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8-10-19董桂霞董春英

西部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效果

董桂霞 董春英

摘 要:目的: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018年3月收治慢性宫颈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人,对对照组给予外用溃疡散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给予红外线电灼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6.1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2.69%),但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要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上,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适应症和治疗效果,其中采用红外线电灼法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其只适用于已生育患者。因此,临床上在进行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 临床治疗 效果

引 言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经产妇女,临床上以白带增多、呈粘稠状脓性或血性,下腰及腰骶部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等为主要症状,该病与宫颈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非常多,其中物理疗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治疗方法。为了对慢性宫颈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进行了本次实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31.6±3.1) 岁,患者均为已婚已育,病程1~7年,平均病程(3.23±1.74)年,轻度宫颈糜烂6例,中度宫颈糜烂29例,重度宫颈糜烂17例;对照组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3.1±2.7) 岁,未婚未育9例,已婚未育7例,已婚已育36例,病程1~9年,平均病程(3.80±2.01)年,轻度宫颈糜烂7例,中度宫颈糜烂27例,重度宫颈糜烂18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重大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入院检查和术前检查,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在患者月经结束后的3~7天内进行手术,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并对外阴进行消毒,擦去宫颈分泌物。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用溃疡散进行治疗。药物组成为:朱砂、冰片、麝香、石决明、雄黄、寒水石、银朱,使用妇科专用器具将药物送入阴道,每日治疗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轻度宫颈糜烂患者治疗1个疗程,中度患者为2个疗程,重度患者需治疗3个疗程。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红外线电灼法进行治疗。在使用阴道窥器将患者宫颈充分暴露后,使用碘液对糜烂部分进行标记,然后根据患者糜烂的面积和深度,以宫颈口为圆心进行红外线电灼,電灼深度一般为0.2~0.5cm,如患者糜烂面积较大、炎症较深可适当增加电灼深度,但最大不得超过1cm。电灼范围应大于糜烂范围0.2~0.5cm,糜烂处变为白色即可停止电灼,通常轻中度患者治疗时间为1~3min,重度患者为3~5min。在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发生出血,则需进行电凝止血。手术完成后使用呋喃西林粉剂喷在创面上。

手术完成后嘱患者3个月内禁房事,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糜烂面完全消失,宫颈光滑无充血,覆盖有鳞状上皮。(2)有效:糜烂面缩小、变浅,但仍存在充血。(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

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采用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6.1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了红外线电灼治疗后,52例患者均出现了阴道排出无异味的黄色水样分泌物和宫颈组织结痂脱落的现象,有3例患者出现了阴道出血,1例患者出现了子宫内膜异位。而对照组患者均无阴道排液、宫颈组织结痂脱落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在妇科临床中,慢性宫颈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由于现代人们生活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规律,卫生习惯不好等,导致近年来我国慢性宫颈炎的发病几率呈现出了一定的上升趋势。该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不适,还有可能导致患者不孕不育,同时该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宫颈糜烂是临床上该病常见的一种病理性变化,目前尚未明确其发生机制。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非常多,通常以物理治疗方法为主,其中外用溃疡散与红外线电灼法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根据本次研究显示,红外线电灼法相较于外用溃疡散具有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更好的优势,但由于其对于宫颈表面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产生瘢痕,会影响妇女的分娩,因此只适用于已生育患者。而外用溃疡散方法则操作较为简单,与其他治疗方法能有效结合,且由于其不会对人体造成创伤,因此极少有并发症发生。由此可见,这两种方面各有利弊,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上,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适应症和治疗效果,其中采用红外线电灼法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其只适用于已生育患者。因此,临床上在进行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幽冰. 3种措施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2):440-442.

[2] 王玉琦. 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2(30):82-83.

猜你喜欢

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效果
灵动耳环
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对改善hs—CRP、TNF、IL水平的作用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用于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