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弑亲者的迷失与救赎

2018-10-19王海文

文教资料 2018年15期
关键词:救赎

王海文

摘 要: 迟子建小说《群山之巅》和《晚安玫瑰》都涉及对“弑亲”和“强奸”这两大类主题的书写。本文通过分析与这两个主题相关的人物《群山之巅》中的辛欣来及《晚安玫瑰》中吉莲娜、赵小娥三者的同源异构关系,进一步阐释弑亲主题投射出的意义,并透视情节背后承载的内核,揭示弑亲者的迷失和救赎。

关键词: 《晚安玫瑰》 《群山之巅》 弑亲 救赎

迟子建小说《群山之巅》中的辛欣来和《晚安玫瑰》中的吉莲娜、赵小娥虽然不处于同一文本,但这三个人物都与“弑亲”和“强奸”这两个充满暴力血腥和残酷的词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三个人物好像一个链条一样串联在一起,他们使迟子建对于“弑亲”和“强奸”的苦难主题更完整。

一、同源异构:弑亲者的形象

辛欣来出自迟子建2015年的小说《群山之巅》,吉莲娜和赵小娥出自其2013年中篇小说《晚安玫瑰》,《群山之巅》是一个模糊了时代背景的文学语境,而《晚安玫瑰》的故事展开在哈尔滨这样一个真实的地点。三个人物无论从生长环境、生活环境还是精神气质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似乎不存在什么明显的联系,但有种微妙的相似性。

但是从个体各自的经历看,辛欣来因为过失亲手弑母,这是一种并非事先策划,而是激情杀人的无意识行为。辛欣来因为王秀满并非亲生母亲,而自己跟着王秀满辛七杂夫妇没有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对养母产生怨恨,这种仇视的心理为其弑母提供了自身犯罪的自洽逻辑。

辛欣来使用的工具是斩马刀,金属刀具象征着一种男性的力量和直接、血腥、残酷的方式。弑亲之后,辛欣来选择逃走,并穷凶极恶地强奸了具有神异色彩属性的安雪儿,最后安雪儿怀孕,生下一个孩子。这和赵小娥的身世有某种相似。

吉莲娜和赵小娥仿佛是一对“弑父”的双生胎。吉莲娜是“河豚鱼计划”的牺牲品,被继父设计送给日本军官而遭受强奸,从而对继父心生恨意,她通过砒霜投毒的方式,让继父在无声无息中死去,除了她自己没有人知道她杀了继父。吉莲娜的弑父是有大的历史时代背景的,作为一个有虔诚的宗教信仰的犹太教教徒,弑父对她而言是一种巨大的煎熬,所以终其一生吉莲娜都在洗刷她的罪孽。

赵小娥是强奸犯的女儿,是一种结果性的存在,她的动机是复仇,最后以负罪感逼迫亲生父亲自尽。赵小娥是乡村社会里一个与父亲没有血缘关系的异族闯入者,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家族和周围人的冷遇和偏见。赵小娥把所有她遭遇的不幸归结为那个强奸了她母亲的人,客观地分析,她的痛苦并不直接来源于强奸了她母亲的穆师傅。她早年的痛苦源于乡村社会的传统观念,那么她后来的痛苦就来自于她的生存状态,不断地被迫换房子,男朋友出轨她的房东,促使她产生一种城市漂泊者“无根的焦虑”。

赵小娥没有直接弑父,相比辛欣来和吉莲娜的实质性弑亲,赵小娥只是有动機而未遂,完成她复仇计划后半部分的是穆师傅自己,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她没有弑父。但是当穆师傅祈求她未果纵身投江,这对赵小娥的刺激与亲手弑父无异,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谴责和亲眼看见至亲死亡的恐惧让她放纵自我,失魂落魄。

他们三个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值得思索的关系,揭示了一种命运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回环的互文与补充。辛欣来是一个施暴者,吉莲娜是受虐者,而赵小娥是犯罪后遗留下的结果,通过三个人物的命运走向可以反映出一个同类型的犯罪过程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和犯罪造成的结果,然后思索罪恶背后更复杂的情感和背景,透视出一种多种视角解读”强奸和“弑亲”的方式,故他们三个人之间是一种“同源异构”的关系。

二、投射与回响:弑亲主题书写的超越

在《群山之巅》和《晚安玫瑰》的“弑亲”情节处理上,迟子建显然对传统的弑亲主题书写做了改变,安排了一种超出理论阐释层面的故事模式。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正常的逻辑应当是男性具有恋母情结,女性具有恋父情结,但迟子建却别出心裁地将人物的性别做了一个置换,形成了“男性弑母”和“女性弑父”的新的故事形态。其实在迟子建早期作品中的弑亲主题故事还是很贴合固有的理论模式的,如《岸上的美奴》中的美奴,就是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在恋父情结下弑母的故事。同时,按照正常的逻辑,辛欣来对从小收养他的养母王秀满应当是有强烈的依恋的,“弑母”行为是很难发生的。而在《群山之巅》和《晚安玫瑰》中的颠覆代表着作者对于弑亲这一主题新的尝试。

