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诚信意识的有机渗透

2018-10-19黄朝霞

西部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者诚信课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时代的呼唤,是立国之本,是立身之道。其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其中,公民层面中的“爱国、诚信和友善”可以说与小学生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息息相关。那么,语文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则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教学水平。

由此,我不禁想起近期听的一位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万年牢》。这是小学四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通过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教者的这节课,如行云流水,层次清晰,设计巧妙。但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年轻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今社会,我们是否还需要“万年牢”?这看似平常的一个问题,却让我陷入了一些思考。

一、当今社会,不是是否需要“万年牢”,而是必须要有“万年牢”

首先,我们来先理解“牢”字,再理解“万年牢”。在字典中“牢”的解释有四:1、养牲畜的圈。2、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3、监禁犯人的地方。4、结实,坚固,固定。显而易见,课文中的“万年牢”取第四种意思为“永远牢固,永远结实。”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部分人金钱至上,黑心厂家,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獗,究其原因,毋庸置疑是人心的贪欲,是人的道德已经完全没了底线。

1914年那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西方文化席卷了整个中国,也让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消失殆尽。这一百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改革如火如荼,科技日新月异,物质空前繁荣,但民族却没了信仰。这百年的文化断层,更直接地导致了今天的利益至上,金钱至上,导致了道德伦理,礼义廉耻的彻底沦丧。每年的3.15晚会,每一个鲜活的事例都让人振聋发聩,令人发指,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已经到了崩塌的边缘。问题在哪儿,就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二、新时代,更应该践行“万年牢”精神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很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这不能不让每一个教育者感到欢欣鼓舞。

孔子曰:“民不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古往今来,诚信二字,早已深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明确提到了“诚信”二字,这让我们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虽然,什么是价值观,对于小学生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还是那么地抽象,但是作为教育者,在我们的课堂,在我们的生活都应该时时处处让孩子谨记“诚者,天之道也。诚信者,天下之节也。”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直达孩子内心。虽然,我们没有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但中华传统绵延千年的“仁义礼智信”便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根基所在。“万年牢”精神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世世代代永相传,每一个孩子,都将诚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一个民族的基本信仰,我们培养的才是有希望的一代。

三、“万年牢”精神渗透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都注重诚信。何为“诚信”,“诚”即为诚实、真诚,不期人。“信”为信守诺言。学生是社会生活的一份子,面对不良社会环境与道德氛围,对一些学生的道德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学校,少数学生为了家长和老师需要的高分考试作弊。而学生为了个人私利在家骗家长、在校骗老师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认清诚信教育在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将诚信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工作中不断丰富诚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精心安排貼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如收集诚信格言,诚信故事会,设立无人监督考场等等。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在班级形成人人知诚信,个个讲诚信的良好风气。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更要紧密联系家长,引导家长也做到“一诺千金”,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让“诚信”这种优秀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血液。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无论你生长于哪个国度,诚信都应该成为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正如习主席所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新少年,需要“万年牢”。

新时代,呼唤“万年牢”。

新中国,必将“万年牢”。

作者简介:黄朝霞(1970.09.12—),女,本科学历,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小学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小教高级,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个人为深圳市南山区传统文化项目推广人。

猜你喜欢

教育者诚信课文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