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角度看中国封建地主经济长期延续的原因
2018-10-19王若男
摘要:中国封建社会上至秦汉,下至明清,直到近代爆发辛亥革命,在中国古代延续了千年的封建制度才被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与之相依存的封建地主经济也持续了两千年,与西欧相比,中国封建地主经济延续的时间更长,对人民的影响也更深刻。尽管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和西欧是几乎同时出现的,然而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西欧很快结束了封建地主经济转向了资本主义经济,而中国的资本主义由于各种原因,终究难以冲破自然经济的藩篱。
关键词:封建制度 资本主义萌芽 重农抑商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新经济
一、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的本质和特点
首先,地主经济下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使小自耕农有成为中小地主的可能,使中小地主也有成为大地主的途径。随着中小地主的发展,在统治阶级内部必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而竭力在政治上取得权力和地位,于是一些中小地主陆续走上政治舞台。
而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要巩固专制集权,就必须照顾到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地主阶级内部新的社会势力不断发展起来,形成地主阶级内部的更替运动。由这种特点产生的地主阶级的更替运动,不仅是地主经济长存并日益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西欧封建社会短命和中国封建社会长寿的根本区别。
西欧领主制完全占有农奴,地主经济具有森严的等级色彩,而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中,相反经济色彩较浓厚,农民的人身比较自由,他们可以按照租佃关系和契约规定随便寻找佃主,换改门庭,这就和地主经济的根本利益发生了严重的矛盾。为了把农民束缚在一定的土地上,地主阶级也必然千方百计地要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竭力支持专制集权的强化。
由上可知,封建地主经济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它与专制集权密不可分,必然从各方面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起着维护作用。除了封建地主经济的本质使然,本文还将从封建主义政治体制、“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及古代中国的地理位置来分析封建地主经济在中国可以持续千年的原因。
二、封建地主经济在中国持续两千年不变的原因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中国历代不断加强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是封建地主经济持续不断的原因之一。
虽然在明清时期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使一批富有的农工商经营者暂时脱颖而出,他们的经营方式具有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性质,就这样,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然而自其破土之后遭遇重重压抑,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在制度方面,专制王权不断加重,尤其是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达到顶峰。明清时期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广大民众税务负担严重,极度贫困,因此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政府的横征暴敛与封建制度的落后,导致农工商行业的经营者失去了长期进行资本积累的社会环境。而这样的资本积累的匮乏,造成了经营者对生产工具投入的减少和劳动生产效率的停滞,导致了刚刚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永久处于低水平循环的状态。
于是,即使生产技术进行更新也只能付诸东流,难以形成资本积累的良性社会机制。这最终导致了中国在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量的积累,也没有质的突破,便夭折了。
然而,在中国明清时期封建专制达到顶峰并且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制的同时,西欧纷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胜利后,各国资产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制定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经济政策的一个共同点是努力铲除封建的土地制度,用资本主义方式实行地产再分配,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这就让西欧在瓦解封建地主经济制度的同时,一步步巩固资本主义新经济。
2 、中国“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与西欧的“重商主义”。
在自然经济时代,商品经济是一种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而工商业的发展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与西欧几乎是同时出现的,然而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在西欧,得力于“重商主义”的推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壮大,强有力地推动着自己国家冲破封建牢笼,步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而在中国“重农抑商”政策之下的资本主義政策不断受到摧残,终究难以冲破自然经济的藩篱。
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皆把商品经济视为“末业”。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提出,并大力推行。由于其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以后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重农抑商政策在汉朝得到强化,在明清时期泛滥发展。明清时期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后来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这就大大阻碍着社会财富向产业资本转化,限制了资本主义的成长。
3、古代中国地理位置是封建地主经济的一道屏障。
封建中国位于古老而偏僻的东方,和其他国家相隔遥远,且水陆交通在古代不便,因此经济文化交流非常困难。所谓中国封建社会外贸的兴盛,也不过是中央政府控制下的有限活动。西方各国由政府组织远渡重洋探索新的大陆,寻找更多的物质财富,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封建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过。尤其是实行明清时期实行“闭关”政策以后,中国更加与世隔绝。所以,中国封建社会一般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够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容地走完全部路程。一次次游牧民族的入侵,都没有像日尔曼人毁灭罗马帝国一样毁灭中国。在这样的战争中,不是游牧民族给汉民族以影响,而往往是游牧民族被汉族向化。历史上也有过少数民族代替汉族,在中原建立起新的政权。但他们的政权不仅依靠汉族地主阶级来支持,而且连他们自己也成了汉化的大地主阶级。作为中国地主阶级的新成份补充进来,不仅没有破坏地主阶级的更替运动,反而壮大了地主阶级的队伍和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虽然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终究走向了灭亡,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因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对当代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韦伯.世界经济史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1] 丛书编委会.中国历代经济简史[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3] 沈汉.资本主义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 马克斯·韦伯.经济通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5] 魏孔明 高超群 王小嘉 . 经济史研究之跨世纪历程[M].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王若男 (1998—),女,汉族,籍贯:广东惠州,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封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