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儿童血清锌水平与腹泻病程、免疫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18-10-19河南省舞钢市舞钢公司总医院462500马静
河南省舞钢市舞钢公司总医院(462500)马静
儿童腹泻属儿科常见病,多由轮状病毒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细菌感染、寄生虫引起发病,疾病特点为出现短时间内多次排便,且大便性状改变,部分患儿可能伴随发热等症状,腹泻后机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遭到破坏[1]。此外,如喂养方式不当、饮食不洁等亦可引发疾病,影响日常活动。临床治疗原则以药物治疗为主,有研究报道称,儿童机体血清锌水平、免疫水平与腹泻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2]。本次研究选择收治的192例腹泻儿童与192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192例腹泻儿童,作为A组,包括男117例、女75例,年龄在6个月~2岁,平均为(15.0±2.1)个月。同时选取同阶段我院体检中心192例健康儿童纳入B组,包括男120例、女72例,年龄在6个月~2岁,平均为(15.3±2.0)个月。再将A组192例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包括男51例、女45例;对照组包括男53例、女43例。两组患儿疾病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同时提供葡萄糖酸锌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6020030;生产厂家: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规格:70mg*100s)治疗,每日0.5片,均服用15d。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提供蒙脱石散、补液、微生物制剂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血清锌浓度、Ig A(免疫球蛋白A)、Ig G(免疫球蛋白G)、Ig M(免疫球蛋白M)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A组与B组儿童血清锌、IgA、IgG、IgM值 A组儿童血清锌、IgA、IgG、IgM值均高于B组,P<0.05,见附表。
2.2 评估治疗后病程时间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为(7.09±0.76)d,短于对照组(11.28±1.02)d,(t=32.275,P<0.05)。治疗后再次评估观察组患儿血清锌、IgA、IgG、IgM值均高于对照组。
附表 评估儿童血清锌、IgA、IgG、IgM值(n=192,例)
3 讨论
儿童发生腹泻后病程时间长、病情易反复,长期腹泻会导致儿童发生脱水、水电解质紊乱、体重减轻等表现,影响患儿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需缩短腹泻病程。研究结果提示健康儿童血清锌、IgA、IgG、IgM值均低于腹泻儿童,而为腹泻儿童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葡萄糖酸锌片,患儿血清锌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值均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儿童。分析原因可能与血清锌离子是机体主要微量元素,主要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维持免疫功能,而腹泻患儿体内血清锌水平较低,缺乏锌离子,导致肠黏膜损伤,引起持续性腹泻;同时肠黏膜损伤进一步加重锌离子缺乏,导致恶性循环,延长腹泻病程,研究结果提示锌离子与儿童腹泻有一定相关性[3]。而入院后为腹泻患儿提供常规药物治疗,病程时间较久,而结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后,提高免疫水平,患儿病程时间得到有效缩短,进一步证明提高血清锌水平可有效控制患病时间。
综上所述,为腹泻儿童提供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补充锌制剂,可有效缩短病程,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