“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有苦干精神”的四有红十字青年充实到红十字干部队伍中,创新红十字干部任用机制,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满足红十字会的工作需要和基层服务需求。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红十字会定期开展“红十字学生干部领导力培训”、“红十字救护知识培训”等系列活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从思想引领、创新工作方式、言行规范、救护知识普及等方面增强红十字干部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其红十字青年在学院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学院红十字会工作重点。同时推进红十字干部考核管理制度,完善红十字干部培养培训使用制度,强化红十字会学生干部素质培养。
三、大学生红十字会工作方式创新
(一)跟进高校群团工作新思路,构建学院红十字会工作新方法。
高校红十字组织工作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是扩大高校红十字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有效途径,是保持高校红十字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跟进高校群团改革新思路,着力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红十字精神引领工作体系,健全红十字会针对困难学生多样化、常态化的爱心帮扶机制,推进红十字组织对新媒体和新工具的应用。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红十字会积极探索红十字会工作新方法,贴近学生需求,开拓网络红十字工作的新阵地。在微信、微博等多个公众网络平台上搭建学院红十字宣传窗口,广泛宣传学院各项红十字会特色活动,诚实、透明、公开、实时地展示学院红十字系列活动和救护服务信息,展现学院红十字活动风采和红十字青年的个人风采,通过网络平台的转发和扩散,有效扩大学院红十字会在校内外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通过网络宣传新阵地,大力宣传救灾救助、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例,在学生中乃至全社会起到广泛宣传作用,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二)跟进高校群团工作新局面,搭建学院特色红十字活动平台。
高校群团改革的落实打开了高校群团工作的新局面,切实加强了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提高了高校群团组织对学生的引领力、凝聚力、服务力、创新力。高校红十字组织作为群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的同时,应紧扣红十字宗旨搭建爱心平台,着力发展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创新项目[10],搭建有学院特色的红十字活动平台。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红十字会结合自身学院专业特色,开展系列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爱心义卖学生自制衣物、手工艺品,将专业学习与红十字志愿服务相结合,学有所用,帮助学生增强专业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跟进高校群团工作新突破,开创学院红十字会服务新阵地。
在高校群團改革背景下,高校红十字组织不断发展和壮大红十字队伍,紧抓高校健康安全教育,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好救护知识培训、同伴教育、造血干细胞捐赠宣传等红十字特色活动,不断创新红十字活动的新载体,开创红十字会服务新阵地。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红十字会积极拓展红十字会服务新阵地,主动前往江海流浪猫狗救助基地和老年公寓,为流量猫狗和失孤老人提供爱心帮助,并主动与学校周边社区取得联系,通过与社区红十字组织共建,打造学院红十字服务特色,组建一支红十字会社区志愿服务分队,进入社区中为居民提供救护技能培训和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通过社区服务活动,学院红十字青年在实践中积极践行“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红十字精神,诠释大学生善良、友爱、互助、文明的人道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成人成才。学院红十字会与江海流浪猫狗救助基地、老年公寓及周边社区建立良好联系,有效构建学院红十字会服务新阵地。
四、结语
在群团改革背景下,学院红十字会需要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推进基层红十字组织建设改革,开创基层红十字会建设新局面。充分认识基层红十字组织建设在群团改革背景下的时代特点,坚持红十字精神的优良传统和红十字会工作的成功经验,不断改革创新,运用跟进式工作理念,积极发挥红十字会在高校中的德育功能和红十字会青年在学院中的榜样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晓青.浅谈师范院校红十字会的功能定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
[2]顾昊.浅析高校红十字会工作的现状与挑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8).
[3]祁立佳.高校红十字会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影响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2).
[4]孔少敏,孟舒.关于高校团学组织团队凝聚力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6).
[5]颜廷宏.试论高校红十字工作与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4(11).
[6]李松,朱淼,马莉.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9).
[7]沈在蓉.群团改革背景下团干部队伍建设探讨[J].中国培训,2016(12).
[8]张秀峰.群团改革背景下推进高校团学工作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6(4).
[9]何兰萍,纪元.社团工作视角下的高校红十字会工作调查[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9).
[10]李婷芳.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高校志愿组织团队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