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讨

2018-10-19潘秋蓉

求知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笔算两位数

潘秋蓉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运算能力又是构成数学学习基础能力的基础,也是构成数学核心素养基础层级的重要内容,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及今后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措施。

一、核心素养简述及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价值研究

1.核心素养

PISA认为,数学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个体在各种情况下形成、使用和诠释数学的能力,内容包含数学推理、数学概念应用、过程、工具、描述解释与预测现象,等等,这能帮助学生更具反思性和创新性地认识数学所扮演的角色,并在熟练应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判断与决策能力[1]。我国著名的李星云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生应具备的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分别是数学交流、数学推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能力、数学建模,而运算能力就是基础中的基础。

2.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价值

长期以来,运算能力都是我国小学数学中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甚至被视为最基本的三大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基础,也将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新课标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指示,其内容包含“四基”与“四能”,即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及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在“会算”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算”的价值,即计算只有在用的时候,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用”是为了引导“算”,“算”则是为了解决如何去“用”,两者是统一的关系[2]。

二、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分析

1.受到思维的限制

笔者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受到限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多是无法找到一个能够有效提升的方法,不少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没能成功打破思维僵局,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问题时使用正常的算法,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计算中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还会增加计算失误的概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习惯。另外,学生还会受到定势思维的困扰,在一些四则运算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如10+2.5÷0.5,学生容易出现从左到右运算的情况,而忽略考虑乘除法优先的原则,于是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率。

2.数学基础不牢

学生的数学基础不牢也是困扰其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因素,计算是一项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的能力,需要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基本运算法则,具备一定的口算与心算能力,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计算法则不熟练、基础知识不扎实等原因影响其计算的效率与计算的准确性。

3.重视程度不够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广泛普及,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过程中不少都使用了计算器或手机的计算功能,有着高的准确性与便捷性,这直接导致学生对数学计算学习的不重视,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思考数学的计算问题,也就无法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数学教学设计目标的导向性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标准。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就是预期下的学生学习效果,由于其具备了预期的性质,而数学目标的学习主体必须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计算数学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结果分类的知识,追求明确、具体和可视化的目标,在教师明确学生预期的计算教学结果后,才能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完成数学计算的学习任务,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学习内容时,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标准,教师可以将教学的目标设置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要求学生先经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过程,学会应用点子图等工具更直观地呈现乘法计算的过程,从而明确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形式。第二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以正确的计算逻辑进行计算。第三点为感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意义,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计算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从以上的目标设置可以看出,通过数学计算教学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整个计算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点子图的直观表现形式,亲身经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应用,从理解算法、掌握算法、熟练竖式书寫格式的学习规律出发,培养学生对数学计算学习的兴趣。

确定学生的计算教学目标后,在具体的应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比如迁移转化方法,这就可以引入学生已掌握的一位数口算与两位数笔算的知识,让学生由易到难逐渐形成知识的迁移。也可以采用直观与抽象结合的策略,如点子图或是算式合并过程的抽象算法让学生明确整个计算过程。

2.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性阶段,在这个学习阶段中,学生有其自身的学习规律与过程,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意图明确、层次分明。比如在学习“小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时,教师为学生编排的练习主要可以分为三项,分别是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转移到小数。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很快发现小数知识与整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数学知识的相通性,这与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相符,而教师重视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的方式也更能促进学生形成更缜密的数学思维。

为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就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要深入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比如“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也为学生学习“数与代数”做准备。教师可通过多元表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与算法,积累计算经验,形成有关数学计算的生长型素养。其次,教师要从计算知识的本质着手,科学地整合数学知识内容。比如关于“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多位数中都是以一位数分别取乘以每一位,再加上所得乘积,这实际上是综合笔算加减法,教师重点要教会学生区分和融会贯通。最后,细致地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教学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有针对性地主动避免学生计算可能出现的误区,及时给予指示与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爱算、会算和用算开展指导性的整合式教学,主动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学习数学计算知识的问题,让学生从中积累更多的计算经验,挖掘学习兴趣,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江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初探[J].华夏教师,2012(12).

[2]丁玉俊.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才智,2016(12).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笔算两位数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511”教学模式对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
利用迁移思维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课堂效率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易错题的千预和跟进分析
怎样做将格子乘法与三位数乘法笔算相结合
暑假训练营·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两位数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