辛欣来的“弑母”与人性中的阴暗有关,同时与其成长环境有关,王秀满和辛七杂畸形的婚姻关系,使辛欣来的伦理观念发生了扭曲,最终迷失弑母。

从女性心理的角度出发,父亲代表着一种法律,弑父行为就代表着女性对父权的一种反抗。同时,从吉莲娜和赵小娥的自身实际出发,无论是吉莲娜的继父还是赵小娥的生父,在她们人生的初期阶段都是“缺席”的,这种“缺席”对情感的维系造成了一种隔阂和割裂。

对与这三个人物相关情节进行具体分析,反映了男性和女性的心理差异,作为男性,辛欣来的弑亲行为,暴虎冯河,方式简单粗暴,作为女性,无论是吉莲娜的砒霜投毒还是赵小娥计划的划船落水、伪造溺亡假象,都是长期计划过、有组织性的实施行动,并且在计划中,她们会把自己从犯罪中剥离。

无论是辛欣来的“男性弑母”还是吉莲娜、赵小娥的“女性弑父”都是一种对传统心理的逆转和解构,突破了普遍意义上的情节模式,并且具有复杂的指向意义。这种新的故事形态意味着固有的理论和逻辑需要打破,这种打破就是生活中的偶然和不可控因素。

一个语境下的故事并不能面面俱到,但是一种精神的延续和表达可以突破一个故事世界的界线,蔓延到下一个世界,文学作品架构的世界并不是单向的线性的,而是平行的。在《群山之巅》和《晚安玫瑰》中,“弑亲”和“强奸”的情节呼应,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三、生死之间:人性的迷失,神性的救赎

生与死是文学书写的永恒话题,掩藏在表象下的罪恶是不是会有终结,又如何洗刷就更值得探索。弑亲者的行为是人性的迷失,然而更值得探究的是迷失之后的救赎。

辛欣来死了,诚然他自身并没有完成自我救赎。而吉莲娜和赵小娥则是另一种状态。吉莲娜可以通过宗教力量,对犹太教教义的持戒,完成自我的救赎。吉莲娜和苏联外交官的爱,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但是给了她忏悔与救赎的力量,她热爱音乐和艺术,通过这样的方式净化心灵。

穆师傅的投江是对自我罪责的忏悔,知道了隐情,读者会悲悯,而又该反思,一个人所犯下的罪孽,是否只有死亡才能终结,诚然不是,对赵小娥而言,间接弑父让她受到内心的无限煎熬,致使精神失常。这就类似于曹禺《原野》中的仇虎,因为复仇,而进入一种痛苦迷惘的精神错乱中。对赵小娥而言,如何完成自我的救赎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命题。迟子建在接受采访时说:“安排赵小娥和吉莲娜住在一起,是为了给赵小娥找一个教母,因为赵小娥不能完成自我的救赎。”①

这就似乎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杀人之后精神崩溃一样,负罪感使得他们不得安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被索尼亚用基督精神感动,皈依上帝,投案自首,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救赎,走向新生。赵小娥和吉莲娜相当于拉斯柯尔尼科夫和索尼亚的关系,吉莲娜是赵小娥的精神导师。

辛欣来是知青和当地官员的私生子,其生母为了掩藏他的真实身份,伪造了他是强奸犯的孩子的说辞,这种说法和赵小娥的出身是异曲同工的,只不过没有公之于众而已,加之养父辛七杂和养母王秀满之间畸形的夫妻关系,致使辛欣来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最终走向歧途。辛欣来其实是另一个赵小娥,他是迷失的沉沦的没有得到救赎却始终活在虚妄幻想里的赵小娥。

迟子建曾在《我作品中的俄罗斯情结》一文中谈及俄罗斯文学对其的影响,赵小娥的出身和人物命运走向不免让人联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斯麦尔佳科夫。斯马尔佳科夫是老卡拉马佐夫强奸丽莎之后留下的私生子,是一种恶的化身,就像赵小娥处于穆师傅死后的余震时,对吉莲娜所说:“我是在坟场受孕的孩子,我是魔鬼的化身。”②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斯麦尔佳科夫亲手弑父并嫁祸他人。在迟子建的表达语境里,好像不满足于这种联系和沿袭,她甚至后来直接地设置了辛欣来的人物形象,这是对未完主题叙述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斯麦尔佳科夫最终忏悔,以自杀赎罪。辛欣来的结局似乎更残酷,到死未悔改,彻底地迷失了自我的本性。

