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机器、认知
2018-10-19题兴亮
摘 要:斯洛曼(Aaron Sloman)是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一位杰出的人工智能哲学专家、认知科学家。他在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基础上, 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去探讨古老的哲学问题 ,人类认知的过程及情感的产生机制, 进而关注和研究人类的心灵哲学问题。
关键词:斯洛曼 情感机器 人工智能 认知科学
1950 年图灵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 , 提出了“ 机器能否思维”的问题 , 开创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先河 。1956 年夏,达特莫斯大学青年助教麦卡锡召集了一次朋友之间的历时两个多月的学术讨论会, 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机器证明显示出计算机逻辑思维的巨大威力, 那么它有没有情感呢? 它的认知能力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机器的情感与认知需要什么样的结构呢 ? 徜徉在人工智能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两大派别之间 ,出现了一位独特的以情感与认知为研究对象的人工智能 、认知科学专家 ,他就是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学院荣誉教授斯洛曼先生 。 斯洛曼先生兴趣广泛 , 涉及哲学 、人工智能 、计算、生物学 、认知科学 、教育学等领域。但其学术生涯中最为核心的思想 , 是试图通过设计像人类一样的心灵,从而解释一些古老的哲学问题以及理解自然的心灵。
一、斯洛曼的科学哲学思想
斯洛曼的科学哲学思想在他的《哲学中的计算机革命——哲学 、科学和心灵的模式》一书的前半部分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在论述科学的本质时,他说:“如果把科学看成是人类心灵的一种活动和成就, 把科学知识看成是人类知识的一种形式,把科学的理解看成是人类理解的一种形式, 把科学的研究看成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我们开始清楚地看到科学是什么 ,同时也看到人类的心灵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制” 。这样 ,为其设计一个类似于“ 人的心灵”的机器做下了铺垫。斯洛曼科学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概念的分析”。科学家和哲学家对这一活动采取不同的形式和具有不同的目的 。20 世纪以来的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韦斯登姆奥斯汀和赖尔比早期的哲学家强调概念分析的自我意识。然而他们仍然和早期的哲学家一样,认为概念分析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哲学争论 。斯洛曼概念分析的思想深受赖尔的影响, 但在某些方面又具有分歧。赖尔认为 ,解决哲学争论最好的方法是研究“概念的、逻辑的地理学,而斯洛曼发展了另外一种“逻辑的地理学”即逻辑地形学。这种概念分析不仅仅指哲学家所采用的方法,而是需要采用一种多学科的 、系统的方法来进行这项活动 。斯洛曼指出,概念的分析还有另外一种重要的功能, 也就是去寻找与“人类” 或“这个世界” 相关的事物, 也就是帮助寻找一种可能性。这一点与后面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多学科以及多种方法研究机器的情感与认知有密切关系。尽管经过一番努力,斯洛曼的概念分析工具仍然没有设计出来, 却为日后概念分析工具的设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关于人工智能的目的
设计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研究哲学来说有什么用呢 ? 简而言之, 用“人工的智能”去探索“自然的心灵”。哲学家数百年来一直想开发一种把常识和隐含的前提清晰表达出来的技术, 例如概念分析和悖论探测的技术。计算机作为人类有史以来设计出来的最复杂的工具, 可以表征它自己本身、它的状态、它的过程 。由此看来, 计算机无疑是处理上述过程最好的一种工具, 而且它是由人类设计出来的, 人们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的人工智能为做这些事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人工智能这门新的学科探索了一种可以让计算机做那些原来只有人和高等动物才能做的事情, 如视觉、解决问题、制定和测试计划、形成假说、证明理论、理解语言的能力。由此得出人工智能的目的有以下三个 :一、关于智力行为的可能有效的解释的理论分析;二、解释人类的能力;三、智能物品的构建。它与哲学的目的非常接近。主要的区别在于这种解释应是普遍有效的,也就是他们应该形成一个能够运行的系统,或者能够设计一个用来解释各种行为的系统。换言之, 人工智能的研究要既包含有科学和哲学的目的——“Understanding”,又要包含有工程目的——”Making”。
三 、情感机器何以可能 ?
什么是情感呢 ? 斯洛曼在奥斯汀(1961)的启示下, 认为情感来源于日常语言的长期演化。我们都知道愤怒、窘迫、高兴、惊讶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但试图清楚地描述这种知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描述潜在的高水平的结构的心灵, 斯洛曼提供了一种基于结构的语义学来描述情感的语法生成。
斯洛曼认为:涉及到关于心灵的过程, 必须使用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些内容涉及到意识、情感和其它有效的状态和过程,理性、演化、信息处理、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生物学、物理学、心智哲学、数学哲学、认识论、虚拟机器、视觉和及其它形式的理解、认知系统的结构、表征的形式、用来研究结构和设计智能体的软件工具,在某种程度上也包含心理学和神经学。对于心灵的设计,需要设置一系列的约束条件。由此, 它们应由四部分组成 :对常识进行概念上的分析, 这部分哲学家经常进行;分析有机体运行机制及决定如何采用约束条件;对于不同种类的动物的能力进行调查和研究;对于可能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玛格丽特·博登. 人工智能哲学[M].刘西瑞,王汉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 人工智能,引自 “百度百科 ”,URL: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49/5816869.htm ,2013-11-19.
[3] 图灵.机器与智能[A].A.博登(著)刘西瑞 , 王汉琦(译).人工智能哲学[C].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72 .
作者简介:题兴亮(1987.06.15—),男,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科学技術学院,专业: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