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学策略分析

2018-10-19张静娜

求知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核心德育素养

张静娜

摘 要:核心素养是我国开展教育改革工作以来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各科教师的重视。具体到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为了做好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就需要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这方面的教学,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主要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对学生健康生活、快乐学习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

小学教师一般都是通过课堂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因此,课堂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对教师德育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将其集中在一个较为单纯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显著提升,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帮助[1]。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核心素养的要求,只有真实的教育才能促使教师教学的质量持续提升,也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古诗文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人文积淀。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期间,为了确保自身的教学质量,需要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促使小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对其深厚人文情怀的培养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为了小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需要对小学生做好课堂德育工作。

二、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德育

小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做好课堂知识的学习,要想促进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促使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质量持续提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还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工作。通过相应的社会实践,小学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社会服务、社区实践和家庭活动等公益性的活动,这对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为了小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应该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关注周围情况,具有世界视野,同时还能够对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生态、全球化等问题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小学生的进步和发展[2]。同时,在社会实践的影响下进行德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对我国的国情产生更为全面的了解,加强其对国家的认同感;了解中国历史,懂得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意识;具有文化自信,知道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进而促使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通过积极引导进行德育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于周边的事物拥有极其强烈的好奇心且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而教师作为小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教导者,学生在学习中会把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对教师的行为举止进行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时,为了确保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工作拥有较高的质量,就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征,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用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通过这种方式,从而促使学生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教育学生要用文明语言时,教师可以在和学生交流和沟通时通过合理、恰当地使用文明用语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通过这种方式,从而促使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把道德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四、结语

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工作时,为了确保小学生道德水平的持续提升,不仅需要通過课堂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同时,还要通过良好的引导方式做好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对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运虎,高有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教学四步骤法[J].改革与开放,2017(10):92-93.

[2]李晓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EB/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6(6):12.

猜你喜欢

核心德育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