结尾吉莲娜的结局,让人不禁联想到《日瓦戈医生》的结尾,两者似乎有一种联系。吉莲娜是一个如日瓦戈医生一样的圣徒,吉莲娜的圣徒情结来源于宗教和民族性的流浪气质。

值得关注的是,在穆师傅对犯罪场景的回顾里,小娥的母亲有反抗,但听到一个年轻男孩的理由和恳求时,却选择了顺从,这类似于《日瓦戈医生》中的拉丽萨,并追溯到《圣经故事》里抹大拉的玛丽亚,这是一种来自女性肉体上的救赎。小娥母亲原生的母性关怀和对一个可能降种的男孩子的慈悲和怜悯,对苦难人生境遇的感同身受,选择顺从是令 人思索的。

辛欣来的迷失与沉沦和吉莲娜的自我救赎,以及赵小娥的被救赎之间形成一种互映。

四、暗夜微光:希望与关怀,慈悲与信仰

在《群山之巅》里,辛欣来的结局是被执行死刑,在他的死背后是来自亲生父亲和异母哥哥虚伪和自私的掠夺和算计。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肾作为一种器官,因为移植而代表了一种新生,所以在辛欣来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丝没有泯灭的善良,即使这种善良来源自于有人能替他活着吃香的、喝辣的,仍旧是对生命的一种留意。辛欣来选择束手受缚,因为对他的生父怀着无限的期待,他并没有获得精神上的救赎,也不曾忏悔自己的罪恶,这就变成了人性上、伦理上的一种反讽,对辛欣来最大的惩罚就在于被想象里可能会救他的父亲抛弃,这是一种毁灭性的内心煎熬和惩罚,在故事的结尾我们并没有看到辛欣来的忏悔,他到死都在做着天真美好的梦想,他的最后一句话是:“马上会有人叫你们刀下留人的,你们等着瞧!”③书里没有在被执行死刑前的辛欣来的心理活动,作者有意地省略了这个细节,或许是对这个没有得到救赎的可悲可怜之人的一点眷顾和对苦难叙事的一种克制。叙述上刻意的回避,不让最惨烈的真相曝光,让人物和读者都陷入绝望当中,这就是迟子建,永远在绝境里保持悲悯,留点希望。

时迟子建在写作中流露出对女性的关怀也值得关注。《晚安玫瑰》里齐德铭是一个有些悲观主义,但通透而明白的人,他用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生活。对赵小娥而言,失去齐德铭依然是一种因果报应,余下的人生她该是和吉莲娜一样活在忏悔和自我救赎里。因为她“已是干涸的河流”④,她继承了吉莲娜的房子,和吉莲娜的命运殊途同归,而这似乎意味着一个新的循环,一本“传奇”的开始,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迟子建对赵小娥是温柔的,让她继承了吉莲娜的房子,有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抚慰了她“无根”的焦虑。

安雪儿在受到侵害之后,对辛欣来充满宽忍和原谅,不仅生下来他的孩子,甚至充满一种反讽意味的斯德哥尔摩情结,但可以说这是一种双向的成全,一方面让辛欣来在这世界有了一种延续,另一方面打破了安雪儿自身神异属性的禁忌,让她走下神坛成为烟火人间的一介,同时对传统贞洁观念做了一种温和的解构,体现了对女性的偏爱和关怀。这种关怀还体现在最后得到解脱和救赎的是作为女性的吉莲娜和赵小娥,而不是作为男性的辛欣来。

前南非大法官奥比·萨克斯说:“假使民主能够在南非的土地上扎根,那么象征纯洁和殉道的玫瑰和百合将从我的断臂上开出,那就是我温柔的复仇。”⑤没有宽恕就没有救赎。穆师傅的纵身一跃,是闪烁着父爱的一种人性,他并不是十恶不赦、不知悔改的。穆师傅的投江其实是一种忏悔。

迟子建在接受采访中这样解释信仰:“当信仰能给黑暗中的生命带来阳光,给内心带来安宁,那么你哪怕信奉的是一棵树,也是美好的。”⑥信仰是一种温柔而磅礴的力量,它指向内心。迟子建所阐释的信仰的力量,是对人类普遍痛苦的关怀。

注释:

①⑥迟子建.晚安玫瑰[EB/OL].http://book.sina.com.cn/z/wananmeigui/,2017.4.22.

②④迟子建.晚安玫瑰[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156.

③迟子建.群山之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308.

⑤[南非]奥比·萨克斯.断臂上的花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

[1]张良丛.弑父的玫瑰:迟子建小说《晚安玫瑰》的精神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25-28.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3]迟子建.晚安玫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4]迟子建.群山之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5]郭洪雷.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由其长篇处女作《树下》说开去[J].中国文学批评,2017(01):26-34.

[6]迟子建.晚安玫瑰[EB/OL].http://book.sina.com.cn/z/wananmeigui/,2017.4.22.

[7][南非]奥比·萨克斯.断臂上的花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救赎
《谢尔盖神父》中卡萨茨基的救赎之路
南锣鼓巷的“救赎”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