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加山又造艺术及对中国画发展的借鉴

2018-10-19王钊

西部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画绘画传统

摘 要:加山又造(Kayama Matazo),是日本近代杰出的画家之一,与杉山宁、高山辰雄、东山魁夷、平山郁夫并称为日本画坛的“五座大山”。他的绘画勇于创新,在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

作者通过欣赏加山又造的作品,并深入了解其改变日本绘画的背景,感悟中国绘画的变革与创新,同时认识到自身创作中创新性的必要。

1.融汇东西的加山又造

日本画具有 2000 年以上的历史。在其发展中曾先后受到中国和西方绘画的冲击与影响,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名称和美学内涵。宏观的看,自宋元以后中国传统艺术对日本的影响已经大大削弱,到了明治维新中后期西画的大量传入使日本画逐渐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对于欧洲文化的崇拜到达顶峰。在与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一些日本画家尝试在自己的绘画中加入西方绘画色彩的科学成分,在革新日本画的发展方向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尝试。而加山又造作为日本画坛的“五座大山”之一,用自己的一生担负着着使日本画延续与发展的责任。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加山又造继承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流派思想,他曾经说过“基于对西方科学合理性的探究和东方非合理性直观的把握,融合这两方面传统的精髓,将能够达到现代乃至下一代艺术目标的定点”这是他对于西方艺术思想的理解与诠释,可以充分说明他对于西方艺术思想的继承关系。其次,他热爱又崇敬中国绘画,尤其是宋元以来的水墨山水画,但是他却在此基础上保持了日本民族善于吸收外来事物的特点,对于外来文化“通过大海这一过滤地带”只留下精华,使之有所创造和发展。

四十年代末,当他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踏入社会时,日本画界正陷入停滞衰退的状况中,日本画受到贬低和蔑视。他的老师山本丘人等不满当时的现状,揭竿而起,组织了日本画新团体《创造美术会》。这个组织的宗旨是:“我们希望创造立足于世界的日本绘画。”并提倡在野精神。这个团体对加山又造影响极大。

所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加山又造骨子里是想创造出属于日本的绘画,是继承与发展日本绘画,而非像被称为“朦胧体”的新日本画一般,消融了作为日本画主要造型手段的线,对“旧”日本画丧失信心。在他看来日本由于其独立的地理特性可以“通过大海这一过滤地带”去粗取精,过滤掉一些糟粕,留下精华。由此他虽然道“高更、莫奈一些印象派大师的作品曾经深深吸引着我。”但却认为自己并不是它们的继承者,他说:“我的学习是在和它们断绝。继承者只会摹写,只能延长而已,然而断绝的人都能把摹写作为一个新发现。在古老的东西里能找出非常惊人的规律性来。并且能够把这些组合到自己的世界里去。”加山又造先生对待学习传统最注重的是找“规律性”。譬如他对我国北宋山水画就不是着眼于哪一家哪一张哪一笔的具体笔法、披法、染法,而是注意那气势磅礴、深远雄厚的构图,变化丰富、气韵生动的意境,注意画家如何从生活的写生中创造了这些绚丽作品。在参观故宫绘画馆、八大山人纪念馆等处见到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一些作品真迹时,他十分激动,他说:“在我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他为中国有雄厚的传统而高兴,他把这些传统看作是发展创造东方绘画的基础。

我们欣赏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博采众长,但最重要的绘画方式与风格还在于日本本民族的审美,无论是“物哀”之美,还是琳派与浮世绘风格都是他所喜爱的,贯穿他作品始终的是日本传统的贴箔技术,这在他后期为宝马汽车创作的时候也能看出来,他不断的探索各种材质的方式与技法的同时,宣扬与发展日本绘画。

2.从加山看二十世纪中国美术

加山的作品富于纤细的感性魅力和坚韧的造型美感,开拓了战后日本画表现的新领域。并且他从未停留于某一种题材上,总是不断开拓主题且对一些新的语言进行探索与尝试在日本《速水御舟语录》中有这样一段话:“能够登上梯子最高点的勇气是可贵的,而能够从梯子顶上下来重新登上顶点的勇气就更可贵。一次登上去就放心了,坐在那里不动的人比较多,比起能有勇气登上去,而且有勇气下来的人,这才是真正强有力的人。”而加山正是如此。在他的作品里,既有华丽的桃山大和绘画形式,也有江户琳派的绘画风格,亦带着浓浓现代写实的线描,还有受北宋山水画影响的意韵。所以他的成功,代表了当代日本绘画自成一派的成功。从加山一生的绘画经历与成就来看,我们在学习借鉴其他艺术、文化的同时应当始终清醒的守住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和审美精神。

而中国亦发生了“美术革命”,以美术来救中国是当时的主流思想。许多画家开始对中国画未来发展道路进行思考,恪守传统或者全盘西化显然都是不行的,通过实践证明有选择的借鉴才能够在保持中国画精髓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

中国画不仅仅是一个画种,也是中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载体,是传承和弘揚名族文脉的具体文化样式。在上个世纪的100年里,中国画经历了艰难的时代转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这些成就一方面得益于对中国画传统文化根源的深入挖掘,另一方面则是在中西文化不断的碰撞中对其他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民族与西方” 、“传统与现代”,这是近几年来中国画发展最观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要创造有民族特色和人文传统,同时又具有现代文化特质和功能的中国画艺术,就要从世界当代文化的高度去探索中国画的民族性,从民族的立场上探索中国画的现代之路。“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去,寻找华夏黄土文化博大精深和灵魂与现代意识节奏的契合点”。

在我的中国画学习中也应当学习加山又造勇于尝试与挑战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并且能够综合地运用多种材料与技法于自己的创作之中,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

作者简介:王钊(1992.7——),女,汉族,籍贯,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画绘画传统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少年力斗传统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